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W indows 10的新版本名为“Cloud”,却并不是顺次进化的产品,而是带着与ChromeOS作对头的气息—它不支持运行外部下载的传统Windows软件,仅支持微软官方下载的“通用软件”。这样看来,Windows自从发布以来,将第一次背离自己的道路,从一个纯粹的操作系统平台变成一个营利生态链。Win10 Cloud的出现,并非轻装瘦身,而是壮士断腕。
Win10“Cloud”,你哪位?
风声最初是从Win10某个版本的注册表里吹出来的—有人从代码中发现了一个名为“Cloud”的、十分面生的版本。本着“不放过一切蛛丝马迹”的八卦精神,自然有人去想方设法“吃螃蟹”。于是第一批试吃报告很快就在网上传开了,人们发现,这个挂着“Win10”名号的家伙貌似,略微,有点坑—一旦你试图启动Win32应用(就比如Visual Studio Code,微软自家开发的编辑器),系统会提示“你正在试图运行的应用并不是为该版本系统设计的”。
对于习惯了exe程序的用户来说,一个不能运行应用程序的操作系统,要你何用?
别急,Windows表示,虽然不支持运行本地Win32程序,(也没有内置OneDrive等服务),用用从应用商店下载的Unified Windows Platform应用却是毫无压力的。
或者不如说,这个版本的存在意义,本来就是要让你到应用商店去下载UWP通用应用。
转世重生?WinRT,是你吗?
“不支持Win32程序”、“应用商店”、“必须”、“只能”……一串关键字似曾相识,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起了曾经过眼云烟的WinRT。2012年,微软正式推出主打移动平台的Windows系统分支Windows RT,但由于仅支持ARM架构、无法运行 Win32程序,也并没有做到让大批用户跟从它的规则改变,随后基于WinRT的产品纷纷被合作伙伴放弃,最终在两年前寿终正寝(无法升级Win10)。
从某种意义上,说Win10 Cloud是WinRT的转世重生甚至“借尸还魂”都不算是误读,毕竟从微软目前摆出的架势来看,Win10 Cloud想要达成的目的(之一)恰恰是WinRT的未竟之志。但要是据此认为Win10 Cloud必将亦步亦趋地走上WinRT的老路,这又未免有点言之过早。—Win10 Cloud不同于WinRT的点,到底在哪里?
“有钱不赚王八蛋”,更何况对于微软来说,现实远非如此令人愉悦。根据IDC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第一季度Chromebook在美国市场的出货量大增,戴尔、惠普、宏碁和联想四家厂商共售出200万台Chromebook,首次超越苹果Mac设备。
这些数据只不过更加坐实了以下事实—基于谷歌Chrome OS的Chromebook笔记本近年来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特别是在教育市场,也有不少开发者选择它来做一些轻量级的项目。这主要归功于Chromebook的轻量级和廉价特性,而近期随着Chrome OS可以直接运行Android应用,推出Chromebook的厂商只会越来越多。
为了和Chrome OS抢低端市场,微软曾在3年前推出了“Windows with Bing”系统,但不到一年后又将免费政策限制到14英寸及以下设备。 收紧优惠政策是因为系统授权收入在不断下降、Chromebook威胁被夸大(即便以后有安卓应用加持)的威胁,推出Win10 Cloud也是同理。数据显示,2015年底Win10的市场份额为10%左右,到2016年底它的市场份额增加到了24.5% ,增幅超过14%。
在Win10形势大好的前提下,微软并没有选择继续加码,却在Win10 Cloud上投入了更多,也许也只反证了同一个答案—基于Chrome OS的Chromebook产品正来势汹汹。
Chromebook的崛起将会逐步蚕食低端Windows设备市场份额,对于那些Chromebook用户群来说,低价格和轻量化是核心的需求,而依赖通用应用的Win10 Cloud,卖点和优势也恰恰在这里。
与WinRT相比,目前的Win10 Cloud在Windows Store和Universal Windows Platform方面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对于消费者来说,不管是不是需要从Windows Store里下载,都希望自己的电脑能够运行Win32应用。
