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阅读素养进步研究简介一以PIRLS 2011为例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阅读素养进步研究是由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主持的对学生阅读素养进行评价的国际比较研究。它以四年级学生的阅读素养为评价核心,每五年进行一次。前两次测试在2001和2006年举行,分别有35和46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新一轮测评在2011年进行,有55个国家和地区计划参与。本文将结合PIRLS 2011,对阅读素养的内涵、阅读素养评估框架以及试题的编制等进行讨论,以期对我国的阅读教学质量评估有所启发。
  
  一、阅读素养的内涵及其评估框架
  
  阅读素养是PIRLS评价的核心,PIRLS认为对阅读素养的界定是选择评价工具、确定评分标准、分析评估结果的根本依据。PIRLS 2011将“阅读素养”界定为:个体理解和运用社会所需要的或个人认为有价值的书面语言的能力。PIRLS 2011认为,学生的阅读素养水平,主要是通过两种阅读情境中的四种阅读能力来表现的。
  
  (一)两种阅读情境
  PIRLS 2011认为,阅读素养与阅读目的直接相关,从广义上讲,这些目的包括个人的阅读趣味和爱好、通过阅读参与社会、通过阅读进行学习等。IEA认为,小学四年级是阅读发展的关键期,四年级学生的阅读目的主要有两种——出于兴趣和通过阅读进行学习。因此,设置了如下两种阅读情境:
  第一,为了获得文学体验而进行的阅读。所谓文学体验,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置身于文本当中,专心于文中的事件、环境、行为、因果关系、人物、氛围、情感和观点,并且享受语言本身。这类阅读测试主要以文学性文本(叙述性小说、故事和传说等)作为测试材料,关注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整体感受,对作品中的形象、情感、语言的领会和理解。
  第二,为了获取和使用信息而进行的阅读。这类阅读测试主要以说明性的文本(如广告、说明书、网页等)作为测试材料,关注学生对主要事实和观点的把握,对概念、原理和事物特征等进行理解和解释。
  PIRLS 2011认为,以上两种目的的阅读对于四年级的学生都非常重要,因此在阅读理解测试中,文学体验型和提取信息型的文章各占—篇。
  
  (二)四种阅读能力
  PIRLS 2011在两种阅读测试情境中重点考查四种阅读能力:关注并提取具体信息的能力、直接推论的能力、解释并整合观点的能力、评价内容和语言的能力。
  关注并提取信息是最基本的能力,学生只需要从文章中找到相关的信息即70直接推论是指学生要对没有明确陈述的信息或观点进行推测,这些推测一般是直接的,仅需要联系两个或更多的观点或信息片段即可得出结论。学生在提取信息和直接推论的过程中,主要涉及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事实性知识通常是一些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的符号,概念性知识多涉及不同的分类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这两种知识类型抽象水平相对较低,对学生阅读过程中的认知加工水平要求较低。因此,提取信息和直接推论类的题目会比较容易完成。
  解释并整合观点,是指学生要超越对句子和词语层面的理解,对文本进行整体把握,在观点间建立联系,思考文本的深刻含义。在整合和解释观点时,学生要更多地利用自身的背景知识和经验。评价内容和语言,是指学生要对文本本身进行批判性思考,对文本内容的评价可从整体价值、可信性或与读者的相关性等几个角度来进行。对文章结构和语言特征的评价可从有效性、完整性和表达效果上进行判断。在这些过程中,读者是站在文章之外进行审视和鉴赏的,他们要利用相关知识(如语法、一般文本特征、具体文体特点等)来发现阅读文本的优点和不足。这需要较高的认知加工水平,因此,解释并整合观点、评价文本属于较高难度的阅读理解过程。
  这四种能力在实际的测试中所占比重不同,在PIRLS 2011的评估框架中四种阅读能力所占的比重为:关注并提取信息20%,直接推论30%,解释并整合观点30%,评价内容和语言20%。
  
