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人之母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k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择生活,选择工作,选择家庭,选择一本书。
  选择健康,选择起点,选择朋友,选择一本书。
  你选择你的未来,旅途,仕途,前途,宏图。
  我干嘛?我选择一本书。
  理由呢?没有理由。
  
  第一次听到“荒人”这个词时,觉得它很有一种放逐天涯的流浪气质,荒人,定是行于荒野、餐风露宿之人,类似于荒野大镖客;后来着意查了一下,知道它指的是“鄙野之人,耽于声色之人”,但直到读过朱天文的小说《荒人手记》之后,方才恍悟:原来荒人指的就是Gay。
  然而,好奇地打量着荒人与众不同的异色世界时,我的目光往往落在了他们生命中的女人——母亲身上,她们隐身于儿子身后,身影惊若翩鸿,她们的存在因为交织着负罪、羞耻、迷惘、痛苦、关爱、呵护、体贴、支持等百种情感而有着悲辛交集的意味。
  在文学作品中,母亲永远是爱的化身,她们用自己的臂膀为子女遮风挡雨,任劳任怨地为子女付出一切,即使化作春泥也要更护花。但是,当子女的人生之船偏离正常的航线时,母爱也随之发生变化。在美国影片《动荡湾》中,Brady的母亲始终不能接受儿子的人生。她认为,“你正犯下人生最大的错误”。她甚至提议:“要不你离家出走吧。”Brady试着与她沟通:“我只希望你爱我,即使我无法改变。”她却说:“你是我儿子,永远都是,但你得明白,我也无法改变。”
  曾有心理医生将孩子成为荒人的原因归结为“父亲的冷漠,母亲的专横”。荒人小说中就曾出现过关于母亲形象的阴性书写:耽于幻想、冷漠粗暴、扭曲的母性、未尽的母职……美国荒人作家奥古斯丁·巴勒斯在其成名作《拿着剪刀奔跑》中透露,他小的时候很崇拜一心想当诗人的母亲,他渴望母亲的陪伴,觉得自己像是刚降生,“小小的脐带连在她的身上”,但母亲“却不由分说地伸出手,想把脐带扯断”,不负责任。自己的母亲在他13岁的时候,将他推了出去,让一位精神病医生做了他的监护人,他的人生从此被颠覆,在自传体小说《深度郁闷》中巴勒斯继续发泄对母亲的不满:“这个女人也别指望从我这儿得到什么——她没有资格要我给她换灯泡。我12岁时她把我送人,所以现在也别指望我回来”。从童年起就在性格中种下的痛苦因子让巴勒斯始终想——手舞剪刀,一路狂奔,不管伤着谁,他的人生被极度扭曲。
  但在朱天文的小说《荒人手记》中,阿尧妈妈的身上又呈现出 “荒人之母”的另一番情态:阿尧妈妈痛恨儿子的那些情人,他们上门,她会挽着提袋退出家门,或到教会帮忙,或去吃点心,但闲逛之后,她仍会自超市满载而归,补充了一冰箱的百威啤酒。然后蛰伏楼下,听见脚步声杂沓下楼,儿子偕伴进来房间翻冰箱找吃喝。妈妈非常、非常痛苦,只有喃喃祷念。但当妈妈因出位的阿尧遭亲戚调笑时,勇敢的妈妈这样答复他们说:“我的儿子不结婚是一个不结婚的问题,你的儿子结了婚却有千千百百个问题”。
  朱天文说:“我每说妈妈,一种叙述句的语态,彷佛太尊敬一个人以至不够资格对话,便托虚像以陈辞”。这样的“妈妈”还有《喜宴》中的归亚蕾,《爱苦如糖》中Cliff的母亲“不管你觉得自己有多蠢,我都以你为荣”,以及《断臂山》中杰克的母亲——她们在无尽的痛苦深渊中坠落,但仍不忘将爱的臂膀伸向孩子。
  在安妮·普鲁的小说《断背山》中,杰克的母亲是一个“身材粗大,动作小心,仿佛刚动过手术”的美国女人,她的强壮似乎与 “满头卷发、爽朗爱笑”的杰克形成鲜明的对比。但在李安的电影中,饰演杰克母亲的女演员却有一双圣母般温柔的眼睛,那双眼睛让人想起小说中所说:杰克生前比较喜欢悲伤的圣歌,《步行水面的基督》,就是“笃信圣灵降临的母亲教他唱的”。杰克母亲的戏份虽少但令人难忘:杰克死后,恩尼斯前去他家拜访,在杰克父亲对恩尼斯冷言相对时,杰克母亲却邀他去看一看杰克的房间,在那里恩尼斯终于发现那两件衬衫,当他抱着衬衫离开时,杰克母亲并未如小说中所写的“站在餐桌前以尖锐的锯齿状工具去除苹果核”,而是了然于心地找了个纸袋帮他装起来,然后深深地注视着恩尼斯,充满期盼地说:“有空再来看我们吧。”她秋水般的眼眸中倒映着深沉的爱意,于是告别时,恩尼斯轻扬手中的纸袋,小声说:“谢谢妈妈!”
