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感应气雾化法制备新型高硬度马氏体铁基合金粉末

来源 :粉末冶金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it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了电极感应气雾化(electrode induction gas atomization,EIGA)制粉工艺参数(雾化压力、雾化气体温度和熔炼功率)对新型高硬度马氏体铁基合金粉末粒径分布、粉末流动性和收得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粉末粒径分布及其特征主要取决于雾化压力,粉末流动性及收得率主要受雾化压力及雾化气体温度的影响.当制粉工艺参数为雾化压力1.5 MPa、熔炼功率15 kW、雾化气体温度40℃时,所得粉末的收得率最高,粒径大小在53~180μm之间的粉末质量占比高达68.24%,兼具较好的粉末流动性及粉末粒度分布标准偏差,粉末形貌最佳.
其他文献
目前移动信息化平台飞速发展,随即存在的重点问题就是信息缺少安全性,信息外泄不断出现,因此对移动信息化平台进行优化分析非常必要.数据信息安全保密技术是信息化时代不断发展的前提,更是让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伴随时代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进步,保护的目标、对策以及方式具有相应的转变,保密难度在持续提升.本文将针对数据信息安全的移动信息计划平台优化展开探究.
人工智能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运算智能、感知智能与认知智能,而人脸识别技术就属于感知智能技术中的一种,具备语音识别功能,通过机械视觉可以实现人脸识别功能.目前,我国传统图书馆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管理系统得到了优化与创新,使得传统图书馆逐渐向智慧型图书馆方向发展.在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下,图书馆管理系统逐渐实现了集成模式识别技术,图像处理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读者在到馆后,实现了自动等级信息服务,为读者提供自动化服务,全面提升了图书馆安全管理能力,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为读者带来了优质的服务体验.因此,
利用PFC三维数值模拟软件,通过改变粉末颗粒粒径分布建立各组冷压模型,得到压制过程中相对密度变化规律与力链分布情况.在特定粉末粒径配比下,能够得到相对密度最高的压坯.结果表明:在大、中、小粒径颗粒质量比为60:15:25的粒径配比下,压坯相对密度最高,压坯相对密度并不会随着细粉比例不断增加而一直提高;在压制过程中,随着附加细粉占比上升,压制方向上能产生更大应变.侧压系数与泊松比受粉末粒径分布影响较小,且在压制后期,在压坯已获得较高相对密度的情况下,会因缺乏足够的驱动力与位移空间发生下降;混合粒径粉末试样的
对选择性激光熔化成形CoCrWMo合金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对最佳工艺下合金试样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选择性激光熔化最佳工艺参数为激光功率280 W,扫描速度800 mm?s?1,铺粉层厚0.03 mm,扫描间距0.10 mm,扫描策略为旋转扫描法(层与层之间旋转15°).该工艺下激光体能量密度为117 J?mm?3,试样相对密度为99.4%,上表面粗糙度(Ra)为4.98μm,显微硬度为HV 386,抗拉强度为984 MPa,屈服强度为663 MPa,断后伸长率为12.9%.在干摩擦下,Co
采用气淬炉模拟了粉末高温合金Udimet720Li经空冷、风冷及油冷等不同冷却路径的固溶处理过程,测试了经过两级时效处理的合金在650℃的拉伸性能,研究了拉伸变形后的位错组态,分析了冷却速率对γ′强化相析出规律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末高温合金Udimet720Li的析出相强化机制为位错切过机制,二次γ′相尺寸越小,合金强度越高.合金二次γ′相的形核析出温度区间为900~1000℃,其尺寸与合金在该温度范围内的冷却速率成反比,冷却速率越大,γ′相尺寸越小,当冷速高于100℃/min时,合金强度达到应
为提升FeSiAl(FSA)合金的盐雾耐腐蚀性能,将对氨基苯甲酸(para-aminobenzoic acid,PABA)和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依次接枝和包覆到FeSiAl合金粉末表面,制备了FSA/PABA/GO复合材料,探究了氧化石墨烯对FeSiAl合金粉末耐蚀性和电磁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氧化石墨烯均匀包覆于FeSiAl合金粉末表面,且与合金粉末紧密结合;氧化石墨烯使FeSiAl合金的盐雾腐蚀电位从?0.15正移至0.08 V,腐蚀速率从1.21×10?11 m·s?1降
通过机械球磨制备了SiC颗粒(SiCp)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粉末(AZ91?xSiCp,x=5%、10%、15%,体积分数),实现了镁基体纳米化及亚微米级SiCp在镁基体中的均匀弥散分布,研究了SiCp对球磨后粉末微观组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SiCp第二相的引入能够促进机械球磨过程中镁基体晶粒的细化,晶粒细化程度随SiCp体积分数的增加有所加强,同时SiCp含量的提高对Al元素在镁基体中的固溶及其自身颗粒的细化起到抑制作用.球磨后AZ91?xSiCp(x=5%、10%、15%)复合粉末的硬度分别为HV 16
研究了金刚石复合片超高压高温烧结钴相熔渗机理和钴浓度梯度对金刚石复合片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组装方式不同导致液相钴向金刚石层渗透,引起硬质合金基体沿层界面向内出现明显的浓度梯度.对于基体中部置于高温区中心的组装方法得到的金刚石复合片,其层界面硬质合金侧的钴质量分数达到9.42%,远高于常规对装组装方式金刚石复合片的5.58%,抑制了硬质合金在层界面附近钴流失严重的现象,钴浓度梯度减小,该种组装方法得到的金刚石复合片抗冲击性能明显优于传统对装金刚石复合片.钴浓度梯度的差异没有影响金刚石复合片的耐磨性.
将脱脂烧结一体化烧结炉应用于TiC基高锰钢结硬质合金的工业生产中,通过技术革新实现了成形剂干净脱除、高温Mn挥发有效控制与收集和合金烧结性能的改善.结果表明,相对于利用传统设备和技术制备的合金,烧结制品的密度提高1.7%~1.8%,TiC颗粒烧结粗化长大和杂质脏化有效减少.在硬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利用升级技术制备的TM60合金和TM52合金的抗弯强度提高30%以上,冲击韧性可实现成倍提升.该项技术有利于扩大TiC基高锰钢结硬质合金的应用范围,充分发挥出钢结硬质合金优异的抗冲击磨粒磨损性能.
通过机械球磨、真空热压和热挤压制备了AZ61Mg?18%Ti(质量分数)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室温力学性能和强化机制.结果表明,采用真空热压+热挤压制备的复合材料镁基体平均晶粒尺寸为180 nm,Ti颗粒及纳米级Ti3Al相弥散分布于镁基体中,Ti颗粒和Ti3Al相平均尺寸分别为265 nm和10 nm.超细晶AZ61Mg?18%Ti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室温力学性能,其屈服强度、抗压强度和断裂应变分别达到606 MPa、698 MPa和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