  二、试题的编制
  
  (一)测试文章的选择
  在测试文章的选择上,PIRLs遵循排除文化偏颇的原则,文章的取材尽量体现多数地区的文化,不特别突显某一地区的特定文化,因此凡是需要特定文化背景知识才能理解的文章都不采用。测验文章一般先经IEA专家小组评估,再由各国代表决定。
  PIRLS 2011给出的文学体验型文章样例《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夜晚》就体现了上述原则。首先,它是一篇极富想象力的童话,容易引起四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文章的内容与场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比较接近,学生比较容易将文章内容与自己的生活体验相联系;再次,学生在理解这篇文章时不需要过度依赖本国的文化背景。下面即为《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夜晚》全文:
  阿尼娜十岁的时候,半夜醒来也能自己从房间走到厕所j因为她房间的门经常留着一条缝,这样过道里的夜灯就能够照着她经过电话架来到厕所。
  一天晚上,阿尼娜去厕所的时候,好像听到了一种静静的嘶嘶声。因为她正半醒半睡,所以没去理会它,那个声音像是来自很遥远的地方、直到阿尼娜上完厕所回屠间时才发现声音来自何方。在电话架下面,一大堆旧报纸和杂志慢慢移动起来。这就是声音的来源。突然,旧报纸和杂志从桌子上散落下来——向左,向右,向前,向后——地板上到处部是报纸和杂志。阿尼娜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看到一只鳄鱼从电话架底下钻了出来,鼻子里发出哼哼的声音。
  阿尼娜一下子愣住了、她睁大了眼睛,看着图片上的鳄鱼从报纸里爬了出来,并慢慢地环顾屋子四周。那只鳄鱼看起来像是刚从水里出来,因为它全身还湿淋淋的。鳄鱼经过的地方,地毯都湿透了。鳄鱼来回摆动着它的头,发出一种响亮的嘶嘶声。阿尼娜使劲咽了一下口水,目光落在鳄鱼的长鼻子和一长排可怕的牙齿上面、鳄鱼仍然前后摆动着尾巴。阿尼娜以前在《动物杂志》上读到过——鳄鱼摆动尾巴拍打水面,表示它要逃跑或者攻击敌人。阿尼娜的目光落在她脚边的《动物杂志》最后一期上,她再一次被震惊了、原来的杂志封面上是一幅图片,画的是一只大鳄鱼在河岸边爬。现在河岸变成空的了!
  阿尼娜弯腰捡起杂志。这时,鳄鱼艰难地摇摆看尾巴,打碎了地板上装向日葵的大花瓶,向日葵散落得到处都是,阿尼娜快速跑回自己的卧室:她砰的一声把门关上,把她的床推到门后,她用床顶着门,使自己远离鳄鱼保持安全。慢慢放松下来之后,她吐出了一口气
  但是接着她就犹豫了,或许那只野兽仅仅是饿了呢?如果要让鳄鱼离开是不是必须给它些吃的呢?阿尼娜又看了一眼《动物杂志》,她想:如果鳄鱼可以从图片里爬出来,那么其他的动物或许也可以、阿尼娜匆匆地翻着杂志,她看到一张站在沼泽中的火烈乌的图片,她停了下来,正合适,她想。这群火 烈乌看起来像是鳄鱼的生日蛋糕。
  突然一声巨响,鳄鱼用尾巴把门打裂了。阿尼娜赶紧将火烈乌的图片举到门上的洞口处,大声喊道:“从沼泽中出来!啾!啾!”她将杂志从洞口扔到过道里,拍着手大嘁着,尖叫着。
  阿尼娜不敢相信接下来发生的一切,整个过道里突然站满了火烈乌,它们尖叫着,疯狂地拍打着翅膀到处乱跑,阿尼娜看到一只火烈乌用嘴叼着一枝向日葵,还有一只正用爪子抓着她妈妈的帽子,鳄鱼咬住了一只火烈鸟,几口就把它吞了下去,然后开始追逐嘴里叼着向日葵的火烈乌。
  两只火烈乌下肚之后,鳄鱼看起来像是吃饱了,它惬意地躺在过道中间。看着鳄鱼闭上眼睛不再动弹了,阿尼娜轻轻地打开门,悄悄地溜进过道。她把空的杂志封面放到鳄鱼面前,“请……”她低声说,“请回家吧。”她悄悄地回到卧室,从门上的洞口往外看着。她看到鳄鱼回到杂志封面上去了。
  然后,她小心翼翼地进了客厅。火烈鸟有的挤在沙发周围,有的站在电视上。阿尼娜打开杂志空白的一页,“谢谢你们”,她说,“非常感谢你们,你们现在可以回到沼泽地里了。”
  第二天早晨,阿尼娜很难向她的父母解释地毯上的湿点和门上的裂缝是怎么回事。阿尼娜不确定关于鳄鱼的事情是不是真的,尽管她妈妈的帽子已经找不着了。
  (二)测试题目的设计及分析
  PIRLS 20ll针对《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夜晚》一共设置了12道题目,