与WinRT不同的是,Win10 Cloud本质上和完整版Win10没有区别,因为它只是被微软封印了运行Win32程序的能力。微軟已经在Cloud中留下了付费升级Win10 Pro的渠道,这就是用意深远的明证。而且外媒消息人士表示,该版本可能会免费提供给OEM,以期明显降低Win10低端平板的成本,增强这类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若说这样的“细分”—包括功能的细分和商品定位的细分—有意义吗?当然是有的。不能运行传统Win32程序、但可以运行转制到商店的应用,更便于管理和部署,必要时也可以升级到完整版,这些特性适合教育、企业、政府机构的需求。而一台“基本功能足足够,其他选项不要有”的电脑,对于家有老人或者电脑技术半绝缘女友的人群来说,某种意义上也算是一个福音。
那个“Cloud”单词,也许并不意味着该系统将有云端驱动或者是基于云端,而是说鼓励开发者基于云端的软件,以节省设备存储空间,毕竟这种类型的PC都不会有太大的机身容量。
再一次,向开发者招手
在Win10 Cloud的免费提供、付费升级传言背后,依然是微软为构建自家生态圈的又一次努力。重点就在这里:它只能运行官方商店的应用。虽说现在Win10商店比原来丰富了太多,但Win32程序很多情况下仍然大势未去,用不了就很痛苦。而无论是付费升级到完整版,还是顺着提示引导去了商店购买UWP版应用,这两种情况微软(及其生态圈)都有钱赚。
微软从Win8时代就开始打造应用商店体系,一直到Win10版本,总体情况仍然不尽如人意。Windows在中国移动市场的“不给力”局面,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应用生态的死循环。去年8月份,微软一度对外宣称,“已经超过数千个Win10 通用应用可用,另外还有超过1000个集成Cortana语音交互的应用。迄今为止,消费者用户在浏览访问Windows商店方面已经花费750万小时。”对比苹果App Store的应用总数在2015年就超过了25000款,更重要的是,苹果App Store在2016年的营收达到了285亿美元(尽管iPhone和iPad平台贡献了绝大部分)。个中滋味,真是微软自知了。微软能做的就是搭建一个更好的应用分发渠道,建立起各方利益大体平衡的规则与环境。现在的国内互联网丛林中,开发者们其实单靠应用下载的收入微乎其微,开发商们更希望能够有一个良好的生态以聚拢足够的用户量。借助Win10 Cloud,微软有望进一步提升Windows应用商店的规模和质量, Win10希望自己比苹果的Mac OS X与iOS走得更远更彻底,摒弃iCloud的跨系统云共享,转而将高度开放且跨平台统一的操作系统呈献给用户。用户可以在win10不同的设备间零学习成本的转换,并且有海量的应用可选择,但是对于操作系统生态方面还是存在着隐患。也就是所谓的“一次编译,跨平台使用。”条件渐次摆上台面,不知渡尽劫波的开发者们是否还有足够的信心与热情,再搏一把Win10?
大一统的蓝图,可否变成现实?
曾经有人将Windows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困局概括为“船大调头难”。传统桌面功能太过于强大,触控的易用性差,两种操作逻辑不同的东西在一台机器上互别苗头各不相下,用户和软件商都不是一般地蛋疼。
应对越来越重的“历史包袱”,微软给出的解决方略是“大一统“。目前来看,微软的许多举动的确都是为此而设:
◆Win10的UI能够同时适配桌面和移动设备。此外据消息称,微软正在进行代号为“NEON”的Win10 UI改版计划,预计在今年年底发布的Win10 RS3中和世界见面。
◆Win10能够在X86和ARM平台上都运行完整的版本、兼容同样的软件。尽管这会让Wintel联盟出现裂痕,但时代变了,仅仅固守桌面平台已经不能适应移動互联网时代。如果一个操作系统在固守桌面的同时,还能够适配移动平台,其中意义不用细说—无论是苹果还是Google,都没有这样的OS。
◆Windows 10 Cloud免费授权。我们知道Android之所以得以占据移动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是因为Android是免费授权的OS,所有厂商都能用。Windows 10 Cloud同样在打这个心思,而且Windows 10 Cloud只能通过应用商店安装App,授权如同Android般免费的同时,生态又如同iOS版井然有序。
◆传统Win32软件可以比较轻易地转制成UWP App,这些App可以在桌面和移动平台运行。这相当于让桌面平台的Win生态给移动平台输血,用以支撑起Win10 Cloud的生态。
后话
这一切指向微软对于未来个人操作系统的构想—人们只需要一套系统,也只需要一部设备,这部设备和这套系统能够满足人们桌面平台和移动平台的需求—随身带着,变移动设备;插上显示器、鼠标等外设,化身桌面平台。听上去真的很美,只是微软面前的路也真的还很长,首先避免陷入“应用不够多不够便宜不够好?用户离开。用户少了?开发者离开”的死循环大概是第一要务吧!
