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weiwei_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喜欢读书。
  受家庭的影响,儿时便在墨香浮动的书页间徜徉,滋养了我沉静的性格,养成了热爱阅读的习惯,尤其喜欢名家大作。每一本广为传诵的经典,都具有超越时空和民族的力量。翻开一页散发书香的纸张,看着作家的智慧随着墨迹在纸上徐徐化开,浮躁的心灵便跟着沉静下来。耳濡目染的中华文化使我们对于华夏大地具有强烈的归属感,而文学最能引发这种温暖的情感。畅游书海,思想的脚步无拘无束,理想的天空广阔无垠。时而小作,只为一抒心中的声音。
  读一本书,就是走进一个广阔的文化世界。书籍向我打开了通向多元世界的窗口,领略外部世界的精彩。文化的神秘之处,在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文明创造发展的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就像不同的植物枝蔓一样肆意生长,直到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各个体系自成一派,代表着本民族的文化传承和道德信仰,却又有着共同的普世文化和人文观念。古代希腊、古代印度、古代埃及……,每一种流传至今并形成体系的文明,都具有古老而神秘的力量,引发人们强烈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
  读一本书,就是与一个哲人对话。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个高尚的人对话。”浪漫主义的李白讴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祖国壮丽河山,现实主义的杜甫以“安得广夏千万家,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的悲悯情怀为后人称颂;巴尔扎克写就漆黑的现实和麻木冷漠的市民,雨果就刻画光明的未来和那些勇敢而热情的人们。一部部优秀的作品,一个个智慧的先哲,跨越时空与我相会于随时随刻。
  读一本书,就是一段美好的旅程。作为学生,也许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旅行。可从书籍中,我领会了北京的威严庄正、上海的繁华摩登、香港的自由敬业、苏杭的清新秀丽、东北的豪爽洒脱、内蒙的青翠连天,也见识了美国的不拘一格、日本的平静舒适、韩国的春暖花香、泰国的热情活力、马尔代夫的碧绿清透。
  我的文化启蒙来自于父亲送我的生日礼物——德国语言学家格林兄弟的《格林童话集》,《白雪公主》、《小红帽》、《灰姑娘》陪我度過了快乐的童年。《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经典巨著见证了一个总角小儿的蜕变。就此爱上读书,爱上文化,爱上文化背后隐藏的伟大作家、伟大民族。
  从某种意义上,我们伟大的祖国也是一本精彩纷呈的鸿篇巨著呀。这本多达13亿页的大书包罗万象,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一张薄薄的一张。我们每个人都是这篇巨著的作者,用自己的汗水和心血谱就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华丽乐章。你,我,他,都是唯一而不可或缺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事实上,正是我们这些风格迥异而又绚烂多彩的作品,共同铸就了中国这本世界上最厚的书,也同时让中国这本书因内容形式的丰富多彩成为世界这个图书馆中最有价值的珍品之一。
  尽管每页书的作者不同,内容不同,讲述的故事也不同。或写实随意,或气势磅礴,或浓墨重彩。有的画卷体现了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螺丝钉精神;有的画卷展现守卫祖国边疆的飒爽英姿;有的画卷谱写了自己潜心科研为祖国科技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探索历程;有的画卷渲染了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风采。
  但所有的画卷,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一脉相承,贯穿始终。
  这个主题,就是“中国魂”。
  一本书,如果没有了主题,没有了中心思想,那再华丽的篇章也不过是无意义的文字堆砌;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了民族魂,那注定是一个外强中干的纸老虎。只要有了“中国魂”,中国这部大书,必定写就最华章。
其他文献
学位
我大概就是这样的人,一个喜欢去通过自己的狭窄知识观察他人的人。我大致上同意《论帽子哲学》中的“我们全都主观地看待一切,从不客观;我们只看见我们所能看见的东西,而明摆在眼前的东西并不一定都能看见”,但对于作者加德纳在文中提到的其它大多观点,我持保留意见。  首先,若能很容易地了解到他人的內在,大概就不会出现“用自己的皮尺来丈量我们的邻人的高低,应用自己的独特算术来计算他们的身价”,更不会出现这篇文章
期刊
该文研究并指明人因失误已经成为信息时代人机系统主要的事故源之一,并且在人因失误导致事故的过程分析和人因失误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因失误的管理对策.第一部分,人因
随着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以及城市更新改造的不断深入,城市拆迁安置及城市中低收入人口的住房问题面临着严峻考验。为了解决该群体的住房问题,南京市政府提出了建设保障房的战略举
江南,一个让人听了就柔肠百转的词,在中国历史上承载了太多本不该它承载的东西,在文人墨客的眼中,这是一个流连忘返的温柔乡,在北境蛮夷看来,这是一块富的能攥出黄金的宝库,江南,太令人心驰神往了。  这里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风景画面,又是“吴娃双舞醉芙蓉”的隽永风情,还是“暮霭沉沉楚天阔”的凄婉与悲凉。有多少人在这里沉醉流连,消磨了意志,但是,江南的血脉,是永不磨灭的。  东晋以来,江
期刊
艳光的《清平调》发表于2017年6月号《当代》,文章描写了都市女性俞晴的生活片段,在这个中篇小说当中侧写了这个时代的女性,面对感情,面对事业,面对亲友,鲜活;然而,在作者的笔下,女性并未脱离男权话语,对时代女性的描述,在刻意描绘俞晴个性与不同,自尊与卓越的同时,她也注定无法脱离男权与父权的社会现实。  文中的女性俞晴,是在纽约取得名校文凭的女性,凭借家里的关系,在外资支付系统任总经理助理,故事的开
期刊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民营科技企业的融资和发
全文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为引言,阐述了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企业风险投资领域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其余八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理论探讨,包括第2、3
网络计划技术在项目计划与控制方面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管理工具,对于实际项目,施工网络计划中存在种种不确定因素,采用传统的网络计划技术对其进行分析计算会存在很多局限性,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