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音乐修辞的话语解析

来源 :电影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f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以电影音乐的声音文本为研究对象,对此进行修辞规律的探索,侧重进行“声音语”的修辞原理、话语形态、辞格类型等方面的话语解析,重新回归到音乐实践活动的事件之中,为广义修辞理论开辟了全新的视角.修辞主体利用了某些音乐话语的造型功能,借助线性和聚合形态的声音话语及音乐辞格的设计产生修辞幻象,以隐喻达成某种特定的修辞目的.即用音乐制造幻觉来描绘现实世界,从而使修辞受体更直观地理解、认识和感受多维的现实世界.
其他文献
近年我写了许多关于我家族的诗,不说“家乡”是因为我不想以第三视角来看它,我喜欢以第一视角,即以第一现场的方式去看待问题,处理诗歌。可我过于笨拙,不但诗歌未尽如人意,甚至语言的门都未进入,因为很多人说语言即诗。我过于关注事、人和我们那个地方算不上美丽的小景。然而,我甚至连小景都不会刻画,总是人的事情控制着、牵引着我。我写诗基本上在写事情,即让渡事实诗意,许多诗都是事件或事实在引导我。  我内心觉得十
期刊
泰初有言:方言。  诗歌大多数时候都是一种方言中的方言:永远被少数人在使用中发明,不是为了最高虚构,而是源于基本存在。她的秘密藏在日常生活赋予她无处不在的粗粝和黯淡中。  词语脱离她所构成的诗句而存在。每个字看起来毫无想象力,但我们用她来想象和表达想象。  文学证明了想象力是一种万有引力。  诗不是思想,不贡献完整而清晰的认知。她顶多是在用一种不可能的方式讨论不可能,所以好诗每一次看起来都是那么恰
期刊
如何提高思政课的教育时效性和持久性是当前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必须选择面对的突出问题.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为例,针对其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情感认同的作用机制为基础,结合生动鲜活的典型教学案例,从“史论结合,赋予理论以生动性、趣味性,强化学生对政治理论的情感认同;强化师生互动,挖掘诱发共鸣的情感点,激发学生爱国精神和情感认同和采取多样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增强对课程时效性和持久性的情感认同”等三方面探讨了情感认同教育在《纲要》课程中的应用路径,以期能为当前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提供有益
《兼满汉语满洲套话清文启蒙》一书为清代流行的满语会话教材之一,此书用满文对汉字进行了标音,对研究清代北京话语音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其对音系统的最大特点为“不分尖团”,这一点与《清文鉴》等规范性文献的情况明显不同,正确反映出当时北京音的情况.但同时可以看出,此书的满汉对音系统遵从规范式的对音亦很多.我们由此可以肯定,编写此书的一个目的是供满语母语者学习汉语发音而使用,另一个目的是提出“用满文表示汉字音”的一种规范.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分级读物;词汇等级;句子难度;练习   [摘 要] 本文在详尽考察了近十五年来20套分级读物的基础上,选取其中4套(31册)读物作为考察对象,分别从读物的题材、体裁、词汇难度、句子的难度、读物的练习几个方面展开细致的调查,为汉语分级读物评价标准的建立提供基础性的研究和基础数据。   [中图分类号]H194;H1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174(2
威妥玛编著的北京口语教科书《问答篇》与《语言自迩集·谈论篇》存在由于改编而形成的互文关系.改编过程中增加了较多互动性话语成分,目的是为了构建现场效应、促进话语互动、凸显言者身份和叙述视角的互动性表达.其中的“有+量+名”结构、“瞧”类话语标记、言者显身以及叙事与评价交错的模式等受到传统话本小说叙事方式的影响.
牧斯,本名花海波,1971年生,江西袁州人,著有诗集《作品中的人》《泊可诗》。  柿子树  一个以前有墓的  陡坡上的柿子红了。  大而红。柿子树是怎么长起来的?  以前每年都会斫,  看它不顺眼就斫,故意斫。  柿子树在我们那完全没有地位,  就像我们,但我们觉得它更没有地位。  它每年都疯长,  跟黄荆、芦萁一样。  有时它们仨一起连斫。  柿子树的意义就是没有意义。  只比刀快,比谁的刀快,
期刊
近期全球电影尤其美国电影中无家可归者形象的增多,关系着家的想象在电影中的坍塌与重构.除了通过边缘人叙事进行再现和利用超级英雄模式收编外,电影中新增的一类车居流浪者值得特别关注.这种“以车为家”的新型空间作为流动的异托邦,颠覆和质询了与房地产、金融资本捆绑的家的概念,暗含着一场“不占有的革命”.而这种试图从现有社会法则中逃逸的生活方式,既是2007-2008年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也显影了当下全球资本主义的危机深度.
蒋浩,1971年生于重庆潼南。先后在成都、北京、海南和乌鲁木齐等地做过报刊编辑、记者、图书装帧设计、大学教师等工作。编辑《新诗》丛刊。著有随笔集《恐惧的断片》《似是而非》,诗集《修辞》《喜剧》《缘木求鱼》《唯物》《夏天》等6部。诗作被译成英、德、法、西、荷等多种文字。应邀参加过中国文学节(瑞士,2009),第37届英法诗歌节(巴黎,2014)。曾獲界限诗歌奖(2000)、倾向文学奖(2002)、诗
期刊
[关键词] 韩国学生;语篇指称;语言类型学;习得研究   [摘 要] 本文考察了韩国学生汉语语篇指称习得情况,并与汉语母语者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两类语料中,代词、省略和同形表达式的使用频次位居前三,同义词使用最少,统称词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而增多。韩国学生省略和代词偏误最多,初级阶段同形表达式使用最多,代词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而减少。母语者同义词、省略使用最多。基于语言共性分析了两类语料语篇指称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