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哲学:经济学视阈中的政治诉求——关于马克思哲学解读的一个视角

来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yuqing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哲学从“解释”的围城中出走,在于哲学自身的消解,马克思在哲学的消解中改变了哲学的“解释”性身份,将哲学依哲学自身的自言自语(依据逻辑的先在性构造的逻辑解释框架进行“是什么”的说明)转变成哲学依经济学的话语表达其哲学的政治诉求。沿着经济与政治的通道,哲学走进了历史。本文认为,马克思哲学并不是一个如以往的哲学谋划那样,试图建构一个人们可以设想得到的合逻辑的哲学大厦,而是消解了哲学的“解释”性,让哲学这个空中楼阁建立在坚实的大地上,从而让哲学走进了“历史”,成为“历史”的哲学。这种“历史”的哲学就是在经济学视阈
其他文献
我国房地产业作为一个地域性很强的行业,几年前就实行了对外开放,早已领先于国家加入WTO的步伐.近几年,三资及港澳台房地产开发企业已占我国房地产企业总数的20%左右,但其中
以德治国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任何形式的道德生活,都是在特定的文化形态中实现的,因此有"文以载道"之说.实施"以德治国",就必须把"以文化人"作为切入点,以使"德治"方略
11月2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小企业发展国际论坛上,镇江再次成为与会中外代表的关注热点:市委书记张卫国携带的印刷精美的演讲报告,在论坛开幕前就被索取一空;《镇江中小企业改革
中亚地区的稳定、发展、繁荣是中国和中亚国家共同追求的目标。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国与中亚各国的共同利益和合作的切合点逐渐增多,双方睦邻友好关系正面临着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