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露天煤矿区土壤质量性状演变的研究

来源 :环境科学动态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nike880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取海州露天煤矿区采场、排矸场和排土场不同年限梯田层土样,对土壤性质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露天煤矿土壤属于偏碱性、缺氮磷、富钾土壤,矿区土壤动物种类少数量低,线虫数量随着土壤年限增加而增多;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土壤质量综合评价表明:露天采场土壤质量从底层梯田向顶层递增,排土场土壤质量由底层向顶层递减,是随着梯田年限增加而递增;排矸场土壤质量与梯田年限趋势不明显,主要由混排岩土的母质决定。
其他文献
2002年3月至2003年7月对珠江广州段七个采样点的浮游藻类种群组成进行调查,经鉴定统计共有浮游藻类574种,总个体数为224 485个,分别隶属于裸藻门、绿藻门、蓝藻门、硅藻门、
应用长白山针阔混交林2003-2005年空气温度和水汽压梯度观测资料,以4、7、10和1月分别代表春、夏、秋和冬季,分析不同季节典型晴天条件下林内气温、水汽压的垂直分布规律及其
说明文教学,不少老师出人意料的认为是最好上的,因为说明文这种文体的教学几乎都有固定的模式,只要记住文体知识,每篇文章就只需像套公式一样去套就是了。这种现象,都有悖于新课改的精神,结果都只会把学生培养成按程序执行任务的“机器人”,毫无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可言。作为一位教学一线的初中语文教师,我曾经最头痛的就是说明文教学,学生没有兴趣,老师也觉得无从下手,课堂枯燥无味,连自己都觉得汗颜。为此,我试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