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职院校是我国目前职业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教学的许多方面未能体现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主要问题表现在:仍未能摆脱本科教学的影响,学科体系明确;理论与实际脱离,学生实践能力差;专用教材建设已有一定成果,但仍需大力改革;职业教育教学方法陈旧,无法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双师型教师队伍质量不够高,教学质量低下。总的来说,我国职业教育在完成规模扩张后,已经进入质量提高阶段。
为了有效促进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和职业竞争力,教育部在2006年发布了教学改革指导性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重点强调了明确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内容。目前,国际上最为先进的职业培训课程设计是由德国不来梅大学技术与教育研究所菲利克斯·劳耐尔原创的基于工作过程课程设计方法,此方法能有效的保证职业教育和就业后的工作岗位及工作要求达到一致。
一、基于工作过程方法的核心技术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核心是以项目为核心来开展组织教学。课程是教学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教学计划是课程方案的具体化,教学大纲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而教材则是课程内容的具体化。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则要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都必须以项目为核心,研究这些内容的方法也必须紧紧抓住各专业实际生产项目为核心,同时,所有的高职院校的教育也都必须抓住学生教育是为企业实际生产进行的职前培训,教育中所应用的所有项目必须是来自生产实际而进行优化的结果。
典型职业工作任务分析法(BAG)的核心内容是:“典型职业工作任务分析”和“实践专家研讨会”。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中,职业教育的内容和标准必须来源于企业的实际生产活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标准必须符合相关行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从而抛弃本科教育的学科系统性要求。
基于工作过程方法中从典型工作任务到职业教育课程的研究和实施方法的主要步骤为:根据“职业描述”和“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再结合“通用学习范围描述”确定“职业相关学习范围表述”,然后提炼出“学习领域表述”,最后形成“职业教育课程”。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的实施步骤
软件技术专业是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湖北省第四批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和武汉市重点建设专业,注重教学改革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和职业竞争力,自2006年底开始了新的一轮教学改革工作,改革指导思想为就业为导向,课程开发方法为基于工作过程方法,在过去的一年中,经过实践,已取得一定的进展和成果,教学计划更为优化合理,教学内容进一步贴近软件行业和企业实际生产,改革效果明显,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其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 确定人才培养标准
基于软件技术专业的职业教育最终目标是为企业培养合格的软件技术人才,项目组成员深入武汉市各软件企业进行调研。在实践专家研讨会活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通过自身工作的努力,完成了“实践专家研讨会”的活动要求,明定了近几年软件企业对程序开发人员的知识要求、技术标准和技能水平,在此基础上,对专业技能进行细分和整合,形成了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关键能力模块,并对所有模块设置了合理的、具有较好操作性的检测点,检测目标由学科知识为转变为职业岗位关键能力。软件开发专业方向学生关键能力模块及对应的技术检测点为:关键能力模块(阅读、分析程序能力,软件代码编写能力,程序调试与测试能力)、数据库应用及开发能力(SQL Server数据库程序设计能力、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能力、数据库管理与维护能力)、Web应用系统开发能力(WEB应用程序设计能力、WEB服务开发能力)、软件测试和产品发布能力(使用测试工具进行软件测试能力、软件开发单元测试能力、软件产品发布能力、软件文档写作能力)、外语应用和交流能力(运用英语阅读技术文档和基本沟通能力、运用日语阅读技术文档能力)。
2 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有了合理并可检测的人才培养目标后,教学计划的制定结果就成为人才培养目标是否能得以实现关键因素。
软件技术方向教学计划按照“职业专门技术”和“典型工作任务”两大部分设计,其中“职业专门技术”阶段又分成“体验技术”、“原理技术”和“经验技术”三个阶段。其中,认识职业作为前序教育体验课程,可以通过企业参观考察、报告或新技术讲座等各种形式实施。前三阶段的课程以专项软件开发技术的学习和训练为主,同时为第四阶段的典型工作任务完成做好技术准备。第一阶段主干课程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数据库原理及SQL Server、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阶段主干课程包括:JAVA初级程序设计、Oracle数据库安装与配置、网页制作语言基础;第三阶段主干课程包括:JAVA高级程序设计、数据库访问技术、WEB应用程序开发。而第四阶段的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各种软件项目开发实践活动组成,其中包括:个人网点建设、小型人事系统开发、教务管理系统开发、单元测试实践、J2EE电子商务系统开发等。
3 其他课程内容建设
