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快递业的发展,一些与快递有关的“黑科技”也初露端倪,最近一段申通快递的全自动快递分拣机器人视频让网友大开眼界。视频中,这些装备着橙色托盘的机器人在地面上有序“穿梭”,将一件件包裹运送到指定位置,24小时不间断分拣;可减少70%人工;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
从更广阔的视野看,它拓展了人类的能力,机器人代替人类下到万米深的海底让我们见识了那个未知的世界;机器人深入太空,向着深邃的宇宙进发;它还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关于未来的图景:你早上起床,机器人给你准备好了早餐,去上班无人驾驶汽车或者飞机随时待命……
而它的一些负面作用,暂时体现得不明显,比如就业问题,它给快递业省下了70%的人工,却给别的行业增加了就业机会,如机器人制造业、维修服务行业等。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新生行业涌现出来,这一点,快递业本身就是个典型。
这就需要人们从科学角度作出分析,不仅从自然科学,也需要从文明演进、社会学甚至哲学等多方面做出研究,比如,机器人取代人工可能对就业造成的影响,对人类生活造成的影响。也许结论很难下,但数据是可以监测的,影响是可以评估的,这有助于我们看清未来,及早准备。(选自“新华网”2017年4月)
【名师解读】
1. 人工智能不能取代人类智慧。当前的人工智能,有智能没智慧、有智商没情商、会计算不会“算计”。现代的人工智能,是科学科技推动着人类社会向更高层次的文明发展。
2.人工智能只不过是人类智能的拓展和延伸。人工智能机器或机器人从本质上讲只不过是人类发明的一种工具,至多这种工具比较智能化而已。尽管在某些方面(不排除将来在综合性上)要强于人类,但它终究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并且在人类的操控下为人类服务,无损人类尊严。
3.人工智能在特定领域里超过人类。从人工智能的技术突破看,在语音、图像识别等方面,在特定领域、特定类别下,计算机的水平已经类似甚至超过人类。此外,人工智能在传统认为很难由机器来取得成功的认知领域也有所突破。
4.人工智能这把双刃剑或会伤及人類自身。当人工智能机器出现,并且呈现出一种咄咄逼人之势,甚至在围棋这类显示高端智能的领域轻易将人类击败时,很多人恐怕都会产生这样的忧虑:创造出“能思考”的机器会不会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
【多维链接】
No.1俄飞船将启用首个智能机器人宇航员
2017年4月,俄媒称,谁将成为俄罗斯最新的“联邦”号载人飞船的首飞宇航员?答案已经揭晓——一位名叫费奥多尔的智能机器人。不久前,它正式注册成为俄能量火箭太空公司的宇航员,跟年轻同行们一起接受“航天基础培训”。“联邦”号飞船的设计师谢罗夫介绍说:“费奥多尔不只是简单地坐在操作椅上,它将完成某些规定任务。”费奥多尔能提起重物,驾驶汽车,使用钻孔机、螺丝刀和钳子,未来更可替代宇航员,完成对后者而言殊为不易的太空行走。当然,机器人是不可能完全取代宇航员的。但从长远来看,它们能在月球基地执行任务,或是在前往火星的长期旅程中帮助宇航员,因而将大有用武之地。
【点评】人工智能是人类智慧的延伸,能帮助人类更好的开发宇宙,弥补人类自身的不足。
【关键词】科技的力量;智慧的延伸……
No.2人工智能不仅会谱曲,还达到了巴赫水平
2016年12月11日,据外媒报道,最新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AI)不仅可以进行复杂的音乐创作工作,还能达到“大师级”水平。索尼巴黎计算机科学实验室研究人员哈杰里斯和帕切特开发了一个名为“DeepBach”(深度巴赫)的神经网络。如今,二人已经有了答案。他们说:“在利用巴赫的作品对DeepBach进行训练后,我们的模型可以谱写出与巴赫风格高度相近的曲目。”
【点评】人工智能可被应用到几乎所有领域,尤其是与数学相关的领域,比如音乐方面,从某种程度上说,人工智能的表现甚至已经超出了人类。
