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岭夏河—合作地区早子沟和加甘滩金矿床石英微量元素特征及意义

来源 :现代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200710081202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秦岭造山带发育有大量三叠纪的金矿床,早子沟和加甘滩金矿床是其中最典型的两个矿床,其金资源量分别为116 t和154 t,均为特大型金矿床.早子沟、加甘滩金矿床均位于夏河—合作区域性逆冲推覆断裂以南.早子沟赋矿地层为三叠统古浪堤组,赋矿岩石为泥质板岩、条带状硅质板岩及粉砂质板岩;加甘滩矿区出露地层为三叠统隆务河组,金矿体赋存于长石石英变砂岩夹粉砂质板岩岩性段内.加甘滩金矿床的研究程度相对较低,属中低温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早子沟金矿床研究程度较高,但是对它的成因仍有不同的认识.石英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能够提供成矿流体来源与演化的信息,通过对早子沟和加甘滩金矿床开展石英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探讨其成矿流体来源、成矿条件以及石英微量元素对金矿床形成的指示,为西秦岭造山带金矿床成因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早子沟和加甘滩金矿床不同类型矿石中石英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总体表现出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轻微亏损的特征,而且轻稀土元素与重稀土元素分馏程度高,重稀土元素内部分馏程度弱.早子沟金矿床成矿期热液石英中Rb与Li呈负相关,Rb与Cs呈正相关,而加甘滩金矿床热液石英中Rb与Li、Cs相关性不明显,表明早子沟金矿床石英中Li含量随流体含量的增加而减少,而Cs含量随流体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大多数样品具有Eu负异常和弱的Ce正异常,表明早子沟和加甘滩金矿床形成于还原环境,成矿温度较低.样品的(La/Yb)N较大,反映成矿深度相对较浅.石英的Y/Ho值分别为25.14~30.14和23.40~28.94,指示成矿流体与地壳关系密切.大多数石英样品的Th/La和Nb/La值小于1,在大陆地壳标准化图解中具有明显的Sc负异常,Cr、W、Pb和U正异常,表明成矿流体富Cl-,相对富集Cr、W、Pb和U等元素.结合大地构造背景分析,早子沟和加甘滩金矿形成于大陆边缘环境.
其他文献
西秦岭造山带发育了大量印支期钙碱性花岗岩,其中在甘肃合作地区以早印支期形成的为主,并伴有少量中酸性火山岩浆活动.合作地区火山岩主要分布在德乌鲁、扎油沟口一带,整体以安山质晶屑熔岩、安山质熔岩为主,并含英安斑岩、英安岩、火山角砾岩、晶屑岩屑凝灰岩、杏仁状安山岩的中酸性火山岩组合.德乌鲁安山质晶屑熔岩锆石U-Pb测年结果为(237.7±1.9)Ma,扎油沟口安山质熔岩锆石U-Pb测年结果为(234.8±2.1)Ma,限定了其喷发时代为晚三叠世早期.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该区火山岩属于富钾、高铝、高镁钙碱性系
依据四川省邻水县西部地区3447件表层土壤样品、59套水稻及其根系土样品和59套玉米及其根系土样品的数据资料,研究了土壤Se含量分布特征,建立了水稻、玉米籽实Se含量与其根系土元素含量的关系模型,进行了富Se农作物产地规划.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硒元素含量主要受其成土母质控制,碳质页岩、灰黑色玄武岩、深灰色灰岩成土母质分布区土壤Se平均含量较高,而侏罗系和三叠系地层区土壤Se平均含量较低;研究区水稻、玉米籽实富Se率分别为33.9%和98.3%,且重金属含量不超标,具备开发富硒农产品的潜力.农作物籽实S
不同成因类型的花岗岩组合,反映出不同的物源组成或迥异的岩浆演化过程.为了进一步探讨西秦岭造山带中生代花岗质侵入岩的成因、矿物结晶条件和地球动力学背景,选择西秦岭东部碌础坝岩体内的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以及系统的岩相学、矿物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碌础坝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的SiO2含量范围为59.65%~67.36%,A/CNK为0.82~1.04,K2 O/Na2 O=1.11~1.74,Mg#值为47~53,显示出准铝质-弱过铝质特征,属于高钾钙碱性
建设绿色矿山是新形势下保证矿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在恢复生态系统基础上实现自然、经济和社会系统共同发展的必然选择.早子沟金矿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第一个国家级绿色矿山.在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树立了绿色发展理念,在采矿、选矿、资源高效综合利用、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方面均进行了科技创新,确保了矿山开发、生态环境、地方群众的和谐统一,形成了具有开采方式科学化、生产工艺环保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矿山及社区环境生态化的高标准绿色矿山企业,可为区域绿色矿业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