  男孩鲍比多想自己的母亲也能像杰克的母亲那样:默默地理解并爱他。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鲍比一家七口原本其乐融融地生活在加州一个叫做核桃溪的美丽小城,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鲍比发现了自己与众不同的倾向,他哥哥将此事告诉了父母。笃信上帝的母亲Mary千方百计要解救鲍比逃离罪恶的深渊,但事与愿违,Mary于是狠狠地说:“我没有你这样的儿子!”绝望的鲍比最终选择了自杀。儿子的死使Mary痛不欲生,她逐渐认清了自己的冥顽不化,并醒悟上帝没有治愈鲍比,是因为他没有任何病。
  鲍比的母亲将儿子的经历写成一本书,她自己在痛失爱子之后投身公益事业,用行动去弥补以前所犯下的错误,用行动去扭转社会的“无知”。她有一段著名的演讲,道出了所有荒人之母的心声:“现在我知道我之前被教导和灌输的全部是偏狭和扭曲人性的诽谤。如果我肯多做一番调查,如果我肯倾听我儿子的声音,当他对我推心置腹,我今天就不会站在这儿,看着你们,满心悔恨……当你们在家中、教堂说出阿门前,想想和记得,有个孩子在倾听。”
  多一份带着爱意的倾听,就会少一个孩子再拿着剪刀奔跑。
其他文献
都是秦朝的事情。之前,没去过秦始皇兵马俑,对于文字上的说法并无多深印象,在我看来一切都是传说,我不相信传说的事情。突然有一天,站在秦始皇陵秦俑坑中,看到2000多年以前的大秦帝国的军队原样展露在自己眼前,随着解讲员的深入讲解,走马观花与玩笑的心情到虔诚的拜膜是我看兵马俑在瞬间的转变。  兵马俑像是一座魔力无边的艺术宝库,神秘地诱惑着我们。那天,天气不好,有些初冬的寒冷,再说,这个时间也真的不是旅游
去福建崇武游玩的时候,沿途遇到了许多“惠安女”。惠安女是福建泉州惠安县惠东半岛海边的一个特殊的族群,她们戴着配花的斗笠,斗笠下裹着花花绿绿的头巾,每个人都穿着紧窄短小的露脐装,没到崇武之前,我只听说这里的惠安女子以奇特的服饰,奇异的婚俗闻名海内外。真正见到惠安女子,我才发现,惠安女子有一种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时尚。  在崇武,男子们大都外出谋生或出海打渔,所以,家庭的重担全都压在
当他因事业受挫,离城进郊搬入这座临树而起的破败楼房时,她俨然已在对面安居多时。  在未见她之前,他的心是与这座古楼一般颜色的。潮湿幽冷,布满青苔与灰黑的风尘。  午后,他站在昏暗的楼台上,于明媚之光中手捏报纸,逐一扫视每个招聘广告。忽然,暗淡的视线中出现了一抹清雅的蓝。他顺势遥望,越过枝叶的细缝,对面楼台内赫然坐着一名长发及肩,身着素蓝摆裙的女子。  微凉的风从远处袭来,抖动乱叶,碎一树热切的阳光
在没有遇见那些绿叶之前,我并不知夏天是会微笑的。  夏天对于很多人来说,唯恐避之而不及——燥热,闷混,潮湿,是极度挑战人之生理极限的一个季节。但我却发自内心地喜欢夏天。“喜欢”是个青涩的词,就像青春,透着单纯和明净;而“夏天”则是个漫溢着爱与希望的词,外在的混沌闷热给人的内心不自觉施加一种低度的压力,迫使人于无形中迎难而上,飒然中甩着汗水而无惧无畏。  之前是被夏天的味道深深迷住。比如说,静静的夏