【关键词】真正的赢家;科技的魅力……
No.3人机大战第二季,柯洁惨遭三连败
2017年5月23日至27日,人机大战第二季,最终以柯洁三连败告终。19岁的世界围棋第一人柯洁在赛前写道:“我相信未来是属于人工智能的,可它始终都是冷冰冰的机器,与人类相比,我感觉不到它对围棋的热情和热爱。”而最后一场柯洁认输后离席落泪。他在赛后发言说:“对我而言,这次比赛的意义超出人类之前所有比赛。AlphaGo实在太完美了,没有任何缺陷,没有波动。我真的很责怪自己,没有下的更好一点。我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好一点,我觉得自己没能做到。”
【点评】人类不能像机器一样具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和运算能力,从这点来看,这是柯洁无法战胜AlphaGo的重要原因。与“人工智能”相比,“人类智慧”的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人类智慧”的局限性;情感与心理……
【名师点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17年,关于人工智能的讨论如火如荼,一个叫Master的围棋人工智能程序,自去年岁末到今年年初,连续在弈城围棋、腾讯围棋两大跨国对弈平台中,挑战各路顶尖职业棋手,取得50连胜无一败的“玄幻”战绩,中日韩各国第一高手尤其是世界第一柯洁也已多次被斩落马下。2017年5月,谷歌围棋人工智能“AlphaGo”在浙江乌镇与目前世界围棋第一人中国棋手柯洁又上演“人机大战,最终以柯洁三连败告终。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时事类新材料作文。概括材料内容:1.人类与“Master”“AlphaGo”对决,“人工智能”赢了。2.“人工智能”是否就是“超级智慧”呢?3.人类智慧是不是真正的赢家呢?审题主要集中在人类智慧创造出的“人工智能”超过了人类个体自身的智慧,这是人类集体智慧的进步。如果学生审题审到“人工智能”打败人类的智慧,那么未来是机器人主宰整个社会,或者说,人类的智慧已经退化了等等都是偏离材料,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就是偏题甚至离题。 【佳作示范】
战无不胜的“人工智能”?
邓钧泽
从当年人工智能在象棋棋盘上初露锋芒,到如今在围棋界挑战各国高手,连世界第一的“柯洁”都接连被Master、AlphaGo斩落于马下。人工智能,俨然从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发展为“战无不胜”的超强智慧。
有人说,它们已经拥有超越创造者的智慧——它们比人类更聪明。
的确有些道理,单从围棋领域,Mater与世界选手的棋局,能保持五十连胜的“玄幻”战绩足以说明。而除了围棋,其它诸多领域比如象棋、跳棋等,早已经被人工智能攻破。围棋——被称为人类最后的智慧堡垒,显然也没有能阻挡人工智能的脚步。似乎一切与“智慧”挂钩的东西在人工智能面前,都相形见绌。于是有人担忧人工智能的未来,对它们产生了畏惧,认为它们已经将人类超越。
其實并非如此。人工智能在围棋比赛中过五关、斩六将,很大程度是由于编程人员赋予它的特殊算法——深度学习,使得它能“废寝忘食”地从自我对战中不断获得经验,提升水平,再加上计算机无与伦比的计算能力——根本不是我们人类的大脑所能比拟的。仔细想想,在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下,人工智能“战无不胜”,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而人们担忧人工智能过于强大,倒是多虑。《黑客帝国》中的角色的确骇人,《终结者》中的天网也无可匹敌,但仅限于电影中而已。在现实生活中,再强大的人工智能若是要“造反”,拔掉它们的电源就可以了。
再者,人工智能也并不是个新鲜事了。在高度机械化的工厂,一只只巨大却又灵敏的机械手臂,一张张忙碌却又有序的机床,这世界上还少吗?