  12道题目可以归为四类:提取信息类题目、直接推论类题目、解释并整合观点类题目、评价文本类题目。
  1.提取信息类题目
  第1题:不寻常的事情要发生的第一个信号是什么?
  A.一堆报纸开始动起来
  B.阿尼娜看到杂志的封面
  C.阿尼娜房间的门坏了
  D.阿尼娜听到嘶嘶声
  对于这个题目,学生只要从文本中查找到阿尼娜“听到‘了一种静静的嘶嘶声”,即可在四个选项中判断出正确答案为D选项,A、B、C选项的内容都发生在阿尼娜听到“嘶嘶声”之后,因而都是错误选项。四个选项都是文中直接陈述的事实性知识,学生很容易判断出正确选项。
  下面3题也属此类:
  第2题:鳄鱼来自哪里?
  A.浴室
  B.杂志封面
  C.床底下
  D.附近的河里
  第7题:卧室的门是怎么坏
  的?
  A.鳄鱼的尾巴撞穿了它
  B.大花瓶撞到了它
  c.火烈鸟尖锐的嘴巴撞坏了
  它
  D.床撞坏了它
  第10题:列举一件阿尼娜很难向她父母解释的事情。
  2.直接推论类题目
  第4题:阿尼娜为什么觉得鳄鱼会进行攻击?
  A.它露出了一长排牙齿
  B.它发出响亮的嘶嘶声
  c.它开始叫并喷鼻子
  D.它来回摆动它的尾巴
  原文中提到鳄鱼“攻击”的内容是在第三自然段:“阿尼娜以前在《动物杂志》上读到过——鳄鱼摆动尾巴拍打水面,表示它要逃跑或者攻击敌人。”学生找到这句话再稍微进行—下反推就能得出正确选项为D,其他选项自然就排除了。
  下面4题也属此类:
  第3题:下面哪句话能看出阿尼娜吓坏了?
  A.“阿尼娜一下子愣住了”
  B.“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C.“她吐出了一口气”
  D.“听到了一种静静的嘶嘶声”
  第5题:按故事发生的顺序为下面的句子排列顺序。(第一个已经为你排好)
  ()阿尼娜看到了鳄鱼。
  ()鳄鱼吃掉两只火烈鸟。
  ()阿尼娜努力向父母解释坏
  了的门。
  ()阿尼娜开始走向浴室。
  ()阿尼娜跑回卧室砰的一声关上门。
  第6题:阿尼娜为什么要喊叫火烈乌?
  第9题:在故事的结尾,阿尼娜对火烈鸟是怎样的情感?
  A.内疚的
  B.谨慎的
  C.感激的
  D.生气的
  3.解释并整合观点类题目
  第8题:杂志是怎样帮助阿尼娜的?(请写出两条)
  要回答这个问题,学生需要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对文中信息进行整合。文中的《动物杂志》一共帮了阿尼娜四次:告诉她鳄鱼来自哪里、告诉她鳄鱼摇动尾巴的时候说明它要进行攻击、给她提供了火烈乌并帮她把鳄鱼和火烈乌变回杂志页面上,学生只需要写出其中的两条即可。
  第11题也是同类题目:
  我们能从阿尼娜做的事情中看出她是怎样的一个人。描述一下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举两个例子说明。
  4.评价文本类题目
  第12题:作者没有告诉我们阿尼娜的冒险经历是否完全是一个梦。①给出一条它可能是一个梦的证据。②给出一条它可能不是一个梦的证据。
  这个题目要求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进行评判,作者给读者留下了两种可能性:第一种是阿尼娜所经历的一切是真的,学生要在文中找出一个相关的证据,如“地毯湿了一块儿”“门坏了”“向目葵在地板上到处都是”“阿尼娜妈妈的帽子找不到了”等;第二种是阿尼娜经历的一切是一个梦,对于这种可能,学生则需要找出“事情发生在夜里阿尼娜处于半睡的状态”或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判断出“杂志不可能变出生命”等。
  从题型上看,PIRLS主要采用客观题和主观题两种题型来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客观题为学生提供四个可能的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或最恰当的,每个选择题1分。主观题要求学生自己建构答案,让学生在文中提取相关信息,寻找推论的证据,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评价。这种题型根据理解的难度来赋予1分、2分或3分。从前两次的评估来看,每篇阅读文章包含11到14个题目,总分至少耍达到15分。
  
