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如今的我,也已成为培育祖国希望之花的耕耘者。
还记得1990年7月6日那天,我带着激动的心情到学校报到。一到学校,抬头一望,我的心里不禁一怔:这就是我梦中的理想王国吗?面对着不熟悉、条件艰苦的环境,面对着一张张陌生的脸孔,我的心不寒而栗,一次又一次地在心底反问:这就是我天天都在编织着的教师生活的五彩蓝图吗?这就是我要奉献青春的地方吗?一颗滚烫的心凉了一截。突然,耳边传来了一阵童稚声:“老师好!老师好!”听着一句句朴实的问候,望着一双双渴求的眼睛,我的心似乎又热了许多。是的,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学生需要我!幼小的心灵需要我用聪明的才智去启迪,干涸的小苗盼望着我用知识的琼浆去浇灌!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当一名好教师,当一名受人尊敬的好教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对“怎样做一名好教师”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十年树木,百年数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苦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十余年的教书生涯使我懂得:
首先,应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曾经有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她不幸在退休的前一个月患上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身不能坐,腰不能弯,上课时全靠双手支撑着整个身体。但她不退缩、不忧伤,凭着对人民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依然顽强地坚守在讲台上。学生看着她忍着剧痛、冒着冷汗在那儿讲课,都感动得落泪了。可她却深情地说:“我的知识是人民给的,我要珍惜这有限的时光,把知识献给人民。”就这样,她一直到领了“退休证”才去治病。
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再次,关爱每一位学生。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刚踏上讲台,由于经验不足,我努力使自己扮演好双重角色:一方面是学生,一方面是老师。作为学生,我虚心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热忱接受优秀青年教师的指导;作为老师,我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做他们的良师益友。今天,我仍很清楚地记得走上讲台的第一堂课。当课讲到一半的时候,前排的一个女同学突然吐了满地的脏物。顿时,班级秩序大乱,同学们一个个捂着鼻子,紧皱眉头往后躲。我没有责怪他们,说实在的,当时我也想吐。然而,我知道自己的身份不同了,作为教师,我毅然地拿着簸箕和扫把跑到开水房要了两个煤球,替那个学生扫去脏物。渐渐地,所有的同学都静了下来,有的同学悄悄地拿出了自己的手绢替她擦干净嘴角,有的同学也拿起了扫把……通过这件事,我感到了榜样的力量太重要了。老师的一举手,一投足,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孩子们是那么天真幼稚,而自制力却很差,一个好老师光有爱心还不够,还要有耐心。还记得思品课上,我刚要讲课,坐在第二组第一排的男女同学因为“三八线”问题吵了起来。我当时特别生气,可转念一想:得好好引导啊!于是,我便风趣地对同学们说:“快来看咱们班的摔跤比赛,看看到底谁能赢?”听了我的话,同学们都笑了,那两个同学的脸腾地一下红了起来。就这样,一句话,使教室里变成了其乐融融的世界。
与孩子们朝夕相处,我如坐春风。他们清脆的笑声犹在耳畔,他们的天真可爱时时感染着我,让我始终洋溢着青春的朝气,形成了活泼开朗的性格。秋风记得,冬雨也不曾忘记,在泥泞曲折的小路上,我同孩子们信步闲谈;在清澈见底的漓江边,我们折叠的小纸船共同漂流,驶向理想的彼岸……
史烟飘过,回看今朝。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我们必须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作为教师,我们的确失去了很多,没有显赫一时的地位,没有流芳百世的传奇,有的只是年复一年的默默耕耘。然而,我们的生命在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身上延续,我们的青春在一代又一代的少年身上闪光,这对于一个有限的生命来说,不正是焕发着无限的生机吗?
走一条光明、平坦的路,留下的只是一串浅浅的脚印;走一条艰辛、泥泞的路,留下的却是一串串深深的足迹。朋友们,让我们把我们的情,我们的爱,我们的一切,洒在这条艰辛的路上,浇灌出我们一生的幸福吧!