看似战无不胜的人工智能,并不是人类的敌人,正相反,它们是人类所创造出的最得力的助手。人类输掉了围棋比赛,但真正的赢家正是输掉比赛的人类。
【教师点评】
本文写作特点如下:
1.文章深刻的思想是给读者的第一感受。但是,一个善于思考者他所拥有的思考制高点,仍然不会超出他所生活和认识的这个世界。文章以独特的视角和别致的写法,辩证分析了“人工智能与人类智慧”的关系,表达了对科技发展的思考。
2.文章论述既能紧扣材料,又能进行丰富的横向拓展,比如《黑客帝国》《终结者》,同时,能充分挖掘素材内涵,从而使得文章内容充实,反映出作者平时对现实生活有较为深刻的观察和思考。
3.不足的是,文章选用素材有些单一,视野可以更为开阔,比如名人名言、热点名人等等。另外,分析时能体现思辨意识会更好。
从更广阔的视野看,它拓展了人类的能力,机器人代替人类下到万米深的海底让我们见识了那个未知的世界;机器人深入太空,向着深邃的宇宙进发;它还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关于未来的图景:你早上起床,机器人给你准备好了早餐,去上班无人驾驶汽车或者飞机随时待命……
而它的一些负面作用,暂时体现得不明显,比如就业问题,它给快递业省下了70%的人工,却给别的行业增加了就业机会,如机器人制造业、维修服务行业等。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新生行业涌现出来,这一点,快递业本身就是个典型。
这就需要人们从科学角度作出分析,不仅从自然科学,也需要从文明演进、社会学甚至哲学等多方面做出研究,比如,机器人取代人工可能对就业造成的影响,对人类生活造成的影响。也许结论很难下,但数据是可以监测的,影响是可以评估的,这有助于我们看清未来,及早准备。(选自“新华网”2017年4月)
【名师解读】
1. 人工智能不能取代人类智慧。当前的人工智能,有智能没智慧、有智商没情商、会计算不会“算计”。现代的人工智能,是科学科技推动着人类社会向更高层次的文明发展。
2.人工智能只不过是人类智能的拓展和延伸。人工智能机器或机器人从本质上讲只不过是人类发明的一种工具,至多这种工具比较智能化而已。尽管在某些方面(不排除将来在综合性上)要强于人类,但它终究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并且在人类的操控下为人类服务,无损人类尊严。
3.人工智能在特定领域里超过人类。从人工智能的技术突破看,在语音、图像识别等方面,在特定领域、特定类别下,计算机的水平已经类似甚至超过人类。此外,人工智能在传统认为很难由机器来取得成功的认知领域也有所突破。
4.人工智能这把双刃剑或会伤及人類自身。当人工智能机器出现,并且呈现出一种咄咄逼人之势,甚至在围棋这类显示高端智能的领域轻易将人类击败时,很多人恐怕都会产生这样的忧虑:创造出“能思考”的机器会不会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
【多维链接】
No.1俄飞船将启用首个智能机器人宇航员
2017年4月,俄媒称,谁将成为俄罗斯最新的“联邦”号载人飞船的首飞宇航员?答案已经揭晓——一位名叫费奥多尔的智能机器人。不久前,它正式注册成为俄能量火箭太空公司的宇航员,跟年轻同行们一起接受“航天基础培训”。“联邦”号飞船的设计师谢罗夫介绍说:“费奥多尔不只是简单地坐在操作椅上,它将完成某些规定任务。”费奥多尔能提起重物,驾驶汽车,使用钻孔机、螺丝刀和钳子,未来更可替代宇航员,完成对后者而言殊为不易的太空行走。当然,机器人是不可能完全取代宇航员的。但从长远来看,它们能在月球基地执行任务,或是在前往火星的长期旅程中帮助宇航员,因而将大有用武之地。
【点评】人工智能是人类智慧的延伸,能帮助人类更好的开发宇宙,弥补人类自身的不足。
【关键词】科技的力量;智慧的延伸……
No.2人工智能不仅会谱曲,还达到了巴赫水平
2016年12月11日,据外媒报道,最新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AI)不仅可以进行复杂的音乐创作工作,还能达到“大师级”水平。索尼巴黎计算机科学实验室研究人员哈杰里斯和帕切特开发了一个名为“DeepBach”(深度巴赫)的神经网络。如今,二人已经有了答案。他们说:“在利用巴赫的作品对DeepBach进行训练后,我们的模型可以谱写出与巴赫风格高度相近的曲目。”
【点评】人工智能可被应用到几乎所有领域,尤其是与数学相关的领域,比如音乐方面,从某种程度上说,人工智能的表现甚至已经超出了人类。
【关键词】真正的赢家;科技的魅力……
No.3人机大战第二季,柯洁惨遭三连败
