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学教育中的探究性学习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NianD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指南》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然而,我们经常奉行一种简单化的教育方式——告诉,忽视幼儿在科学活动过程中的主动探究。所以,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要变“告诉”为“探究”,逐步建立探究性的学习模式。
  一、引导幼儿提出问题初步掌握探究技能
  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幼儿有了疑问和问题,并产生想寻求答案的愿望,主動探究才进入了真正的准备状态。如今的幼儿接触的是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旅行、媒体的影响,物质世界的丰富等使他们的世界复杂起来。许多刺激在同一时间作用于他们,他们就会对许多东西产生疑惑。探究是满足好奇心的一个途径,提出问题并寻求答案是必经的阶段。幼儿满脑子都是问题,似乎对每一件事情都很好奇:为什么电话机里能听到人讲话?电筒为什么能发出亮光?为什么天上会下雨,还会打雷?万花筒为什么能看到千变万化的花?小鱼为什么只能生活在水中?弹簧是铁做的,为什么有弹性?……可惜家长们并不是总有时间和能力帮助幼儿弄明白他们所提出的问题。所以,我们教师便处在一个特殊的位置,我们可以利用幼儿的提问,并以此为中心开展活动,帮助幼儿掌握初步的探究技能。
  教师如何对待幼儿的提问,决定着幼儿探究技能的发展。幼儿的大部分问题是直接的,而且在寻求确切的信息。如果教师一味地提供这些信息,幼儿只学会了从别人那里得到现成的答案,而不懂得如何自己去寻找。所以,帮助幼儿掌握探究技能的途径不是告知而是提问。教师所提的问题引导着幼儿思考方向和寻求答案的程序,教师的提问还会决定幼儿需要进行哪种类型的探究:“泡沫制品燃烧后会怎样,埋在地底下又会怎样?”暗示幼儿进行实验;“我们怎样固定这样物品呢?”创设了解决问题的情景;“怎样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呢?”鼓励幼儿设计解决方案。当然,幼儿是有差异的,探索技能的培养也是很有个性的,我们要因人而异地进行。
  二、支持幼儿收集资料主动吸纳各种信息
  要让幼儿在活动中有充分的探究机会,如果只是教师一味地提供材料,幼儿在活动中会处于被动的状态,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就会被遏制。因此教师应充分提供探究的空间,鼓励幼儿自己寻找资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对探究的对象进行了解。鼓励幼儿根据活动内容的需要,主动收集资料,获取信息,这对幼儿产生问题意识,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获取经验,扩展兴趣面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例如,在组织“有趣的弹性”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幼儿廣泛寻找和收集有弹性的物品,在把玩的过程中幼儿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物品是有弹性的,有的物体本来就有弹性,如弹簧、海绵、橡皮筋等,有的物体是利用弹性做成的,如沙发、蹦蹦床、电脑键盘等,这些物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促使幼儿产生进一步探究“弹性”的兴趣。
  幼儿在自主收集资料、获取信息中获得发展,增加了探究问题的意识。幼儿在确立探究主题后会不断产生新的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收集相关资料。例如:在开展“小麦”的主题活动中,幼儿发现,原来米磨成的粉叫米粉,麦子磨成的粉叫面粉。而在这之前,他们认为米粉就是面粉,面粉就是米粉。于是问题产生了:“哪些东西是用面粉制成的?”“小麦的作用除了用来做面粉之外,还可以用来干什么呢?”为了得到比较全面的答案,小朋友们忙开了。他们有的去询问父母,有的查阅图书,有的请爸爸妈妈到电脑上下载了许多有关的资料,有的让爸爸妈妈带他们到麦田、面粉厂进行实地考察。他们带来了书籍上复印的资料,电脑里下载的图片,带来了啤酒、味精,麦秆做成的工艺品,在麦田里拍摄的照片等等。孩子们想了许多的办法,最后得到的结果也许不是最完美的,但可贵的是幼儿在活动中学会了问为什么,有了问题意识,而且自发地寻找到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会带着问题寻找资料,而不是对着问题束手无策。
  三、帮助幼儿解决疑难,营造合作探究氛围
  幼儿在探究过程中往往是学中有探,探中有学,一般问题孩子们可以在边学边探中自行解决,而孩子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我们也不要过于着急,只要综合幼儿的提问,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组织幼儿合作探究即可。合作探究形式有三种,即生生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集体探究,教师可根据活动的需要选用一种。如在引导幼儿将各种“商品”固定在不同材料制成的“货架”上时,就可以引导鼓励幼儿与好朋友一起商量,一起想办法,一起解决难题,然后再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在引导幼儿拆装万花筒时,又可引导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我的万花筒是怎么拆的,你的万花筒又是怎么装好的,你的万花筒出了什么问题,我的万花筒又有什么不对劲,大家通过合作探究,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了,对万花筒的构造了解也就透彻了;而在“滴水实验”活动中则可通过个别做实验,再集体汇总、统计实验结果,最终找到哪些纸吸水,哪些纸不吸水,哪种纸吸水最快等问题的答案。在组织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我们要始终遵循《纲要》的要求,努力“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