还记得1990年7月6日那天,我带着激动的心情到学校报到。一到学校,抬头一望,我的心里不禁一怔:这就是我梦中的理想王国吗?面对着不熟悉、条件艰苦的环境,面对着一张张陌生的脸孔,我的心不寒而栗,一次又一次地在心底反问:这就是我天天都在编织着的教师生活的五彩蓝图吗?这就是我要奉献青春的地方吗?一颗滚烫的心凉了一截。突然,耳边传来了一阵童稚声:“老师好!老师好!”听着一句句朴实的问候,望着一双双渴求的眼睛,我的心似乎又热了许多。是的,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学生需要我!幼小的心灵需要我用聪明的才智去启迪,干涸的小苗盼望着我用知识的琼浆去浇灌!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当一名好教师,当一名受人尊敬的好教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对“怎样做一名好教师”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十年树木,百年数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苦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十余年的教书生涯使我懂得:
首先,应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曾经有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她不幸在退休的前一个月患上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身不能坐,腰不能弯,上课时全靠双手支撑着整个身体。但她不退缩、不忧伤,凭着对人民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依然顽强地坚守在讲台上。学生看着她忍着剧痛、冒着冷汗在那儿讲课,都感动得落泪了。可她却深情地说:“我的知识是人民给的,我要珍惜这有限的时光,把知识献给人民。”就这样,她一直到领了“退休证”才去治病。
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再次,关爱每一位学生。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刚踏上讲台,由于经验不足,我努力使自己扮演好双重角色:一方面是学生,一方面是老师。作为学生,我虚心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热忱接受优秀青年教师的指导;作为老师,我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做他们的良师益友。今天,我仍很清楚地记得走上讲台的第一堂课。当课讲到一半的时候,前排的一个女同学突然吐了满地的脏物。顿时,班级秩序大乱,同学们一个个捂着鼻子,紧皱眉头往后躲。我没有责怪他们,说实在的,当时我也想吐。然而,我知道自己的身份不同了,作为教师,我毅然地拿着簸箕和扫把跑到开水房要了两个煤球,替那个学生扫去脏物。渐渐地,所有的同学都静了下来,有的同学悄悄地拿出了自己的手绢替她擦干净嘴角,有的同学也拿起了扫把……通过这件事,我感到了榜样的力量太重要了。老师的一举手,一投足,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孩子们是那么天真幼稚,而自制力却很差,一个好老师光有爱心还不够,还要有耐心。还记得思品课上,我刚要讲课,坐在第二组第一排的男女同学因为“三八线”问题吵了起来。我当时特别生气,可转念一想:得好好引导啊!于是,我便风趣地对同学们说:“快来看咱们班的摔跤比赛,看看到底谁能赢?”听了我的话,同学们都笑了,那两个同学的脸腾地一下红了起来。就这样,一句话,使教室里变成了其乐融融的世界。
与孩子们朝夕相处,我如坐春风。他们清脆的笑声犹在耳畔,他们的天真可爱时时感染着我,让我始终洋溢着青春的朝气,形成了活泼开朗的性格。秋风记得,冬雨也不曾忘记,在泥泞曲折的小路上,我同孩子们信步闲谈;在清澈见底的漓江边,我们折叠的小纸船共同漂流,驶向理想的彼岸……
史烟飘过,回看今朝。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我们必须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作为教师,我们的确失去了很多,没有显赫一时的地位,没有流芳百世的传奇,有的只是年复一年的默默耕耘。然而,我们的生命在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身上延续,我们的青春在一代又一代的少年身上闪光,这对于一个有限的生命来说,不正是焕发着无限的生机吗?
走一条光明、平坦的路,留下的只是一串浅浅的脚印;走一条艰辛、泥泞的路,留下的却是一串串深深的足迹。朋友们,让我们把我们的情,我们的爱,我们的一切,洒在这条艰辛的路上,浇灌出我们一生的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