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施氮调节碳氮比对土壤无机氮、酶活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来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guiyu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秸秆的质量,特别是C/N是影响秸秆分解速率和养分释放的重要因素。在秸秆还田条件下,如何科学合理地施用氮肥是秸秆利用和优化施肥研究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以秸秆还田施入碳氮的C/N为切入点,于2012—2013年通过田间试验(设秸秆不还田不施肥、秸秆还田不施氮、秸秆还田施用无机氮肥调节C/N为10∶1、16∶1和25∶1以及秸秆还田施用有机氮肥调节C/N为25∶1处理),研究秸秆还田不同氮输入对小麦-玉米轮作田土壤无机氮、土壤微生物量氮、酶活性以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C/N为25∶1下,施用有机氮肥和无机氮肥对土壤无机氮含量无显著影响;在施用无机氮肥的情况下,C/N越低土壤无机氮含量越高。2)秸秆还田施氮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但是各秸秆还田施氮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秸秆还田不同施氮处理对脲酶活性无显著影响;秸秆还田施氮提高了FDA水解酶活性,并随C/N降低呈升高趋势,施用无机氮肥的效果强于施用有机氮肥的。3)秸秆还田施用无机氮肥显著提高了小麦和玉米地上部生物量,施用无机氮肥调节C/N为10∶1和16∶1相比于C/N为25∶1提高了小麦和玉米的苗期和成熟期地上部生物量;施用有机氮肥调节C/N为25∶1相比秸秆还田不施氮对地上部生物量无显著影响。秸秆还田施用无机氮肥提高了作物产量,施用无机氮肥调节C/N为16∶1产量最高,而施用有机氮肥调节C/N为25∶1有降低作物产量的趋势。综合以上结果来看,施用无机氮肥调节C/N为16∶1较为合理。
其他文献
同普通本科高校相比,应用型本科高校更注重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此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势在必行。《班主任与德育论》课程作为小学教育专业的
本文介绍了电能计量装置远程自动检测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系统由电压测量切换模块、电流测量切换模块、脉冲测量切换模块、被校电能表RS-485通讯切换模块、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
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的价值和意义不仅体现在文学主题的女权表现上、文学形式的艺术突破和创新上,它同时还体现在对传统性别文化的解构与建构、批判与重建上。在中国当代女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原发性肾病肾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原发性肾病患者为观察组,按照肾功能分成3组:即尿毒症组24例、
目的观察分枝杆菌菌苗在初治菌阳肺结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86例初治涂阳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分别利用2HRZE/4HR化疗方案加母牛分枝杆菌治疗。主要观察临
针对我国目前钻井工程作业现场工况,研制了一种便携式通讯装置。该通讯装置采用单工调频超短波通话对讲,工作频率有30MHz、100 MHz、138MHz三种,通讯距离可达1km。该装置体积小、携带方便,不仅用于油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至今,企业财务舞弊现象仍呈现高增长趋势,财务舞弊不仅使公司的名声受损,更是严重的干扰了资本市场的秩序,侵害广大投资者的利益。近年部分公司借着资产重组
我国是世界上柿子栽培面积和产量最多的国家,其中90%以上为涩柿,脱涩后方可食用。柿子营养丰富,含大量的糖类和多种微量元素,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都证实其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
中国的现代建筑起步在第一批建筑学学生学成归国之后,这个时候面临着与传统建筑的断代,社会环境和政治话语也较强势。本文从建筑竞赛入手,分析几位名家的风格,并讨论建筑教育
面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需求,高职院校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势在必行。本文以创新创业教育意义和内涵为根本出发点,结合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实际情况,从增强创新创业意识、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