  合作探究可促进幼儿思想情感的交流,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精神,构建民主和谐的氛围,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那么,教师在幼儿合作探究过程中做什么呢?我们应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密切观察幼儿的探究活动,做好巡视指导工作,不断点拨强化学生的合作探究。
  以探究为本的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我们在引导幼儿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尽可能做到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
其他文献
从心理学上讲,一般儿童的认知发展需要经历感知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这一逐渐发展的过程,虽然智力上存在缺陷的儿童思维发展相对缓慢,但是这一主要发展过程却是类似的。此外,由于这些学生的特殊性,其自身在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面的障碍导致其习惯于或者只能利用直观的意象来进行认知、思考。数学是培智教育学校用以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的主要学科,然而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以及教师对于
小学是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阶段,语文在所有的学科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进入小学,小学生语文学习任务不断加大,如果小学不能打下牢固的语文基础,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成长都是相当不利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出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带动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  一、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把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transurethralplasmakineticresectionofprostate,PKR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resectionofprostate,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benignpro
江苏省常熟市董浜镇位于常熟东部,原种植棉花,灌溉设施落后.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董浜镇改种蔬菜等经济作物,关键是改进陈旧的灌溉设施,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董浜镇政府
王家崖水库是宝鸡峡灌区最大水库,年调节水量达8100万m^3,在灌区抗旱防汛中作用重大。本文结合实际分析了目前水库工程病险问题,提出了水库除险加固多种工程技术措施,可供借鉴。
大岗山水电站右岸边坡发育多条卸荷裂隙及断层,主要可归纳概化为XL316—1和XL09—15两条中等倾角卸荷裂隙密集带及f231、f208等断层。为了保证边坡稳定与安全,采取了抗剪洞、锚
二十多年来,行走在习作教学的田园上,有未雨绸缪的困扰,有蹒跚躬行的沮丧,有云开雾散的喜悦,也有雨过天晴的绚丽和阳光灿烂的期许。在习作教学这一亩三分地上,我耕耘着,快乐着,收获着,幸福着。  一、走进生活,即兴捕捉,让孩子们“有话可说”  走进生活,即兴捕捉,让孩子们“有话可说”,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处处皆作文。写作离开了生活,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与孩子们一起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这组教材
语文学习常有一个现象:学生读了和老师教了的效果差别不大。那么,老师教的意义在哪里呢?真的每一篇课文都可以用一个模式去教?每篇课文的收获仅仅是认识了生字、积累了词语?  笔者以自己在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实践挖掘了一部分教学价值,以供抛砖引玉。  一、教结构  写景的文章开头可以写什么?《黄山奇松》“被誉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