教学计划的制定只是教学组织和实施的一部分,课程设计的其余部分依据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根据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应用典型职业工作任务分析法(BAG)实施。教学大纲、配套的项目导向型教材、案例教学方法的使用等成为教改研究活动的有机组成。
为了有效促进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和职业竞争力,教育部在2006年发布了教学改革指导性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重点强调了明确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内容。目前,国际上最为先进的职业培训课程设计是由德国不来梅大学技术与教育研究所菲利克斯·劳耐尔原创的基于工作过程课程设计方法,此方法能有效的保证职业教育和就业后的工作岗位及工作要求达到一致。
一、基于工作过程方法的核心技术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核心是以项目为核心来开展组织教学。课程是教学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教学计划是课程方案的具体化,教学大纲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而教材则是课程内容的具体化。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则要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都必须以项目为核心,研究这些内容的方法也必须紧紧抓住各专业实际生产项目为核心,同时,所有的高职院校的教育也都必须抓住学生教育是为企业实际生产进行的职前培训,教育中所应用的所有项目必须是来自生产实际而进行优化的结果。
典型职业工作任务分析法(BAG)的核心内容是:“典型职业工作任务分析”和“实践专家研讨会”。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中,职业教育的内容和标准必须来源于企业的实际生产活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标准必须符合相关行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从而抛弃本科教育的学科系统性要求。
基于工作过程方法中从典型工作任务到职业教育课程的研究和实施方法的主要步骤为:根据“职业描述”和“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再结合“通用学习范围描述”确定“职业相关学习范围表述”,然后提炼出“学习领域表述”,最后形成“职业教育课程”。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的实施步骤
软件技术专业是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湖北省第四批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和武汉市重点建设专业,注重教学改革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和职业竞争力,自2006年底开始了新的一轮教学改革工作,改革指导思想为就业为导向,课程开发方法为基于工作过程方法,在过去的一年中,经过实践,已取得一定的进展和成果,教学计划更为优化合理,教学内容进一步贴近软件行业和企业实际生产,改革效果明显,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其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 确定人才培养标准
基于软件技术专业的职业教育最终目标是为企业培养合格的软件技术人才,项目组成员深入武汉市各软件企业进行调研。在实践专家研讨会活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通过自身工作的努力,完成了“实践专家研讨会”的活动要求,明定了近几年软件企业对程序开发人员的知识要求、技术标准和技能水平,在此基础上,对专业技能进行细分和整合,形成了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关键能力模块,并对所有模块设置了合理的、具有较好操作性的检测点,检测目标由学科知识为转变为职业岗位关键能力。软件开发专业方向学生关键能力模块及对应的技术检测点为:关键能力模块(阅读、分析程序能力,软件代码编写能力,程序调试与测试能力)、数据库应用及开发能力(SQL Server数据库程序设计能力、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能力、数据库管理与维护能力)、Web应用系统开发能力(WEB应用程序设计能力、WEB服务开发能力)、软件测试和产品发布能力(使用测试工具进行软件测试能力、软件开发单元测试能力、软件产品发布能力、软件文档写作能力)、外语应用和交流能力(运用英语阅读技术文档和基本沟通能力、运用日语阅读技术文档能力)。
2 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有了合理并可检测的人才培养目标后,教学计划的制定结果就成为人才培养目标是否能得以实现关键因素。
软件技术方向教学计划按照“职业专门技术”和“典型工作任务”两大部分设计,其中“职业专门技术”阶段又分成“体验技术”、“原理技术”和“经验技术”三个阶段。其中,认识职业作为前序教育体验课程,可以通过企业参观考察、报告或新技术讲座等各种形式实施。前三阶段的课程以专项软件开发技术的学习和训练为主,同时为第四阶段的典型工作任务完成做好技术准备。第一阶段主干课程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数据库原理及SQL Server、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阶段主干课程包括:JAVA初级程序设计、Oracle数据库安装与配置、网页制作语言基础;第三阶段主干课程包括:JAVA高级程序设计、数据库访问技术、WEB应用程序开发。而第四阶段的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各种软件项目开发实践活动组成,其中包括:个人网点建设、小型人事系统开发、教务管理系统开发、单元测试实践、J2EE电子商务系统开发等。
3 其他课程内容建设
教学计划的制定只是教学组织和实施的一部分,课程设计的其余部分依据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根据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应用典型职业工作任务分析法(BAG)实施。教学大纲、配套的项目导向型教材、案例教学方法的使用等成为教改研究活动的有机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