Win10“Cloud”,你哪位?
风声最初是从Win10某个版本的注册表里吹出来的—有人从代码中发现了一个名为“Cloud”的、十分面生的版本。本着“不放过一切蛛丝马迹”的八卦精神,自然有人去想方设法“吃螃蟹”。于是第一批试吃报告很快就在网上传开了,人们发现,这个挂着“Win10”名号的家伙貌似,略微,有点坑—一旦你试图启动Win32应用(就比如Visual Studio Code,微软自家开发的编辑器),系统会提示“你正在试图运行的应用并不是为该版本系统设计的”。
对于习惯了exe程序的用户来说,一个不能运行应用程序的操作系统,要你何用?
别急,Windows表示,虽然不支持运行本地Win32程序,(也没有内置OneDrive等服务),用用从应用商店下载的Unified Windows Platform应用却是毫无压力的。
或者不如说,这个版本的存在意义,本来就是要让你到应用商店去下载UWP通用应用。
转世重生?WinRT,是你吗?
“不支持Win32程序”、“应用商店”、“必须”、“只能”……一串关键字似曾相识,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起了曾经过眼云烟的WinRT。2012年,微软正式推出主打移动平台的Windows系统分支Windows RT,但由于仅支持ARM架构、无法运行 Win32程序,也并没有做到让大批用户跟从它的规则改变,随后基于WinRT的产品纷纷被合作伙伴放弃,最终在两年前寿终正寝(无法升级Win10)。
从某种意义上,说Win10 Cloud是WinRT的转世重生甚至“借尸还魂”都不算是误读,毕竟从微软目前摆出的架势来看,Win10 Cloud想要达成的目的(之一)恰恰是WinRT的未竟之志。但要是据此认为Win10 Cloud必将亦步亦趋地走上WinRT的老路,这又未免有点言之过早。—Win10 Cloud不同于WinRT的点,到底在哪里?

“有钱不赚王八蛋”,更何况对于微软来说,现实远非如此令人愉悦。根据IDC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第一季度Chromebook在美国市场的出货量大增,戴尔、惠普、宏碁和联想四家厂商共售出200万台Chromebook,首次超越苹果Mac设备。
这些数据只不过更加坐实了以下事实—基于谷歌Chrome OS的Chromebook笔记本近年来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特别是在教育市场,也有不少开发者选择它来做一些轻量级的项目。这主要归功于Chromebook的轻量级和廉价特性,而近期随着Chrome OS可以直接运行Android应用,推出Chromebook的厂商只会越来越多。
为了和Chrome OS抢低端市场,微软曾在3年前推出了“Windows with Bing”系统,但不到一年后又将免费政策限制到14英寸及以下设备。 收紧优惠政策是因为系统授权收入在不断下降、Chromebook威胁被夸大(即便以后有安卓应用加持)的威胁,推出Win10 Cloud也是同理。数据显示,2015年底Win10的市场份额为10%左右,到2016年底它的市场份额增加到了24.5% ,增幅超过14%。
在Win10形势大好的前提下,微软并没有选择继续加码,却在Win10 Cloud上投入了更多,也许也只反证了同一个答案—基于Chrome OS的Chromebook产品正来势汹汹。
Chromebook的崛起将会逐步蚕食低端Windows设备市场份额,对于那些Chromebook用户群来说,低价格和轻量化是核心的需求,而依赖通用应用的Win10 Cloud,卖点和优势也恰恰在这里。
与WinRT相比,目前的Win10 Cloud在Windows Store和Universal Windows Platform方面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对于消费者来说,不管是不是需要从Windows Store里下载,都希望自己的电脑能够运行Win32应用。

与WinRT不同的是,Win10 Cloud本质上和完整版Win10没有区别,因为它只是被微软封印了运行Win32程序的能力。微軟已经在Cloud中留下了付费升级Win10 Pro的渠道,这就是用意深远的明证。而且外媒消息人士表示,该版本可能会免费提供给OEM,以期明显降低Win10低端平板的成本,增强这类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若说这样的“细分”—包括功能的细分和商品定位的细分—有意义吗?当然是有的。不能运行传统Win32程序、但可以运行转制到商店的应用,更便于管理和部署,必要时也可以升级到完整版,这些特性适合教育、企业、政府机构的需求。而一台“基本功能足足够,其他选项不要有”的电脑,对于家有老人或者电脑技术半绝缘女友的人群来说,某种意义上也算是一个福音。
