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高中体育教学的一个基本项目,乒乓球本身能够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应对能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是就目前来看,在高中乒乓球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实现因材施教,提升教学效果。本文对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乒乓球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关键词:分层教学;高中体育;乒乓球教学
分层教学,指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出发,将学生划分为数个不同层次的群体,在教学中区别对待,通过合理的分层策略以及相互作用,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分层教学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能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一、分层教学模式的优势和弊端
1.优势
分层教学本身具有自主选择的特点,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基础知识,选择相应的科目,方便其进行课程的合理安排,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同一层次的竞争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提升竞争意识。
2.弊端
分层教学需要对学生进行分层,而这个分层往往会以学生的成绩作为参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面临来自学校、家长以及自身的压力,出现畏惧心理。另外,分层教學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学生的两极分化,导致优生更优,学困生更差,甚至可能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
1.学生分层
以青阳中学体育教学为例,选择乒乓球模块的学生总数在30人左右,而学校一共有15张乒乓球桌。在初始教学阶段,体育教师应该做好学生的测试工作,依照其本身的能力,对其进行合理分层(高中低三个层次),然后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在相应的练习场地。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有利于教师针对学生进行分层辅导和因材施教,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同一层次的学生之间实现相互沟通和良性竞争,能够使学生切身感受到自己的点滴进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动学生共同进步。应该注意,学生的分层并非固定不变,应该依照其学习效果,适当改变其层次,使学生可以在最适宜的环境中成长。
2.目标分层
对于教学目标的分层,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基础能力和专业素质,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依照合理明确的目标,展开练习。以乒乓球练习为例,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应该从正确握拍学起,以正拍面进行颠球练习,不断提升控球能力;中间水平的学生则应该进行正拍面和反拍面的颠球练习,通过练习感悟不同拍面的击球触感,进一步强化控制能力;水平较高的学生则应该练习连续对墙击球。
3.练习分层
一般来讲,练习难度同样应该根据学生本身能力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能力越高,练习的难度越大。以正手攻球为例,水平较低的学生可以采用一发一攻,或者自抛自攻的方式练习;中间水平的学生可以采用一推一攻的方式练习并结合不同的角度,提升学生的进攻能力;高水平的学生则应该开展正手两点及三点的攻防练习,促进其技能水平的提高。任课教师应该认识到,分层练习并非将学生进行简单的分组,而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练习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具体需求,帮助学生克服薄弱环节,实现共同进步。
4.评价分层
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技能的掌握程度、学习目标以及练习难度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如果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显然有失公平。对此,应该重视评价分层,在制订评价标准的过程中,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从学生自身的初始水平、勤奋程度以及取得的进步等方面着手,通过定性与定量相互结合的方式,强调过程评价与目标评价的同时进行,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对于教师而言,在制订相应的评价标准时,需要强调评价的多元化,将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以及教师评价结合在一起,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考核评价标准。例如,在进行推挡球考核时,低水平学生只要完成一定次数的有效推挡,就算是合格;中间学生不仅要完成有效推挡,还必须明确落点的范围;高水平学生需要进一步对乒乓球的路线、落点、力度等进行控制。
总而言之,在高中乒乓球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模式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体育教师应该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从学生、目标、练习、内容和评价等方面,做好分层工作,以促进学生乒乓球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魏二伟.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才智,2014(30):121.
[2]刘帅成.浅谈高中体育乒乓球的分层教学[J].吉林教育,2015(14):59.
[3]杨军.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乒乓球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以钦州市第一中学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4(29):19-50.
关键词:分层教学;高中体育;乒乓球教学
分层教学,指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出发,将学生划分为数个不同层次的群体,在教学中区别对待,通过合理的分层策略以及相互作用,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分层教学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能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一、分层教学模式的优势和弊端
1.优势
分层教学本身具有自主选择的特点,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基础知识,选择相应的科目,方便其进行课程的合理安排,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同一层次的竞争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提升竞争意识。
2.弊端
分层教学需要对学生进行分层,而这个分层往往会以学生的成绩作为参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面临来自学校、家长以及自身的压力,出现畏惧心理。另外,分层教學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学生的两极分化,导致优生更优,学困生更差,甚至可能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
1.学生分层
以青阳中学体育教学为例,选择乒乓球模块的学生总数在30人左右,而学校一共有15张乒乓球桌。在初始教学阶段,体育教师应该做好学生的测试工作,依照其本身的能力,对其进行合理分层(高中低三个层次),然后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在相应的练习场地。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有利于教师针对学生进行分层辅导和因材施教,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同一层次的学生之间实现相互沟通和良性竞争,能够使学生切身感受到自己的点滴进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动学生共同进步。应该注意,学生的分层并非固定不变,应该依照其学习效果,适当改变其层次,使学生可以在最适宜的环境中成长。
2.目标分层
对于教学目标的分层,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基础能力和专业素质,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依照合理明确的目标,展开练习。以乒乓球练习为例,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应该从正确握拍学起,以正拍面进行颠球练习,不断提升控球能力;中间水平的学生则应该进行正拍面和反拍面的颠球练习,通过练习感悟不同拍面的击球触感,进一步强化控制能力;水平较高的学生则应该练习连续对墙击球。
3.练习分层
一般来讲,练习难度同样应该根据学生本身能力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能力越高,练习的难度越大。以正手攻球为例,水平较低的学生可以采用一发一攻,或者自抛自攻的方式练习;中间水平的学生可以采用一推一攻的方式练习并结合不同的角度,提升学生的进攻能力;高水平的学生则应该开展正手两点及三点的攻防练习,促进其技能水平的提高。任课教师应该认识到,分层练习并非将学生进行简单的分组,而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练习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具体需求,帮助学生克服薄弱环节,实现共同进步。
4.评价分层
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技能的掌握程度、学习目标以及练习难度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如果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显然有失公平。对此,应该重视评价分层,在制订评价标准的过程中,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从学生自身的初始水平、勤奋程度以及取得的进步等方面着手,通过定性与定量相互结合的方式,强调过程评价与目标评价的同时进行,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对于教师而言,在制订相应的评价标准时,需要强调评价的多元化,将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以及教师评价结合在一起,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考核评价标准。例如,在进行推挡球考核时,低水平学生只要完成一定次数的有效推挡,就算是合格;中间学生不仅要完成有效推挡,还必须明确落点的范围;高水平学生需要进一步对乒乓球的路线、落点、力度等进行控制。
总而言之,在高中乒乓球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模式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体育教师应该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从学生、目标、练习、内容和评价等方面,做好分层工作,以促进学生乒乓球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魏二伟.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才智,2014(30):121.
[2]刘帅成.浅谈高中体育乒乓球的分层教学[J].吉林教育,2015(14):59.
[3]杨军.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乒乓球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以钦州市第一中学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4(29):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