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解答“陷阱”题

来源 :高中数理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hiahong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物理中的"陷阱"题与常规题不同,它具有较强的引诱力,较大的迷惑性,较好的隐蔽性,因而当考生遇到这种习题时,极易掉入"陷阱"而导致错误.本文将对如何解答这类问题做些分析,以期对考生有所启迪.
其他文献
久入职场者,不免有激情消失、创意不再、情绪低落、落落寡欢的状况出现.那时你是会抱怨如牛毛般吓跑你的朋友或者爱人.还是好好反省一下自己?其实新鲜感来自你对工作.生活的细微发
为了解决单纯采用正系统模型无法确保预估计值的准确性问题,以神经网络的内模控制预测系统为基础,对对象-正模型-逆系统进行逆变换,建立了输入可测而输出无法测量的预测系统,
对于某些三角函数问题,若能从构造角度去思考,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常用的构造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介绍轻量化295/80R22. 5无内胎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的设计。结构设计:外直径1 040 mm,断面宽291mm,行驶面宽度222. 4mm,行驶面弧高度9. 5mm,胎圈着合直径570. 5mm,胎圈着合宽
利用新的含微孔材料模型对塑性材料局部剪切失稳进行了分析.该含微孔材料模型扩充了孙毅的材料模型,其屈服面由膨胀和运动平移组合而成.对轴对称单向拉伸和平面应变拉伸两种
设点P1(x1,y1)、P2(x2,y2)和P(x,y),若P1P→=λPP2→(λ≠-1)则有x=(x1+λx2)/(1+λ),y=(y1+λy2)/(1+λ).显然点P在P1、P2的连线上,且当λ>0时,P在P1、P2之间;当λ<0时,P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