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观念谋出路 创新服务促进发展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国家“十二五”规划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在这大好形势下,我们有必要结合“十二五”规划分析当前及今后农机化的发展态势。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加速期,“十二五”仍然是农机化发展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持续快速发展是大势所趋。“十二五”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实现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是农机化中级阶段发展进程中的矛盾凸显期。在“十一五”期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涡阳县农业机械化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与此同时,一些相关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严重地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现象必须得到足够重视。笔者在工作中经过认真深入调查,对涡阳县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作了分析。对在“十二五”时期的涡阳县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涡阳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涡阳县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全省处于中等水平,截止目前,全县34个乡镇已经建立35个农机专业合作社,2010年落实国家购机补贴资金1740万元,农业机械总动力171.513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2281台,小型拖拉机保有量42566台,联合收获机4705台。拥有配套农具92800台,可耕地面积197万亩,全县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农机局下辖农机推广站、农机监理站、农机化技术学校3个二级机构,业务管理34个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业务监管全县的农机经销维修企业。
  二、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经调查发现,在“十一五”时期涡阳县农业机械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制约全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程度不高,没有科学合理使用。
   接受调研的大部分农户对大型农机具整地、播种、收获作业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效益认识不足,农业机械化作业在改善土壤结构、增强作物抗灾能力、节种节肥、减少粮食损失、增产增收、提高生产效率、解放劳动力等作用认识不足不全。只是简单的认为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解放劳动力就行。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户不根据实际生产需要,盲目地攀比,购置农机具随意性大,出现了各家各户拥有的机具小而全、品牌杂的混乱局面。动力机械与配套农具比例没有达到1:3的合理比例。拖拉机可进行整地、播种、中耕、田间运输等农机田间作业,每年可进行各种机械化作业70天,而实际全县拖拉机平均作业只有30天左右,拖拉机利用率只有43%的较低利用率。
  (二),农业机械装备配置结构不合理。
   现有农机装备中,大、小型机车配置不合理,小型多而大型偏少。全县大中型拖拉机2281台,80马力以上的不到一千台,100马力以上的只有二十几台,四万多台拖拉机都是中小型。在秋季深松整地、深翻整地作业中,只有80至100马力以上拖拉机才能达到理想作业效果,能够达到标准深度。我县每年需要深松、深翻整地100万亩左右,现有大马力拖拉机满足不了作业需要。小型机具作业达不到标准作业、作业质量不规范,不能进行联合作业,重复进地作业,造成土地板结,耗油增多,浪费能源。机多具少,机具配套比不合理现象比较严重。全县拖拉机保有量44847台,配套农具92800台(套),机具配套比为1:2比较合理的机具配套比应该为1:3。农具相对的不足影响了农机效率的发挥,造成了农机动力资源的浪费。
  (三),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农机服务功能发挥不明显。
   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设置地在农村基层,面对农民,本该是有最便捷、最有效的农机服务机构,但近些年来,由于国家资金投入少,机构改革人员流动频繁等,对人员培训少,农机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低,管理服务能力差,基本失去了应有的服务功能,不能发挥正常的服务作用。
  (四),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局面尴尬,安全教育培训不能正常开展。
   由于农机安全管理缺少刚性政策、法规支持,使工作经常出现尴尬局面。比如,农机监理站农机安全宣传检查没有上路权,为工作正常开展带来极大不便。又如,农用机车已达到报废时限而仍在使用作业,存在安全生产隐患,因为对此没有强制处罚规定和执行措施,致使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在对农机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上,由于近年的财政投入减少,以及各级政府部门对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认识不足,对农机从业人员缺少应有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致使农机驾驶操作人员操作不规范,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淡薄。现在农村基层出现了农机事故增多、安全隐患增加的现象,农机安全生产管理问题日益突出。
  (五),农机专业合作社没有发挥作用。
   从对涡阳县农机专业合作社调研结果看,现有的36个专业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运转情况不好,没有能够发挥其应有作用。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合作社成立时准备不充分,合作社成员的大型农业机械年作业量很少,大多在当地自行单干,对外只有零星作业。合作社信息渠道不畅,没有能很好组织成员进行有偿服务产生效益。
  三、涡阳县农业机械化在“十二五”时期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实力和财政能力不断加强,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环境。我们要抢时奋力,强力推进,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真抓实干,加快全县农业机械现代化发展进程。
  (一)、农民农业机械化认识的问题。
   通过科普宣传或送科技下乡等方式宣传引导,帮助农民分析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让农民真正了解现代化农业机械,走出对现代化农业机械理解认识的误区。
   一是要借助媒体作用进行宣传。如利用电视渠道,通过编辑播放通俗易懂的节目向农民进行宣传,让农民进一步真正认识现代化农业机械。
   二是要强化自身作用进行宣传。农机人要时刻把宣传农业机械化为己任,利用每年的各种宣传活动大力进行宣传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做到工作时间专门宣传,业余时间随地宣传,走亲访友顺便宣传,来人咨询借机宣传。
   三是政府部门要重视农业机械化的宣传工作重要性。对乡镇村基层领导进行宣传,在实际作业时可以起到示范引导作用。乡镇和村直接面对农户,做农民工作既便利又有效,调动好他们的积极性宣传农业机械化,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宣传效果。