一    一个艳艳的春天,小女孩拿着一把小铁锹,在郊外的野地里挖着。她身前身后的大地上,除了绿绿的草,就是一个个小坑。  女孩7岁,正是最纯净年龄,可是她小小的心里,却有着一份负荷。她妈妈病得厉害,在医院治了很久,也没有见好,后来便用各种偏方。后来爸爸弄到一个偏方,说是很灵验,只是药引子难寻些。女孩留心地听着,那药引只是春天泥土里的一种红色草根,而且那草根是球状的。妈妈说,这根本没有,这偏方,也和
短款外套新穿法大流行  短短的呢子外套在这一季中很受欢迎,但摒弃了传统的穿法,造型师们在这一季中推崇凸显腰身的新穿法。把全部的精力集中到了腰间,突出女人的腰线美感,因此,要想走在时尚的最前端,也来迎合一下吧!   汤唯式风衣帽子 回归上海热  随着电影《色·戒》在2007年岁末的火爆上映,帽子与风衣开始变得受关注,街头时常能看到时尚女孩穿着长风衣,戴着渔夫帽出现。  影片中,饰演王佳芝的汤唯穿着风
我爱上一个女孩子,她像春天的树叶一样清亮碧绿。为了她,我写下十三本日记,每一本她都是女主人公。可是,为什么每次我都只能是她情感生活的旁观者?    1    树叶是我的情人,虽然她自己不知道。  爱上她时,我十一岁,她九岁。如今,我二十九岁,她二十七。  我是个宅男,没事时窝在家里,听歌,读书,写字,上网聊天儿,看基金和股票,当然,偶尔也看看美女。  可能树叶就因为这个原因,不太喜欢我。她说我太幼
我们一直以为自己的幸福上了保险,亲情会永远地存在于我们身边,殊不知,由于自己的错误,我们已经失去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家门、天空,有些情,已经一去永不回头了。    一个平凡的上午,我在屋里翻着自己旧时的物品,因为我要整理出一个大的柜子好存放现时的物品,就在阳光照进屋里的一霎那,我在抽屉的最底层忽然发现一个落满灰尘的皮夹子,打开它,发现里面竟然装着三封信,每一封信都由一个小信封装着。  这分明是一种来自
贝多芬说:我情愿写10000个音符,也不愿写一个字母。  而我,情愿用10000个字,去换贝多芬的一个音符。但我知道,他根本不稀罕。  有什么办法?在伟大的艺术与它谦卑的粉丝之间,就存在着这种不平等。  但我依旧虔诚地朝拜着,并且相信:每写下10000个字,就与音乐圣殿的距离又近了一个音符……    因为要搬家,所以,最近的家里很有股“清仓大甩卖”的味道,很多多年不用的物件都被翻出水面,比如那箱已
真正生物学意义上的“没有男人的世界”究竟会不会出现呢?这至少在一些世界顶级遗传学专家,像英国牛津大学著名人类遗传学家Bryan Sykes的脑子里是件不用怀疑的事儿。Bryan Sykes教授是世界上第一个于1989年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从古代人类遗骨中重生基因的人,他做了许多对人类古代基因的研究工作,并在一些重大案件中协助警方运用基因分析进行破案。2009年6月,Bryan教授断言男人将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