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当代美术文化的现象

来源 :职业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gener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民族实行开放与改革的政策,反映了这个民族对外来文化的宽容态度,意味着以积极的姿态改造和重建本土文化,并使之投入到世界文化的洪流之中,同时也体现了这个民族急起猛追世界先进水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当前我国的开放与改革已使一度濒于停滞的文化再度活跃了起来。
  就目前我国的现状而言,存在着三种基本形态的文化。一种是千百年历史沉淀下来的,主要在封建社会形成的传统文化,第二种是到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为止从苏联传播过来的,并通过中国人民革命实践形成的,属于马克思主义体系的,还不完善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二种文化已渐渐融合形成了本土文化。第三种主要是在开放中涌入的,基本上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欧美文化。这三种文化相互交流、撞击,它们构成的矛盾及其解决的方式形成了当前的文化状态。毫无疑问,在这三种文化中占绝对优势的是社会主义文化,它决定着文化运动的方向是有中国有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这个早期阶段的美术创作中。变革的呼声越来越响,甚至看来千古不移的工笔花鸟画也将要发出彻底变革的呼声,期望从形式到内容,尤其从内容方面来一个变革。变革就是突破,就是试图创新。创新必需有新的观念和理论,开放和引进在这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由于开放和改革以来,艺术家获得了空前最大限度的创作自由,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摆脱了封闭的美术王国的独小圈子,拓展了思维空间,他们获得了时间上的制高点,能够站在过去与未来的分水岭上,宏观地瞻前顾后,进行比较,又能从空间的最高点上俯视全球文化,在中外文化的比较选择、思考分析中力求充分发展个人的和民族的潜能,因此真正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艺术终于突破了原来狭小的天地向各个方面探索、渗透。正如有的同道指出的,现在美术创作中出现了多元趋势:具象、意象、抽象艺术共同发展;实验性的前卫艺术,深究传统的艺术,常规艺术和民间艺术共同发展;侧重于洋为中用和侧重于古为今用的艺术将共同发展;重功力和重性灵的艺术,院体和非院体的艺术将共同发展;适应不同年龄和欣赏口味的艺术将共同发展;满足不同文化层次的人们需要的艺术将共同发展。因此,许多美术家在创新中极尽了各种尝试,出现了现有的各门类美术品种之间,中国美术与外国美术之间,古代美术与现代美术之间,美术与其他文化领域之间的交叉、综合的局面,各种边缘艺术不断产生。例如有油画味的中国画和中国画味的油画,有书法味的绘画和绘画味的书法等等,不胜枚举。仅从传统中国画中就分裂出不少新品种。如果保守点说,这些品种不属于传统中国画,假设把它们划出传统中国画的范围,那么这可以看作是传统中国画为确保其纯洁性而不断退缩的过程。如果激进点说,把这些品种都称作传统中国画,那么这可以看成是传统中国画不断分裂,最后消溶在新品种之中的过程。各种交叉、综合的品种以排列组合的数量出现,多不胜数,而且非驴非马,难以定名。美术家们进行这么多的尝试,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试图掌握世界性语言,创造新形式,而创新就是试图走向现代化的标志。
  正象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是一条现成的道路,而需要不断摸索那样,在美术应当怎样走这个问题上也充满着矛盾和探索。想突破旧形式但又未必得到理解;想固守传统但总甩不掉“过时”、“保守”,“陈旧”的帽子;是辨证法还是被认为是折衷主义或是中庸之道?大家都想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但又不是很清楚这条道路是什么样的,所以人们对作品的评价争论愈来愈烈。在争论中,焦点往往在于作品的某些突破点上。众所周知,想当初罗中立的《父亲》引起争论的地方正是在于以下方面:切去脑袋的构图是否美?苍老憔悴的普通老农是否配画成巨幅特写肖像?表现一个贫穷的农民是否有悖于时代?是否有典型性?在这些问题上的争论反映了不同的审美理想的冲突,这反映了过渡时期早期阶段的艺术上的困惑。
