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钉卡扣自动安装系统设计

来源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r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汽车零部件中存在大量螺钉卡扣安装的问题,设计一套螺钉卡扣自动安装系统,该系统包括机械系统和自动安装控制系统.机械系统包括振动盘、自动上螺钉机、机器人、末端执行机构和工件治具五部分.自动安装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程序、机器人控制程序和控制界面程序.螺钉、卡扣分别由振动盘和自动上螺钉机输送至末端执行机构,再由末端执行机构进行安装,螺钉安装时通过扭力控制以控制其安装深度.该系统取代人工安装螺钉卡扣,通过更换工件治具,能够适应不同工件的螺钉卡扣安装,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操作方便,工作可靠,大大提高螺钉卡扣安装的质量和效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B细胞易位基因2(BTG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BTG2 mRNA在ES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BTG2 mRNA表达量在预测ESCC患者疾病状态和放疗敏感性中的诊断价值;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我院184例ESCC患者癌组织标本BTG2蛋白表达,其中包括55例行根治性放疗术的ESCC患者,50例正常黏膜组织作为对照.分析BTG2蛋白表达情况与ESCC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BTG
可靠性分配是数控机床可靠性优化设计的重要任务,传统上可靠性分配方法存在分配影响因子单一和主观经验过多等缺陷.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运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考虑了多种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重要性给予不同的直觉梯形模糊数,运用最大熵有序加权算子(ME-OWA)赋予影响因素有序的权重最后综合多位专家判断,利用逼近理想点排序法(TOPSIS)来灵活分配子系统的可靠性.通过以数控机床八个子系统例分析并且与传统的FOO与模糊分配方法比较,证明了所提出的方法有效性、准确性.
针对轴承轴向加载试验中当试验轴承外圈与滚子发生高温胶合时,现有的轴承试验机中所使用的轴向加载装置不能及时与试验轴承分离进而损坏试验装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磁性离合机构.基于永磁体的等效磁荷模型,分别建立了磁性离合机构中永磁体在三种布置方式下的三维静态及瞬态磁场解析式;应用MATLAB以及Ansoft Maxwell电磁分析软件分别计算了在这三种布置方式下试验轴承处的磁感应强度;并对这三种布置方式下永磁体所产生的磁力进行了仿真计算及测量.结果表明永磁体在成对垂直布置时所产生的磁力提高了150%左右,试验轴承处
叶片型面精度直接影响其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高效和精确的叶片型面检测对其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对此,建立了一套面向叶片型面精度测量的四轴光学检测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叶片侧边基准面快速标定其回转轴线的型面光学检测方法.该方法可在不引入外部标定物的情况下,完成叶片型面的快速测量与重构.该方法测得实验数据与三坐标机检测数据相比,其轮廓度平均偏差在0.0100 mm以内,最大标准偏差为0.0104 mm,在简化检测流程、优化检测方法的同时,保证了叶片型面的检测精度,为叶片型面光学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焊接质量检测是保证焊接质量的重要技术手段,人工检测焊接质量存在主观性强、效率低、准确率低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光的焊缝表面质量检测方法.首先,搭建了基于工业机器人和面结构光传感器的焊缝质量检测系统;其次,分析了焊接件的表面点云,采用随机采样一致性算法拟合平面以分割出焊缝点云,利用主成分分析算法得到焊缝点云的主方向,通过点云切片获取焊缝轮廓线,结合斜率分析提取轮廓线的特征点;最后,建立了焊缝表面质量评价指标,并进行了焊缝表面质量检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的优点,无需补偿和矫
针对同类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算法对目标姿态估计存在实时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轻量型的6 D目标姿态估计算法.该算法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对输入的RGB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并将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映射到三维空间,最后通过目标图像及其三维模型之间的多组2D-3D对应关系,利用PnP和RANSAC方法计算目标的6自由度姿态.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网络与原网络具有同样优异的检测效果,且检测速度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在NVIDIA GeForce RTX 2060 GPU上的运行速度为35 FPS,适用于对处理速度有要求的场合.
针对差分进化算法求解约束优化问题存在寻优精度差和收敛速度较慢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差分进化算法来求解约束优化问题.首先在初始化及进化过程中利用广义反向学习(GOBL)策略产生反向种群,提高搜索效率同时加快收敛速度;其次采用自适应权衡模型计算出个体的适应值并作排序处理;最后,改进的变异策略和个体选择机制执行变异操作提高多样性.分析了个体排序及GOBL策略的有效性,并通过与GOBL-ACDE、εRDE和ATMES算法作了比较,实验表明所提算法有较高的收敛精度,而且收敛速度较快.
目的:应用儿童肾母细胞瘤(Wilms tumor,WT)-2016诊疗规范对单中心WT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02月至2020年03月,采用CCCG-WT-2016方案治疗肾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并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3年无事件生存(event-free survival,EFS)率、总体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结果:共纳入38例患儿,男27例、女11例,中位年龄为22.0(5.2~84.0)个月.病理分型预后良
针对桥式吊车产生的二级摆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自适应分层模糊滑模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使用凸形滑模面,实时改变非线性系统各层滑模面的滑模面斜率,使系统在开始时响应快,在接近滑模面时减少超调量;其次,为改善非线性系统在滑模面附近出现的残摆和“抖振”现象,本研究方法引入了低通滤波器,降低了滑模面的开关频率;同时,利用模糊控制对滑模增益进行调节,以达到增强系统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并通过李雅普诺夫定理验证系统的稳定性.通过仿真和实验结果对比分析,与该研究领域前沿团队相比,该控制方法在抑制摆角的同时,二级摆摆角值降低了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由于受到摩擦力变化和外部扰动等不确定性的影响,降低了伺服系统的位置控制精度.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信息的线性自抗扰控制算法.将PMLSM运行过程中受到所有的不确定性归为未知总扰动,建立了简化的PMLSM伺服系统控制模型.设计了融合模型参数信息的模型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和带有加速度前馈的改进线性状态反馈控制律,实现对未知总扰动的快速准确观测和实时动态补偿.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与PID控制和常规线性自抗扰控制方法相比,所提方法超调量小,稳定时间短,且对于扰动的抑制能力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