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乡村”的婺源县,有一所小学在此怡然静卧——她就是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秋口中心小学。学校文风鼎盛,风景优美,面积为19596平方米,现有教学班级19个,在校教职工51人,学生905人。学校设施齐全,环境幽雅,浓阴匝地,丹桂飘香,是孩子们学习和生活的乐园。学校确立了“修身、明理、乐学、善思”的校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倡导培养“有素质、有道德、学习型、智慧型”人才的育人理念。
百年树人——德为基
偏远的秋口中心小学,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留守儿童几乎占到一半。为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始终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积极营造养成好习惯的育人氛围,校园内打造养成教育文化长廊,教室里统一布置了“一条班训、两句标语、三幅栏目、四项守则”的教室文化。在具体行为上从每周一的国旗下的讲话,每周班会课上的思想教育,到每天做一件好事,每周为父母完成一项家务,学生在一点一滴的日常行为中潜移默化地养成好习惯,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少年。
学校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通过实施“活动教育法”“环境熏陶法”“榜样示范法”“5 2不放假法”“爱心感染法”等系统工程,把德育教育融入到学校的教学、管理之中,融入学生的生活、学习之中。学校积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和校园人文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乐思好学——智为柱
围绕“建花园学校,构和谐校园,求高质教学,创特色学校”的总目标,学校制订了涵盖教育、教学、财务、教师、学生、后勤、安全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学校高度重视民主化、人性化管理,对学校章程、用人制度、分配制度、考核奖惩方案等重大决策,事先广泛征求教师意见,经过教代会表决通过后执行。加强校务公开,接受全体师生和社会的监督。领导班子以身作则,带头垂范,各司其职,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开通“爱心校车”,接送家住县城的教师;改进食堂工作,改善师生伙食,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甘愿奉献,各尽其能”的教师精神、“教研统一,严谨务实”的教风和“健康向上,和谐幸福”的校风已成为校园主旋律。
学校始终围绕“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理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学期初,教导处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制定学科教学计划,细化“备、讲、辅、批、考、思”的基本要求。实行“日检月报周反馈”,检查结果记入教师档案,与综合评估、教师绩效考核挂钩。建立了学科教研、集体备课、家校联系、推门听课等配套管理制度。教学常规的常态化、精细化管理,促使广大教师“教到老、学到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2010年以来,秋口小学在全县教育过程评估和教学质量抽测中,年年名列前茅。英语成绩更是遥遥领先,连续六年被评为县、市“先进学校”。2013年,还被评为县“教科研先进单位”“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并先后获得上饶市“农村素质教育示范学校”,江西省“十大人民满意学校”的荣誉称号。
素质教育——艺为彩
近年来,学校提出了“多彩教育”,开启第二课堂,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受到艺术教育的熏染,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合格 特长”学生,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打造“规范 特色”学校。秋口小学作为一所农村小学,软硬件设施都比较薄弱,针对这一情况,学校从各种途径筹集资金,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修建了低架篮球场、羽毛球场、门球场;添置了乒乓球桌、各类体育器具;建立了微机室、实验室、放映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安装了“班班通”教学资源设备;拥有图书室3间,藏书总量14593册。目前一座投资200余万元的标准化小学田径运动场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中……努力让农村孩子享受到与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是每一位秋小人的奋斗目标。顺势而为,学校还开展了“书香校园”“传承经典国学”“书法进校园”“傩舞进课堂”等活动,与时代同步,与经典同行,打造独具特色的经典校园文化。
如今,学校特色教育全面开花,素质教育硕果累累。学校各项目代表队在参加省、市、县体育、艺术等各类竞赛中连年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优异成绩。如: 2013年,在第三届全省青少年才艺电视大赛中,舞蹈《父亲》荣获一等奖。同年,选送的微电影傩舞《开天辟地》和舞蹈《流动娃》再次荣获综合类节目铜奖;特色教育“传承傩舞文化”开展得有声有色,制作成微型电影获国家级铜奖;2013年,女子门球队应邀参加第五届全国少儿门球大赛,开创全省之先河;2014年12月学校男、女羽毛球队分别荣获2014年全县中小学生羽毛球比赛女子团体冠军、男子团体亚军;学校男子、女子篮球队分别连续四年荣获全县中小学生篮球赛团体一等奖;学校男子乒乓球队荣获2015年小学生市级团体冠军。学校2015年教育教学质量、学校过程管理评价分获全县第一。
