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Ⅹa因子活性监测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精准抗凝的研究

来源 :中国实验诊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rminor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提供精准抗凝的监测手段,避免抗凝不足带来的透析器及管路凝血,血栓形成风险以及抗凝过量引起的出血事件.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血液透析室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共计80例,根据患者抗Ⅹa因子活性分为3组:A组为抗因子Ⅹa活性<0.4 IU/ml,B组为0.4 IU/ml≤抗因子Ⅹa活性<1.0 IU/ml,C组为抗因子Ⅹa活性≥1.0 IU/ml.记录是否因透析器凝血而不能完成预定治疗时间.观察透析器、管路凝血情况.检测比较各组患者血红蛋白、血小板、血浆白蛋白、血清钙、磷、PTH、透析充分性指标.结果 A组患者治疗结束24 h内出血发生例数为8例,发生率为16%,透析器等级≥Ⅱ级例数8例,发生率16%,B组患者治疗结束24 h内出血发生例数为8例,发生率为16%,透析器等级≥Ⅱ级例数8例,发生率16%,C组患者治疗结束24 h内出血发生例数为8例,发生率为16%,透析器等级≥Ⅱ级例数8例,发生率16%,(P<0.05).A组患者透析充分性达标(KT/V值≥1.2)例数10例,B组患者透析充分性达标例数10例,C组患者透析充分性达标例数10例,(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抗Ⅹa因子活性在0.4 IU/ml-1.0 IU/ml范围之间安全有效,且能保证透析充分性.血液透析中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抗凝的患者可以通过监测抗Ⅹa因子活性达到精准抗凝.
其他文献
包装材料设计虚拟仿真实验的教学目标是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以解决传统包装设计特别是关于包装材料设计的教学中“重创意、轻校检”的问题.教师通过与合作企业光辉城市共同建设的MRS系统打造包装材料虚拟试验平台,借助于网络对整个实验教学过程进行管理、辅导和监控,学生则通过网络平台自主地接受教师的辅导完成实验.作为一个开放性教学系统,包装材料设计虚拟实验是对传统教学内容、形式的深化与拓展,学生得以通过实验的方式直接面对和解决造型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助于以问题为导向的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师生更好解决包装
本文主要讲述设计师通过哲学的方式设计出一部满足人类需求,符合设计对象要求并达到视觉与触觉及其他感官融合享受的三维游戏,其中包括角色设计、场景设计、模型建造、动画设置、游戏机制等.最后,阐述交互设计理念在游戏设计中以及对三维游戏设计师的深远影响.
高职院校近年来强调地方文化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课程体现地方特有文化,本文重点对视觉传达设计与制作专业“包装设计”课程中的无锡地方文化元素的实现路径进行分析研究,运用转译手法从作业内容与无锡当地文化元素衔接等方面进行探讨.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元素,打造出具有无锡地方文化特色的包装设计作品.
作为非流通意义上的货币,钱币作为器物学研究对象,不仅能够直接反映人类的经济史发展过程,也可以折射出经济史背后的政治史发展过程;而钱文作为钱面上的文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钱文还能够直观地反映出钱文背后国家权力信用体系的发展历程.通过梳理秦半两、汉五铢的重量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和通宝体系的建立,即钱币的信用体系从重量的挂钩到脱钩这一过程,可以探究国家信用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作用.
笔者以四川民族学院美术学院的“藏族装饰艺术”课程为例,通过笔者对这门课程多年的授课经验及对课程相关任课教师和学生的走访调研,从课程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与形式、教学资源、师资力量、教学效果等方面分析该课程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针对这些问题探究在教学中有哪些科学可行的策略与方法,以求能有效提高该门课程的授课技能,从而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使课程得到有效的发展,并借此发扬藏族装饰这一地域传统艺术.同时,也为完善与建设好“藏族装饰艺术”课程,为以后相关课程教学与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目的 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患者临床症状与生化指标的关系及相互影响.方法 2018年7月-2019年6月,对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健康管理科1241例HHCY患者和1241例非HHCY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比较两组对象同型半胱胺酸(Homocysteine,Hcy)、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尿酸(Uric acid,UA)含量的统计学差异.将1241例HHCY患者根据症状严重
实训课程是景观设计教学体系中的核心实践环节,在数字化景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字技术介入景观实训课程成为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对景观设计实训课程的环境构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数字化实训课程建设的新思路,为艺术类景观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作出有益、积极的尝试.
尿酸是嘌呤核苷酸在人体代谢的终产物,主要经由肾脏排泄,任何原因引起的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异常均可导致血尿酸(SUA)水平升高.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尿酸排泄减低可能出现高尿酸血症[1].有研究报道[2],血尿酸的水平与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与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报道不明确,本文旨在探讨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与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期刊
目的 探讨D二聚体、FDP、炎性因子联合检测在预测髋关节置换术后LDVT的价值.方法 将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90例股骨颈骨折并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术后7 d有无血栓生成血栓组(25例)及无血栓组(65例),并将同期30例健康体检人员设置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双下肢周径差、外周血D二聚体、FDP、CRP、IL-6、IL-8水平变化,并利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各指标与大小腿围的相关性.结果 (1)术前三组患者双下肢周径差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 d,血栓组患者患肢与健侧
维生素E是主要脂溶性维生素之一,是体内最重要的脂溶性抗氧化剂,还参与了多种基因的表达调控[1].维生素 E 摄入过多或过少都可导致疾病的发生[2-5].妊娠期女性体内代谢与正常人较大差异[6],对营养的需求量大于常人,营养补充不足会直接影响到胎儿的发育[7].了解妊娠期女性血清维生素E水平对孕妇自身健康及胎儿正常发育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对于孕期维生素 E水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三个阶段[8-10],缺少更详细孕期血清维生素 E 水平的资料.本研究以每4周为一孕期,观察不同孕期健康女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