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三维导航系统指导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消融治疗的差异性分析

来源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_d0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Carto和NavX三维标测系统指导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消融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差异。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因PSVT在宁波市第一医院心内科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311例患者资料,按标测系统分为Carto组(177例)与NavX组(134例),比较2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及曝光量的差异。

结果

所有患者均术后即刻成功,无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发生。2组患者手术时间及X线曝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NavX组X线曝光量低于Carto组(8.4 mGy对9.5 mGy,P<0.05)。按病种分析,左侧旁路消融,NavX组手术时间[(59.1±18.5),min对60.0(50.0,81.3),min,P<0.05]、X线曝光时间[(3.8±2.2),min对4.2(2.5,6.5),min,P<0.05]及曝光量[9.3(5.8,17.2),mGy对17.6(8.9,25.2),mGy,P<0.01]均少于Carto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右侧旁路消融,2组间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34~608(313.0±159.0),d,Carto组与NavX组的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8.9%对99.3%,P>0.05)。

结论

两种主流三维标测系统指导PSVT消融治疗均安全、有效,其中NavX系统在减少总体X线曝光量及左侧旁路患者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及曝光量方面较Carto系统更有优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幼年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肺组织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NF)-κB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的变化,观察ALI动物模型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干预后肺组织损伤的修复程度。方法30只雄性C57幼年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对
目的评估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urine 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uNGAL)对PICU患儿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象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3年4月至6月期间PICU收治的80例危重症患儿。入PICU后连续观察72 h,根据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pRIFLE标准将患儿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是脂质蛋白家族成员之一,首先于中性粒细胞中分离得到的一种稳定多肽。作为新型临床早期诊断急性肾损伤的标志物,NGAL不易受机体、药物及肾外因素影响,血液和尿液中浓度升高都可以预测急性肾损伤。动态监测NGAL可以评估临床治疗手段是否有效,对急性肾损伤的救治有参考意义。
期刊
背景随着医疗设备和技术的进步,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运转时间及安全性增加,且可用于患更复杂合并症的患者,此类复杂患者的其他治疗措施也因此而被重新评估,包括持续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和镇静对病情的影响。方法分析1996至2013年间于ECMO治疗期间拔除气管插管(拔管)的16例患儿以了解其安全性和可行性。结果511例ECMO患儿中1
期刊
期刊
目的初步评价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定位右心室间隔起搏部位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年在江阴市人民医院心内科的50例植入右心室间隔部主动固定起搏导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26例,年龄42~70(62±8)岁。RT3DE将右心室起搏位置分为心尖、游离壁、高位右心室间隔部、中低位右心室间隔部。以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2D-TTE)定位起搏器导线位置为标准,分析RT3DE与
目的探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IL)-6、IL-10及T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方法选取确诊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53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就诊于我院的支气管异物患儿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BALF中IL-6、IL-10水平及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免疫表型CD3+、CD4+和CD8+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BALF中IL-6、IL-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