2017年5月23日至27日,人机大战第二季,最终以柯洁三连败告终。19岁的世界围棋第一人柯洁在赛前写道:“我相信未来是属于人工智能的,可它始终都是冷冰冰的机器,与人类相比,我感觉不到它对围棋的热情和热爱。”而最后一场柯洁认输后离席落泪。他在赛后发言说:“对我而言,这次比赛的意义超出人类之前所有比赛。AlphaGo实在太完美了,没有任何缺陷,没有波动。我真的很责怪自己,没有下的更好一点。我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好一点,我觉得自己没能做到。”
【点评】人类不能像机器一样具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和运算能力,从这点来看,这是柯洁无法战胜AlphaGo的重要原因。与“人工智能”相比,“人类智慧”的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人类智慧”的局限性;情感与心理……
【名师点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17年,关于人工智能的讨论如火如荼,一个叫Master的围棋人工智能程序,自去年岁末到今年年初,连续在弈城围棋、腾讯围棋两大跨国对弈平台中,挑战各路顶尖职业棋手,取得50连胜无一败的“玄幻”战绩,中日韩各国第一高手尤其是世界第一柯洁也已多次被斩落马下。2017年5月,谷歌围棋人工智能“AlphaGo”在浙江乌镇与目前世界围棋第一人中国棋手柯洁又上演“人机大战,最终以柯洁三连败告终。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时事类新材料作文。概括材料内容:1.人类与“Master”“AlphaGo”对决,“人工智能”赢了。2.“人工智能”是否就是“超级智慧”呢?3.人类智慧是不是真正的赢家呢?审题主要集中在人类智慧创造出的“人工智能”超过了人类个体自身的智慧,这是人类集体智慧的进步。如果学生审题审到“人工智能”打败人类的智慧,那么未来是机器人主宰整个社会,或者说,人类的智慧已经退化了等等都是偏离材料,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就是偏题甚至离题。 【佳作示范】
战无不胜的“人工智能”?
邓钧泽
从当年人工智能在象棋棋盘上初露锋芒,到如今在围棋界挑战各国高手,连世界第一的“柯洁”都接连被Master、AlphaGo斩落于马下。人工智能,俨然从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发展为“战无不胜”的超强智慧。
有人说,它们已经拥有超越创造者的智慧——它们比人类更聪明。
的确有些道理,单从围棋领域,Mater与世界选手的棋局,能保持五十连胜的“玄幻”战绩足以说明。而除了围棋,其它诸多领域比如象棋、跳棋等,早已经被人工智能攻破。围棋——被称为人类最后的智慧堡垒,显然也没有能阻挡人工智能的脚步。似乎一切与“智慧”挂钩的东西在人工智能面前,都相形见绌。于是有人担忧人工智能的未来,对它们产生了畏惧,认为它们已经将人类超越。
其實并非如此。人工智能在围棋比赛中过五关、斩六将,很大程度是由于编程人员赋予它的特殊算法——深度学习,使得它能“废寝忘食”地从自我对战中不断获得经验,提升水平,再加上计算机无与伦比的计算能力——根本不是我们人类的大脑所能比拟的。仔细想想,在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下,人工智能“战无不胜”,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而人们担忧人工智能过于强大,倒是多虑。《黑客帝国》中的角色的确骇人,《终结者》中的天网也无可匹敌,但仅限于电影中而已。在现实生活中,再强大的人工智能若是要“造反”,拔掉它们的电源就可以了。
再者,人工智能也并不是个新鲜事了。在高度机械化的工厂,一只只巨大却又灵敏的机械手臂,一张张忙碌却又有序的机床,这世界上还少吗?
看似战无不胜的人工智能,并不是人类的敌人,正相反,它们是人类所创造出的最得力的助手。人类输掉了围棋比赛,但真正的赢家正是输掉比赛的人类。
【教师点评】
本文写作特点如下:
1.文章深刻的思想是给读者的第一感受。但是,一个善于思考者他所拥有的思考制高点,仍然不会超出他所生活和认识的这个世界。文章以独特的视角和别致的写法,辩证分析了“人工智能与人类智慧”的关系,表达了对科技发展的思考。
2.文章论述既能紧扣材料,又能进行丰富的横向拓展,比如《黑客帝国》《终结者》,同时,能充分挖掘素材内涵,从而使得文章内容充实,反映出作者平时对现实生活有较为深刻的观察和思考。
3.不足的是,文章选用素材有些单一,视野可以更为开阔,比如名人名言、热点名人等等。另外,分析时能体现思辨意识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