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幼儿身心特点强化自理能力培养刍探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nie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意义。强化幼儿自理能力培养,应当渗透到幼儿学习、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文章从评选“爱干净的好孩子”、开展“看谁做得好”活动、组织“我们一起叠”活动、落实“光盘行动做做好”、实施“家校联动齐努力”等方面,对结合幼儿身心特点强化自理能力培养进行探讨。
  关键词:自理能力;幼儿;身心特点;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07-0036-01
  自理能力是指照料自己生活的能力,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意义。在幼儿教育教学工作中,提高幼儿自理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幼儿的身心特点,结合工作内容,加强幼儿自理能力培养。

一、评选爱干净的好孩子,引导幼儿注意个人卫生


  有些孩子非常注意自身整洁卫生,每天都干干净净的。也有些孩子进园的时候非常干净,离园的时候脏得像个小泥鳅,这是因为他们平时缺乏自我保洁能力。针对有些孩子不讲卫生的问题,教师可以开展“爱干净的好孩子”評选活动,在班级每周评选2名~3名最爱干净的孩子,让这些爱整洁的孩子成为其他同学学习的榜样。教师要鼓励其他孩子向这些榜样学习,做一个爱干净,讲卫生的好孩子。例如:小手脏了要及时洗,饭前便后要洗手,要勤剪指甲勤理发,注意不要把衣服弄脏等,包括在学习中使用彩笔、在生活中吃饭等都要注意个人卫生。教师通过评选活动,使每个孩子讲卫生的意识更加浓厚,有效地提高了孩子的自理能力。

二、开展“看谁做得好”活动,引导幼儿独立整理物品


  有些孩子不注意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和玩具,经常本子东一本西一本,笔也没有放整齐,玩具更是放得乱七八糟。对此,教师可以在班级开展“看谁做得好”活动,要求孩子做到:学习结束时主动将本子和笔整理好,放到指定位置,游戏结束时要把玩具收起来,整整齐齐地放到原先的位置或者指定的地方。教师要每天都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简要的点评,看看哪个孩子做得好,做得好的孩子教师要进行表扬。幼儿园的孩子对教师的表扬非常期待,一个孩子整理学习用品和玩具的时候因为做得好而受到教师表扬,其他孩子将会积极地向他看齐,主动收拾好自己的学习用品和玩具。这样,在教师的激励和引导下,孩子们都能养成独立整理物品的良好习惯。

三、组织“我们一起叠”活动,引导幼儿学会管理床铺


  午休的时候,有些孩子的衣服摆放得整整齐齐,毛巾、牙刷等都在指定位置摆放。但有些孩子的床铺上七零八落,各类物品摆放不够整齐。对此,教师可以开展“我们一起叠”活动,引导幼儿学会管理床铺。比如,教师可以指导孩子学习如何叠衣服,包括叠上衣、叠裤子,叠好之后整整齐齐地放在指定位置,然后开始午休。这样做,一方面能让孩子学会叠衣服,另一方面也能让孩子学会管理和整理自己的床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孩子的许多良好习惯,正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培养的。

四、落实“光盘行动做做好”,引导幼儿按需领取饭菜


  大部分幼儿属于半托,还有一部分幼儿属于全托。教师要利用午餐或晚餐机会,落实“光盘行动做做好”,引导幼儿按需领取饭菜,有效地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每天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进餐厅,还要排队领取饭菜。每人领取一份汤、菜和饭,吃完之后再主动到生活老师处盛饭盛菜。在孩子们排队过程中,教师要让孩子们自己端好饭盘,在吃饭的时候不要浪费,坚持按需领取饭菜,同时不要把饭菜掉到桌上,也不要溅到衣服上,要努力做到饭、菜、汤“光盘”。这样,孩子们既能形成爱惜粮食的意识,也能学会独立照顾自己。

五、实施“家校联动齐努力”,引导幼儿独自照顾自己


  幼儿在园期间,教师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使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但是,在幼儿园形成的良好习惯要注意保持,不能回到家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因此,教师要实施“家校联动齐努力”方案,引导幼儿独自照顾自己。教师要经常联合家长,共同巩固好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通过QQ群、微信群等方式,向家长及时通报孩子在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方面的成果,让家长感受孩子成长的快乐,同时,鼓励家长在家中营造同样的环境和氛围,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比如,家长在家里也应要求孩子自己盛饭,实施“光盘”行动,让孩子自己学习洗手帕、洗袜子,整理自己的床铺,衣服也是自己叠、自己放,每天起床之后要把床铺整理好。这样,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都将得到有效的提高。长期坚持下去,孩子们独立生活、自我照顾方面的能力培养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结合幼儿身心特点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有助于幼儿增强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的成长具有积极意义。教师应当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分析并探索,通过评选爱干净的好孩子、开展“看谁做得好”活动、组织“我们一起叠”活动、落实“光盘行动做做好”、实施“家校联动齐努力”等活动,形成教育合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王春芝.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8(12).
  [2]蒋立兵,凌鹏飞.幼儿自理能力的素质结构与发展策略研究[J].教育导刊,2016(07).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注重在教学中渗透文化,丰富课堂内容。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生疑解疑,学会多元碰撞和交流,从而不断积累文化。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化;倾听;疑问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19-0057-01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列举与评析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视野中存在的诸多"割裂论",认为这种错误做法严重地侵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健康肌体与生存机理,使它的本真精神、现代旨趣与价值处于遮
利用变分法研究了sech光束在弱非局域介质中的传输特性,得到了光束各参量的演化方程以及空间孤子存在的条件,并对sech空间光孤子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摘 要:自主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文章从注重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注重细化教学内容、注重反思教学成果等方面,对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进行研究。  关键词:体育教学;自主学习能力;终身体育;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G633.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07-0035-01  体育新课程标准提出
赣南客家风俗从价值看可分为善俗、平俗与陋俗三种类型,其中,陋俗的表现形态多种多样,但其本质特征是超出于客家人日常生活规范.城乡个人之间建立起有效的约束机制是可以消除
摘 要:体育游戏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可以丰富课堂内容,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使教师灵活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还能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使他们形成健康的生活理念。教师应在体育教学准备阶段、课堂教学中、教学尾声应用体育游戏,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充分发挥体育游戏的作用。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育游戏;课堂内容;教学水平;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
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要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要设置合理的问题,要利用情感方面的素材,要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要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要运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