  三、PlRLS 2011的新变化
  
  与前两次评估相比,PIRLS 2011最大的变化在于增加了一个预评估——prePlRLS。
  由于种种原因,世界上有些国家四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达不到阅读PIRLS测试材料的水平。因此,在PIRLS2011中,IEA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即开发一套难度低一点的阅读材料,来满足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的需要。为了和PIRLS保持一致,将它命名为prePIRLS。根据新的评估框架,prePIRLS可以由四到六年级的学生来参与,各国可以根据自己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和学生的阅读水平,选择参加PIRLS或prePIRLS,也可两个都参加。
  与PIRLS相比,prePIRLS的难度降低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各能力维度所占的比例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关注并提取信息由PIRLS的20%提升到50%,直接推论由PIRLS的30%降到25%,解释并整合观点、评价内容和语言由PIRLS的50%降到25%。这也就是说,prePlRLS的试题主要是提取信息类和直接推论类的,解释、评价类的题目所占比例很小。
  第二,试题部分的难度变低。它的阅读文章更短,词汇和语法也更简单。prePIRLS的阅读文章一般是被划分为几个片段的,每个片段后面设置2-6个题目。由于题目都是根据相关片段的内容设计的,这就使阅读水平较低的孩子在没有读完整篇文章的前提下,也能做对部分题目。
  PIRLS 2011的评估框架体现了PIRLS在经历两次测试之后的日趋完善。它为我们的阅读素养评估提供了借鉴,我们可以对中国学生“阅读素养”的内涵和外延做出更加明晰合理的界定,以期为评价工具的选择、评分标准的确定和评估结果的分析提供更好的依据。
其他文献
作为指导语文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语文课程标准具有鲜明的国际性、时代性、统筹性与前瞻性等特性,它不仅规范当下语文课程实施的取向,还引领未来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在近30多年来信息社会的积累与发展的时代格局中,公平与质量成为全球教育的主题,聚焦“全民学习、以学生为中心、以价值观为导向,培养创新精神”的共同话题以及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教育质量的评估业已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主流趋势。同时,世界各国均注重母语
1872年,清朝向美国派出第一批30名留学幼童,开启了近现代中国人出洋留学的先河。但中国人的留学史并非从此走上坦途,而是有太多的波折。第一批幼童留学时,家人担忧悲伤,以为儿子将入虎狼之境。到民国初年留学镀金成为时尚,到上世纪50年代基本上中止了向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派遣留学生,再到改革开放以后,出国留学再成时尚……其中的反复,能形象地说明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逐渐走向理性的轨迹。  今日中国人到世界各地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一个重要的基本理念。语文素养是多种元素的综合体,要促进其形成和发展,教师和学生必须共同经历一个从“有限”不断跨越到“无限”的学习过程。    一、从有限的兴趣走向无限的热情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从一年级入学就踏上了语文学习的起跑线,教师应该在前面带着跑,要在身
【关键词】核心主题,真实情境,任务活动,综合素养  统编教材将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设置为“活动·探究”单元,围绕“演讲”设计了三个任务:学习演讲词,撰写演讲稿,举办演讲比赛。以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演讲特点、技巧的教学方式,改变了以知识为导向的单篇教学方式。但是,仔细研读教材中活动任务单的简要说明可以看出,三个活动还是先阅读再活动,先从阅读分析中学习知识、获得技能,然后再到活动中实践、体验。教
活动设想  秋冬时节,寒气逼人,但菊花却傲霜怒放,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给校园带来了无穷的生命力,给大家带来了美的享受。同学们对菊花津津乐道,不仅被菊花的外形美深深吸引,更被菊花不畏严寒的精神所打动。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菊花的文化,我们在五年级开展了以竞选“菊花小博士团队”为形式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网上查资料、看菊展等多种途径搜集资料,以此培养学生搜集
书名:跨文化交际  作者:安小可  出版单位: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  ISBN:9787568910484  定价:35元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日新月异的现代化通信技术让沟通变得“没有距离”,高速便捷的交通运输方式也使得“天涯若比邻”成为现实。在此大背景下,跨文化交际成为新时代下人们关注的焦点和重点,与跨文化交际相关的知识、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培养都成为
《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历史经典。从世界史的角度看,它的规模体制无疑是最为宏大的。其跨度从黄帝、夏商周三代,至春秋战国,到西汉武帝太初年问,长达三千年左右。司马迁不但涉猎现成经籍,囊括诸战国秦汉之书面史实,而且还搜罗名山坏宅中的文献,“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兼取旧俗风谣,“略考其事,终其始终”(《报任安书》),建构成空前宏伟之结构。继承《春秋》《左传》系年之体,并创年表,将多邦纷争系之以年月,如《十二诸
书名: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郭锦桴  出版单位: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0年  ISBN:9787100067393  定价:62元  汉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精髓。如今,汉语言文学已经发展成一门专业的学科,涵盖了方方面面的语言文学知识,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诚然,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的,那么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是如何建立的?又
有效教学应是每个课堂一贯的目标,每个教师永恒的追求。  在课程改革已进入第六个年头的今天,有效教学似乎成为一个时尚的、共同的话题,主要是由于课堂教学曾一度忽视了实效,一味片面地去进行改革,出现了“高耗、多泡、低效”的现象。于是,“有效”的呼声、话语多了,逐渐变为一个热点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  什么是有效教学?一要有效果,讲求教学的质量(收益大一些);二要有效率,讲求教学的速度(投入小一点);三要
散文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文类,教好散文实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我们的散文教学情况如何呢?笔者以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为例,从网上搜索了相关教学实录和教学设计,选取了语文专业期刊上的几则细细研读,发现散文教学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千人一面倾向,消解了散文这一文类固有的“私人化”特征。  一、人事景物的千人一面:把作者之眼变为技术之眼  请看叶荣琴老师的“品析课文”环节设计[1]:  思考:到底是什么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