那个“Cloud”单词,也许并不意味着该系统将有云端驱动或者是基于云端,而是说鼓励开发者基于云端的软件,以节省设备存储空间,毕竟这种类型的PC都不会有太大的机身容量。
再一次,向开发者招手

在Win10 Cloud的免费提供、付费升级传言背后,依然是微软为构建自家生态圈的又一次努力。重点就在这里:它只能运行官方商店的应用。虽说现在Win10商店比原来丰富了太多,但Win32程序很多情况下仍然大势未去,用不了就很痛苦。而无论是付费升级到完整版,还是顺着提示引导去了商店购买UWP版应用,这两种情况微软(及其生态圈)都有钱赚。
微软从Win8时代就开始打造应用商店体系,一直到Win10版本,总体情况仍然不尽如人意。Windows在中国移动市场的“不给力”局面,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应用生态的死循环。去年8月份,微软一度对外宣称,“已经超过数千个Win10 通用应用可用,另外还有超过1000个集成Cortana语音交互的应用。迄今为止,消费者用户在浏览访问Windows商店方面已经花费750万小时。”对比苹果App Store的应用总数在2015年就超过了25000款,更重要的是,苹果App Store在2016年的营收达到了285亿美元(尽管iPhone和iPad平台贡献了绝大部分)。个中滋味,真是微软自知了。微软能做的就是搭建一个更好的应用分发渠道,建立起各方利益大体平衡的规则与环境。现在的国内互联网丛林中,开发者们其实单靠应用下载的收入微乎其微,开发商们更希望能够有一个良好的生态以聚拢足够的用户量。借助Win10 Cloud,微软有望进一步提升Windows应用商店的规模和质量, Win10希望自己比苹果的Mac OS X与iOS走得更远更彻底,摒弃iCloud的跨系统云共享,转而将高度开放且跨平台统一的操作系统呈献给用户。用户可以在win10不同的设备间零学习成本的转换,并且有海量的应用可选择,但是对于操作系统生态方面还是存在着隐患。也就是所谓的“一次编译,跨平台使用。”条件渐次摆上台面,不知渡尽劫波的开发者们是否还有足够的信心与热情,再搏一把Win10?

大一统的蓝图,可否变成现实?
曾经有人将Windows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困局概括为“船大调头难”。传统桌面功能太过于强大,触控的易用性差,两种操作逻辑不同的东西在一台机器上互别苗头各不相下,用户和软件商都不是一般地蛋疼。
应对越来越重的“历史包袱”,微软给出的解决方略是“大一统“。目前来看,微软的许多举动的确都是为此而设:
◆Win10的UI能够同时适配桌面和移动设备。此外据消息称,微软正在进行代号为“NEON”的Win10 UI改版计划,预计在今年年底发布的Win10 RS3中和世界见面。
◆Win10能够在X86和ARM平台上都运行完整的版本、兼容同样的软件。尽管这会让Wintel联盟出现裂痕,但时代变了,仅仅固守桌面平台已经不能适应移動互联网时代。如果一个操作系统在固守桌面的同时,还能够适配移动平台,其中意义不用细说—无论是苹果还是Google,都没有这样的OS。
◆Windows 10 Cloud免费授权。我们知道Android之所以得以占据移动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是因为Android是免费授权的OS,所有厂商都能用。Windows 10 Cloud同样在打这个心思,而且Windows 10 Cloud只能通过应用商店安装App,授权如同Android般免费的同时,生态又如同iOS版井然有序。
◆传统Win32软件可以比较轻易地转制成UWP App,这些App可以在桌面和移动平台运行。这相当于让桌面平台的Win生态给移动平台输血,用以支撑起Win10 Cloud的生态。
后话
这一切指向微软对于未来个人操作系统的构想—人们只需要一套系统,也只需要一部设备,这部设备和这套系统能够满足人们桌面平台和移动平台的需求—随身带着,变移动设备;插上显示器、鼠标等外设,化身桌面平台。听上去真的很美,只是微软面前的路也真的还很长,首先避免陷入“应用不够多不够便宜不够好?用户离开。用户少了?开发者离开”的死循环大概是第一要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