  为了找到正确的答案,人们如饥似渴地学习外来理论和传统理论,进一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各种人文学科,理论倍受重视。一方面,人们从世界文化的高度审视中国美术,以外来理论冲击改造现有理论,以外来理论和方法冲破现有的理论模式,丰富了考虑问题的角度。另一方面,人们又希望从传统理论中重新发现新的东西,以支持自己的理论。中西美术比较和以外来理论研究中国美术的风气渐起,这一倾向对重建我国马克思主义美术理论起着促进作用,使马克思主义美术理论能立足于新的时代,永葆活力。因此,在美术界就出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现象——争鸣。究其原因是由于不同观念,不同趣味,不同理论造成的困惑。很多现象发人深思,例如,过去被轻视的艺术现在突然受到了重视,人们如饥似渴地借鉴的外来东西,在国外却是被轻视的,被认为是过了时的东西而以往为中国人所轻视的传统文化,却在国外获得了高度评价、赞赏。中外文化的对流产生着奇妙的作用,往往双方都在被对方认为过时的,忽视的,司空见惯的东西中探宝,而且各得其所。这是否是历史的玩笑?在这种异趣背后是否隐藏着更深刻的涵义?是否各自都在不同的追求中实现自我完善?这是否属于走向世界的必然的进程呢?
  就目前而言,从现象上看我国美术文化的发展面目还不甚清晰,这是中外文化交流早期阶段的必然现象。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社会主义文化将是核心,这是毫无疑问的,是整个过程中的主导因素,而社会对美术产品效益的反应将是社会调节的根本力量。民族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交流、碰撞,不能简单地被理解为彼此消长的过程,而应当看成是社会主义文化消融其他文化的自我完善的过程,这是由我们民族的当代总体意识所决定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建立在继承人类一切优秀遗产的基础上的。勿容置疑,一个崭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同时也是属于世界的。
  当然,大多数人的意向将决定美术文化发展的趋势和基本特征。可以预言,在今后的一段时期中,随着艺术家与艺术家,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逐渐勾通,美术文化中的各种矛盾将达到一种新的平衡。在美术创作中,关心现实问题,对现实的思考,和雅俗共赏的表现形式仍将是最受欢迎。而在这个基础上,经过扬弃,融合古今中外理论于一炉的美术理论将被纳入到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美术理论的体系之中。
  
  (作者单位:濮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
其他文献
叙事结构为叙事学的重要因素之一,没有“结构”叙事要素就难以融合,故事情节也会失去载体,叙事谋略更无从展开。西方叙事学认为,小说家们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在人类经验的大流上套
成型技术的概念(RP)是在1979年日本东京大学教授中川威雄发明的叠层模型制造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到目前它已成为一门集CAD技术、数控技术、激光技术和新材料技
200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五年多来,党中央又先后做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不断推动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发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基本道德规范,正越来越深入人心。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诚信教育也在逐步推进。诚信道
石油历史学家、剑桥能源研究协会主席丹尼尔·耶金曾说:“一个不同的伊拉克政权将改变整个地区的平衡;一个不同的伊拉克将意味着一个不同的波斯湾。”如果将这句话再引申一
面对SARS,重要的不仅仅是从医学上寻求技术对策,更重要的是要到SARS之外去分析病原。只有换位思考,国家及城市才有了未未应对突发事件的安全保障。而这个换位思考,不仅包括政府的
搞好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企业党组织要积极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随着我国加入WTO,社会对人才英语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适应社会经济对复合型、技能型英语人才的需要,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开设了诸如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应用英语等英语类专业。这些专业以“英语+相关技能”为培养目标,其教学内容“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欢迎。从历年高职院校的招生情况来看,英语类专业非常火暴,一路走红。然而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楚地认识到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未(Ellis,1994),后得到迅速的发展。但对于我国大多数学习第二语言的人而言,过去我国根本不具备或全无Krashen所说的第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