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端胃大部切除与全胃切除术治疗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术后生存率的比较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j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与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EGJ)腺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差异,为临床选择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4年3月间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行根治性手术治疗、且经病理证实为SiewertⅡ型EGJ腺癌、并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533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年龄、性别、肿瘤大小、TNM分期和分化程度匹配后,共234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接受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术(近端胃大部切除组)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全胃切除组)各117例。比较两组术后的生存率。

结果

近端胃大部切除组和全胃切除组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65.6%和62.6%,5年生存率分别为53.8%和44.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768)。进一步行分层生存比较,肿瘤直径≤4 cm者近端胃大部切除组和全胃切除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72.8%和80.4% (P= 0.423),肿瘤直径> 4 cm者分别为57.9%和46.5%(P= 0.239);高分化腺癌者分别为83.3%和83.3% (P= 0.998),中分化者分别为68.2%和53.3%(P= 0.270),低分化者分别为56.1%和69.6%(P= 0.280),黏液腺癌者分别为64.8%和56.0%(P= 0.451);T1-2期腺癌者分别为80.0%和76.9%(P= 0.912),T3期者分别为64.3%和60.4%(P= 0.610),T4a期者分别为50.0%和62.5%(P= 0.953);Ⅰ期腺癌者分别为92.3%和100% (P= 0.380),Ⅱ期者分别为79.6%和66.3%(P= 0.172),Ⅲ期者分别为42.6%和49.5%(P=0.62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近端胃大部切除和全胃切除术治疗SiewertⅡ型EGJ腺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相当。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手辅助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中逆向卷席式与传统卷心菜式淋巴结清扫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3年10月间在成都军区总医院胃肠外科接受手辅助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治疗的194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患者采用序贯入组的方式进行分组,其中接受逆向卷席式淋巴结清扫的患者108例(逆向卷席式组,由左向右依次清扫淋巴结);接受卷心菜式淋巴结清扫的患者86例(卷心菜式组,以腹腔干为中
3D腹腔镜系统是近年来新兴的腹腔镜技术平台。在胃癌根治手术中,其通过构建景深及三维立体结构,还原真实的手术视野,除有利于初学者较快地度过学习曲线外,更重要的是为手术操作提供了较为精准的空间定位,使组织解剖层次更为清晰,利于腹腔镜下胃周血管裸化、淋巴结清扫及消化道重建等操作。但是,术者初期对三维视觉不适应以及3D腹腔镜特殊的设备操作和需要特殊设备进行资料展示等方面是3D腹腔镜系统存在的不足。
基于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结果,D2淋巴结清扫在全球范围被推荐为标准术式。但是针对不同分期病例的精准淋巴结清扫范围仍未达成共识。不同分期胃癌要求的淋巴结清扫数不同,淋巴结清扫数目越多,患者预后越好,阴性淋巴结数可以作为预测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淋巴结外软组织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应该与N分期结合纳入TNM分期系统。非大弯侧近端进展期胃癌采取标准根治术时不推荐切脾。肠系膜上静脉旁淋巴结(No.14v
在循证医学年代,胃癌的诊疗是在诸多临床试验的证据基础上开展的。国际及国内诸多临床试验是针对早期胃癌、局部进展期胃癌和晚期胃癌的诊疗分别开展的,各个阶段的胃癌临床试验侧重不同。早期胃癌的临床诊疗试验偏重于减小治疗创伤,如内镜手术、腹腔镜手术等治疗模式相关的临床试验。对于局部进展期胃癌,临床试验的重点在于提高肿瘤的根治程度,这涉及到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手术范围、综合治疗模式等。而针对晚期胃癌,研究的重
在达到手术根治目的的前提下,保留部分胃的解剖和生理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对于早期胃癌病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上1/3早期胃癌,如何预防返流,避免胃液胆汁返流引起的返流性食管炎,是功能保留手术所关注的重点。保留幽门的胃切除术适用于中1/3早期胃癌。对于下1/3早期胃癌传统多行远端胃切除,保留近端胃功能,并应用不同的吻合方式尽可能减少切除幽门带来的影响。此外,在胃功能保留手术中如何保留迷走神
目的比较远端胃癌D2根治术Billroth-Ⅰ式、Billroth-Ⅱ式和Roux-en-Y1年期上消化道内镜评估结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4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中心接受外科手术治疗行D2远端胃癌根治术的部分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Billroth-Ⅰ组、Billroth-Ⅱ组和Roux-en-Y组,比较3组患者的术
期刊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贲门部早癌及癌前病变的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5年2月间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ESD治疗的51例贲门部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中、术后及随访情况。结果全组5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0~180(平均数52 min)。发生术中出血者21例(41.2%)、术中穿孔3例(5.9%);所有病变均完整切除,切除病变直径
目的探讨保留迷走神经肝支的管状胃食管侧侧吻合术在腹腔镜辅助早期胃癌近端胃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上海仁济医院胃肠外科行功能性保护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术的7例早期近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保留迷走神经肝支,并行管状胃-食管侧侧吻合进行消化道重建。结果7例患者均成功实施腹腔镜辅助下近端胃癌根治术及保留迷走神经肝支的管状胃食管侧侧吻合术,无一例中转开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