“办人民满意学校,建孩子梦想乐园,筑老师幸福家园”是秋小人共同的梦想,全校教师正不懈努力,成就每一个孩子的梦想,让秋口小学成为每一个人梦想的起航码头。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秋口中心小学)
百年树人——德为基
偏远的秋口中心小学,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留守儿童几乎占到一半。为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始终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积极营造养成好习惯的育人氛围,校园内打造养成教育文化长廊,教室里统一布置了“一条班训、两句标语、三幅栏目、四项守则”的教室文化。在具体行为上从每周一的国旗下的讲话,每周班会课上的思想教育,到每天做一件好事,每周为父母完成一项家务,学生在一点一滴的日常行为中潜移默化地养成好习惯,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少年。
学校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通过实施“活动教育法”“环境熏陶法”“榜样示范法”“5 2不放假法”“爱心感染法”等系统工程,把德育教育融入到学校的教学、管理之中,融入学生的生活、学习之中。学校积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和校园人文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乐思好学——智为柱
围绕“建花园学校,构和谐校园,求高质教学,创特色学校”的总目标,学校制订了涵盖教育、教学、财务、教师、学生、后勤、安全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学校高度重视民主化、人性化管理,对学校章程、用人制度、分配制度、考核奖惩方案等重大决策,事先广泛征求教师意见,经过教代会表决通过后执行。加强校务公开,接受全体师生和社会的监督。领导班子以身作则,带头垂范,各司其职,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开通“爱心校车”,接送家住县城的教师;改进食堂工作,改善师生伙食,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甘愿奉献,各尽其能”的教师精神、“教研统一,严谨务实”的教风和“健康向上,和谐幸福”的校风已成为校园主旋律。
学校始终围绕“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理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学期初,教导处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制定学科教学计划,细化“备、讲、辅、批、考、思”的基本要求。实行“日检月报周反馈”,检查结果记入教师档案,与综合评估、教师绩效考核挂钩。建立了学科教研、集体备课、家校联系、推门听课等配套管理制度。教学常规的常态化、精细化管理,促使广大教师“教到老、学到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2010年以来,秋口小学在全县教育过程评估和教学质量抽测中,年年名列前茅。英语成绩更是遥遥领先,连续六年被评为县、市“先进学校”。2013年,还被评为县“教科研先进单位”“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并先后获得上饶市“农村素质教育示范学校”,江西省“十大人民满意学校”的荣誉称号。
素质教育——艺为彩
近年来,学校提出了“多彩教育”,开启第二课堂,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受到艺术教育的熏染,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合格 特长”学生,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打造“规范 特色”学校。秋口小学作为一所农村小学,软硬件设施都比较薄弱,针对这一情况,学校从各种途径筹集资金,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修建了低架篮球场、羽毛球场、门球场;添置了乒乓球桌、各类体育器具;建立了微机室、实验室、放映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安装了“班班通”教学资源设备;拥有图书室3间,藏书总量14593册。目前一座投资200余万元的标准化小学田径运动场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中……努力让农村孩子享受到与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是每一位秋小人的奋斗目标。顺势而为,学校还开展了“书香校园”“传承经典国学”“书法进校园”“傩舞进课堂”等活动,与时代同步,与经典同行,打造独具特色的经典校园文化。
如今,学校特色教育全面开花,素质教育硕果累累。学校各项目代表队在参加省、市、县体育、艺术等各类竞赛中连年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优异成绩。如: 2013年,在第三届全省青少年才艺电视大赛中,舞蹈《父亲》荣获一等奖。同年,选送的微电影傩舞《开天辟地》和舞蹈《流动娃》再次荣获综合类节目铜奖;特色教育“传承傩舞文化”开展得有声有色,制作成微型电影获国家级铜奖;2013年,女子门球队应邀参加第五届全国少儿门球大赛,开创全省之先河;2014年12月学校男、女羽毛球队分别荣获2014年全县中小学生羽毛球比赛女子团体冠军、男子团体亚军;学校男子、女子篮球队分别连续四年荣获全县中小学生篮球赛团体一等奖;学校男子乒乓球队荣获2015年小学生市级团体冠军。学校2015年教育教学质量、学校过程管理评价分获全县第一。
“办人民满意学校,建孩子梦想乐园,筑老师幸福家园”是秋小人共同的梦想,全校教师正不懈努力,成就每一个孩子的梦想,让秋口小学成为每一个人梦想的起航码头。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秋口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