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列宁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

来源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_1984t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里的列宁东方社会发展理论,指列宁关于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理论,它是列宁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列宁东方社会发展理论的文献主要有:《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土地问题提纲初稿》《关于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基本任务的提纲》《关于国际形势和共产国际基本任务的报告》《民族和殖民地问题委员会的报告》。上述文献产生于1920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期间。还有《论我国革命》《宁肯少些,但要好些》。这些文献是列宁在离开人世前夕通过口授的方式留下来的。
其他文献
历史虚无主义完全脱离人类社会发展实践的“自然历史过程”,需要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才能揭批其历史唯心主义实质。历史虚无主义视历史为一种无主体的偶然结果,呈现为一种遮蔽历史整体性的碎片化叙事。历史虚无主义以释放历史诠释权为名对正统权威的历史史实陈述发起挑战,最终陷入带有强烈唯我论色彩的彻底主观化的历史言说之中。历史虚无主义以一种强制的主观意识割断了人类世界过去—现在—未来的有机联系,必然会造成人在世俗化的自我放逐中迷失生活意义。只有从“现实的个人”及其物质生产实践出发,才能揭示人与历史的复杂关系,才能在现代性社
列宁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经常思考如何建设无产阶级政党的问题,形成关于党的建设的思想。这一思想,对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无产阶级政党产生深远影响。重温列宁关于党的建设的思想,对于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更加自觉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很有帮助。
近年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呈现出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更加趋向生活化、初步体现层次性、强调彰显时代性的特点,但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表现为各学段课程标准修订步调不一、课程目标设置的整体性和明确性尚需加强、教材编写机构的合力有待形成、教材内容重复的现象较为突出、教学方法的创新与衔接不够、教学评价方式亟待完善等。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从探索课程标准修订规律、建构课程目标体系、健全组织管理机构、统筹规划教材内容、创优教学方法,以及完善评价体系等路径着手。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列宁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创造性探索和卓越贡献,必将随着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彰显其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今天,马克思列宁主义仍然是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列宁领导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和广大人民夺取十月革命伟大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制度的伟大飞跃。今天,我们仍然处在由十月革命开创的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代。在进入21世纪第三个10年之际,在世界大变局与中国新时代相
今天我们共同纪念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列宁诞辰150周年,意义十分重大。结合教育工作,我谈三点体会。第一,回望历史,我们要始终不渝地铭记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和创新中的卓越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列宁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理论、运动到制度的跨越,在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发展历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列宁领导的
列宁一生留下了两部主要哲学著作,《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与《哲学笔记》,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作出了划时代的重大创新,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变成了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构成的一块整钢。作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在1844至1895年这50年间,首创新唯物论,并重点阐发了唯物史观,成为其两大发现之首,同时也留下了有待解决的时代课题与哲学问题。:1858年和1867年,集中精力力图完成《资本论》雄篇巨制的马克思,曾先后对恩格斯、狄慈根这两位哲学知音,表达了自己深藏多年的哲学宿愿:一旦
理论界对恩格斯思想的独创性、科学性认识不足,对恩格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贡献评价过低,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对恩格斯思想的深入研究不够、对恩格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多样化方式和逻辑路径缺少精细研究有关。恩格斯主要通过回答时代之问、填补理论空白、建构理论体系、规范命题范畴、深化基本理论、修正思想观点、推进理论武装、批判错误思潮等逻辑路径发展马克思主义,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的鲜明特征。
恩格斯是伟大的共产主义革命家,他从青少年时代就开始为工人阶级的解放事业奋斗。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和理论家,既是马克思的忠实友人,也是马克思毕生事业的合作者。他为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创立、完善与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恩格斯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毕生对机会主义和教条主义进行强有力的斗争和批判。恩格斯是一位品德高尚、虚怀若谷的伟大人物,他把社会主义活动家和社团组织为敬贺他70华诞的赞誉和荣光,作为荣誉的花环奉献在马克思的墓前。在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之际,要弘扬传承其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和坚定信仰。
一、历史充分证明了《帝国主义论》的科学性和价值性。《帝国主义论》,即《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是列宁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学术界普遍把1898年美国为争夺殖民地而发动的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西班牙之间的美西战争,作为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标志。《帝国主义论》写于1916年,距离美西战争仅仅过去18年,列宁能在《帝国主义论》中从经济分析入手对帝国主义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作出深刻分析,而且所得出的结论被两次世界大战所证实,其思想体现出的过人敏锐与深刻,令人惊叹。
恩格斯提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命题,其理论目标是要将体质人类学与社会文化人类学贯通起来,从近于自然科学的体质人类学出发,过渡到社会文化人类学领域,以一种贯通性的哲学人类学视野,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命题"人是对象性活动","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亦即人类世界在人与环境的交互创造中生成,提供更为深入和全面的论证,而这也就意味着这一命题本身同样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命题,从而对之既不能放弃,也不能只是作"阉割"式的维护,而必须加以全面的维护。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类学视野出发,借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