  (二),对于农机装备配置结构不合理,大型农业机械偏少的问题。
   建议国家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加大对大型农业机械的补贴力度,提高单台补贴额度,科学合理增加补贴机械数量和种类,鼓励和吸引农民购置大型农机具。在推进农机土地深松整地作业工作中,农机推广部门要加强政策引导,搞好宣传普及推广,发挥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主力军作用,通过现场机具作业演示使农民最直接、最有效地看到深松整地的效果。让农民認识到深松作业在抗御自然灾害,提高粮食产量中的重要作用。针对动力与机具配套比偏低的状况,可以经过农机局进行政策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操作,立足帮助农户制定可行计划,对利用率低的机、具通过组合或买卖等方式调剂余缺,按生产实际需要达到合理配置。
  (三),对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农机服务功能软弱的问题。
   应该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在资金、项目、设备和技术等方面加大投入,要加强农机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区、乡农机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在乡镇要建立农业机械化发展工作任期目标责任制,把农机现代化发展作为农村经济考评一项指标,健全考评细则,实行专项考核。使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的农机服务功能尽快得以恢复、发展、壮大,发挥出其应有的管理指导作用。
  (四),对于农机安全管理、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出相关法规、政策,投入资金、设备,完善教育培训基础设施。支持保障农机安全管理、培训工作正常开展。农机局强化系统内部协调配合意识,树立一盘棋的全局思想观念。加强与农机生产及经销企业之间的合作,搞好农机化技术推广、教育培训等农机安全管理中的重要工作环节,促进涡阳县农业机械现代化整体健康快速的发展。
  (五),对农机合作社作用发挥不好的问题。
   建议在组建合作社初期就应科学论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边发展,边规范,在章程制定、股金设置、民主管理、利益分配等方面进一步规范,提高影响力,增强带动力。改变增加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服务模式,在组织开展跨区作业社会化有偿服务的基础上,可增加由合作社提供粮食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服务,农户向合作社交纳相应的服务费,每季收获粮食全部归农户所有的服务模式;在农户农业生产过程中,可选择合作社为其提供部分环节的机械化服务,并交纳相应的服务费,日常相对轻松的田间管理自己承担,合作社提供部分服务还是全程服务,决定权在农户的服务模式。农机局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这个载体,能够更有效、更直接开展政策宣传、技术推广、农机维修、技术培训、生产组织和安全教育等工作,为农机管理创造有利条件。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就目前财政投资评审中存在的问题,从项目建设前期、项目建设期间、项目竣工结算的评审出发,讨论完善和创新财政投资跟踪评审项目的评审手段,以提高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关键词:财政;造价;跟踪评审    长期以来,财政投资性项目开展的建设工程项目评审,都是一种事后结算评审模式,对建设过程中造价管理的种种漏洞显得无能为力,这种单纯的工程竣工结算评审,普遍存在着事前基本没有监督,事中基本缺乏
摘要:随着试验技术的发展, CT技术已应用于混凝土内部结构和裂纹演化过程的研究。 近年来混凝土CT试验在无损检测、细观损伤机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分析了目前混凝土CT试验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混凝土;CT试验;试验设备  1引言  计算机横截面扫描(Computerized Tomography,简称CT) 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性学科,
1病例报告患者女,43岁。2010-06发现右侧腋下肿物,直径约5 cm。外院加强CT示,纵隔及肾上腺周围淋巴结肿大,同时发现右侧乳腺肿物,直径约0.3 cm。遂行右乳肿物切除及腋窝淋巴
歌剧作为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将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美术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普契尼是继威尔第之后意大利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他写的歌剧在国际歌剧舞
2015年11月28日上午,2015攀枝花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院士行暨钒钛(国际)论坛活动在红格假日酒店隆重召开。国家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四川省副省长刘捷,四川省决咨委常务副主任李
灌浆技术作为水工建筑物地基处理中常用和重要的工程措施,在大坝坝基防渗和除险加固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对大量吸浆量地层,特大漏水通道,正在冒水的堵水,承压水条件下,岩溶地段等特殊
混凝土是建筑业中用量最大的人造材料,因其原料丰富、价格低廉,可塑性、耐久性、耐火性好,维护费用低廉等优点,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日益普及。泵送混凝土的工效高、质量稳定性,但由于混凝土骨料级配的限制,胶凝材料的大量使用,产生大量的水化热,造成混凝土裂缝普遍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结构的抗渗性和耐久性, 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危害结构的正常使用,因此相关部门及人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下面我就此类问题展开相关论述
摘要:园林景观设计和室内景观设计思想一脉相承,室内景观设计是在园林景观设计基础上发展和演变而来的。无论是在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还是在室内景观设计中,就设计思想而言,“意境”都是最为引人入胜的命题之一。对室内景观设计的研究应从其根源出发。因此,本文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对建筑室内景观设计的影响及其在室内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关键词: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思想自然意境美室内景观    现如今,随着社会
摘要:本文对不同场所照明方式进行分析,从场区、道路、不同房间等实际情况着手,论述了各种照明方式的优点与不足,并讨论了各种照明方式的适用范围。  关键词:光源光效启动时间显色指数照度    照明设计是工程设计中应用广泛的一部分,根据使用环境及用途的不同,照明设计也有很大区别,本文根据户内、户外以及不同房间的照明设计进行分析,在不同的使用场所采用不同的照明设计方案,使之更加合理。  本工程中主要设计场
摘要:建设工程中对施工图纸的熟悉和审查,是工程师事前控制的重要一环,通过多年的施工图审查工作,笔者有很深的感触,由于对规范的理解深度不够,一些问题常被忽视。本文谈一下笔者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施工图审查;事前控制;设计交底  引言:  施工图审核既是工程开工前专业人员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求技术前期工作,是开展设计交底,图纸会审的基础,又是编制施工方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依据,更是日后体现该项目技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