例谈语言的学与用问题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7042500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语言非常优美的写景散文,其中清新淡雅的语言值得我们再三品读,而语言表达技巧更值得我们深入的学习,所以我将这堂课定性为语言学用课,文学欣赏课,那么如何处理好语言“学”、“用”的问题便是我这堂课的核心所在。
  第一次尝试上语言学用课,虽然我有确定的教学目标,但教学过程并没有能够跳出文学赏析课的模式。初次确定教学设计时,我的教学步骤是按三个环节来划分的,第一:分析文本,梳理文章思路;第二:鉴赏文章语言之精妙;第三:探究文章深意。在第二个环节中,我增加了句式仿写的训练,但是,这样的教学过程又出现了语言“学”与“用”的脱节。尤其中间仿写的环节,有一种故意而为之,生搬硬套的感觉,与前后教学环节不协调,不自然。在我停滞不前时,办公室老教师给了我很好的建议,他们强调教学过程中必须强化、突出“语言学用”的特点,淡化对课文内容的分析。
  第二次尝试,我将教学设计分为三个板块,第一个板块:分析文本,寻找语言之美。第二个板块,探究深意,感受情感之美。第三个板块,学以致用,再现美。在第一个板块中,寻找语言美,太过于琐碎,因为这篇文章本就是一篇语言极美的文章,在任何一个地方都能找到它的美,第二个板块,单独鉴赏情感之美,和第一个环节刻意的分离了,造成一种割断感,言语内容和形式的分离,在课堂中实践必然会造成一种板块的混淆混乱感。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当堂写作,不管是在时间还是实际操作中,都变成了一个无法实现的计划。这一次的尝试,又出现了矫枉过正的问题,到底如何处理语言“学”与“用”的关系,是我最大的挑战了。
  第三次的修改,我保持了三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我从言语的内容入手,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同时,初步感受文章语言和情感之美。在分析文本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引导学生关注一系列词语,如“玲珑”“灵动”“生气”“情调”“轻灵”“含蓄”等等,在了解课文的同时,初步感知文章语言之美。而将情感之美放在第一个板块,是因为,我信奉纪伯伦的“最美的是情感”的理论,语言的美是建立在情感美之上的,没有真善的情感美,语言再美也是空的。李海林教授强调: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必须要处理好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的关系,二者相融为一体,无法割裂。在第一个板块中,我重点处理了文学欣赏和语言学用的关系。第二个板块中,我从语言的形式入手,鼓励学生的自主探究,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发掘言语形式之美。通过多媒体,在白板上圈点勾画,使各个小组合作探究的结果让其他小组也能直观地准确地分享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共同来品味言语形式之美。然后再为带感情朗诵的学生配视频,让学生再欣赏言语形式美的过程中不忘言语内容之美,语言的学与用,与文本内容亦不可脱节。由学生自主地发现言语之美,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在写作中运用语言技巧,使得语言的“学”与“用”能够和谐统一。第三个板块,学以致用,在“学”的基础上,尝试着“用”,让学生当堂课写一段写景的片段,要求使用课中所学习到的凸显美的方法,通过课堂的小练习,“学”“用”相结合,将课上所学之法内化为自然的写作“言语”。
  在实践中,我发觉第二个板块,学生自主探究,发掘言语形式之美的过程,挖掘的深度不够,比较多的学生从修辞角度和用词角度来欣赏,只有个别同学品读到意境和意蕴上的美,这暴露出部分同学仍然将目光停留在外在的言语形式上,未能用心悟出言语形式中的言语内容。在第三个板块语言运用中,有同学通篇一种手法,或者比喻或者拟人,造成一种枯燥感;有学生从遣词造句入手,给人以刻意雕琢之感,不够自然;还有的同学写出了非常优美的文字,但更像是一种好词好句的累加。究其原因,还在于学生习惯了老师的教读和指导,甚至习惯习题中语言表达艺术的思考模式,还没有能够很好的从文学欣赏课过渡到语言学用课,有时即使进入语言学用课,也没有用“活”言语形式,进而为言语内容服务的境界。归根结底还在于日常的教学,在教学中常常忽视甚至疏远语言课,将语言的“学”与“用”相分离。因而,在接下来的日常的教学中,我也将在课堂中处理好语言“学”与“用”的关系,在了解言语内容的基础上,先学会“学”,再学会“用”,“用”的同时不忘所“学”,学用不分家,用学不脱节。
  马琳琳,教师,现居江苏南通。
其他文献
Based o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and its two versions in Chinese, the static feature of English is clarifi ed from two aspects: preponderance of nouns and fe
英语核心素养指的是通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使得学生可以掌握与英语相关的知识内容,培养对英语的情感、观念与品质等.基于此,可以看出英语的核心素养是多方面的,因此教师在
期刊
英语是高中阶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强化学生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高中阶段英语学生需要储备大量的英语词汇、语法等,借以凸显自我的英语语言应用情况.英语是高中生学习
期刊
繁荣的声乐教学发展吸引了部分儿童的加入,儿童声乐教学也成为现今声乐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将来从事声乐教学的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加强对儿童声乐教学的
汉语拼音教学中最难的就是消除学生的方言色彩,榆中方言是北方方言西北官话区甘陕方言片下的兰州方言区的一个小区方言,榆中方言前后鼻韵母不分。虽然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第一册的主要内容,但学生升入中学后,仍发音不准,不能正确区分前后鼻音。造成前后鼻音发音不准确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受生活环境影响,学生在生活中基本说方言,就算是说普通话也不注意前后鼻音,没有好的普通话语境,长期以往就造成学生前后鼻音混淆不清,二
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时期,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初中英语教学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是每一个初中教师的历史责任.为此,核心素养一词成为新时
期刊
我写了一本关于女性的新书《宽广影响:女性正如何改变美国的工作方式》,经常使用female(女性的,雌性的;女子,雌性动物,雌株)这个单词来描述劳动大军中的女性:女议员、女选民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而英语阅读作为英语学习中不可分家的一项内容,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各个方面相辅相成.高质量的英
期刊
中学语文教学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人所共知就是要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但多年来,人们对读写研究的似乎多一些,而忽略了听说能力的培养,尤其忽略“说话”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呢,下面就谈谈我在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以期引起同行们的关注。  一.培养学生说的心理要求  学生刚刚进校,开学第一节课我就给他们讲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讲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要达到能说会写,告诉他们能说会写是社会交
从情境入手展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不仅有利于高效课堂的顺利构建,更有利于促进英语教育教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快乐.为进一步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有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