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江湖·梦

来源 :中学生天地(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qua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3月5日,是2008浙江省十大新锐校园写手大赛正式开赛的第5天,大赛的网络参赛平台上又悄悄建起一座参赛的帖“楼”,楼主是嘉兴一中的学生。这本来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件事情,只是,当评委们陆续登陆这座帖“楼”评分以后,楼主蒋嘉骅同学的名号开始在评委老师间口耳相传。而这些评说的焦点,是他上传的作品——原创中篇武侠小说《乾坤》。
  《乾坤》主要讲述了在北宋年间,国家屡受侵扰的背景下,武林人士各为其主争夺轩辕夏禹剑,少侠薛天傲就在这种充满国难家仇的环境中经受磨炼,慢慢成长起来的故事。由于参赛作品只上传了前四章,许多关注比赛的人们都对接下来的情节充满期待。同时,大家也开始好奇,写出这部小说的蒋嘉骅同学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少年
  
  推开嘉兴一中教科室的门,一名身穿深色校服的少年被介绍到记者面前,只见他双手抱拳朝我轻轻一揖,宽宽的校服此刻与他的动作显得异常协调,真有那么点武侠造型的感觉。哈,看这架势,眼前的少年一定就是《乾坤》的作者蒋嘉骅同学了。
  说真的,要不是那一揖,记者还真的不太确定眼前这个面色白净、笑容可掬的男生就是“少侠薛天傲”的创造者。和自己创造的少年英侠一样,蒋嘉骅也“不过十六七岁光景”,像绝大多数的高三男生一样,剃了个好打理的平头,谈话间会习惯性地推一下自己的眼镜。
  “写《乾坤》酝酿了很久,真正动笔开始写的时候已经是高三了。”我们的谈话开门见山。什么?这部现在已经近八万字的小说从高三开始创作,蒋嘉骅难道没有来自学业、家长和老师方面的压力么?
  “说完全没有那是骗人的。我很清楚自己已经上高三了,家长和老师不可能放任我搞武侠小说的创作,所以一开始是搞‘地下工作’,我谁都没有告诉。直到前四章完成,我才给老师同学看,呵呵,‘孩子’都已经生出来了,他们也只能给它‘喂奶’了。” 蒋嘉骅说完狡黠地一笑。
  刚开始搞地下创作的时候,嘉骅每天尽量争取在课间和自修课把作业解决,腾出晚上在家做作业的时间来写作。可是,爸妈时不时要进他房间来表示关心,他只能和他们“斗智斗勇”。嘉骅形容那段日子“前有埋伏,后有追兵”,唯有“夜行突围”。
  “夜行突围”最顺利的时候,嘉骅一夜耗掉两支笔,洋洋洒洒2万字,“感觉那些情节和人物推啊挤啊地要从脑子里跳到纸上来”。相反,也有遇到阻滞的时候,比如小说里有那么多人物要出场,如何配合人物个性安排与众不同的出场方式,就让嘉骅急得常常躲进厕所缓解压力。这个让嘉骅自己也觉得搞笑的减压方式还真让他寻到不少灵感,什么先声夺人、一哄而上、以小见大,嘉骅变着花样把脑中的人物一一引见给了读者。
  《乾坤》人物顺利亮相,少侠薛天傲开始经历跌宕起伏的人生,其他人也都各司其职、兢兢业业“工作”。但蒋嘉骅却时不时地要绕回到他们身后,对这些人物的言行品评一番。看到前后矛盾之处,嘉骅会骂作者:“这怎么写的呀!”看到情节曲折精彩、人物语出惊人之处,嘉骅又会忍不住抚掌大叫:“好!”俨然忘了自己就是那个作者。
  蒋嘉骅,就是这样一个时时不忘“幽自己一默”的少年。
  
  江湖
  
  小学二年级就开始接触的金庸武侠,在嘉骅眼中是大气儒雅的;初二才慢慢接受的古龙武侠在他看来富有哲理又兼具悬疑推理。
  那么在他看来,《乾坤》又属于怎样的武侠风格呢?
  “《乾坤》是四不像啦!呵呵。”嘉骅挠了挠脑袋,笑着说,“一开始是要学金庸的笔调,到了出场人物越来越多的第二、三章,为了铺垫每个人物和后面的故事,文字风格越来越像‘啰嗦’的梁羽生,终于熬到多半人物已出场的第七、八章,我准备放手写先前铺设的某个悬念,所以感觉又向古龙靠拢了。”
  喜爱中国古代史的蒋嘉骅将自己的武侠故事植根于真实的历史。他说,这方面他的老校友金庸大师是他的老师:“《神雕侠侣》里军、民、侠共守襄阳一役,率军攻打襄阳的蒙古大汗蒙哥,历史上是确有其人的,也确实是在亲率大军进攻南宋的过程中死的。不过在小说中是被杨过运功射石,击中要穴而亡。我很喜欢这样的处理方式,所以在《乾坤》里也借用了一手,到第七、八章里,像范仲淹、狄青这些北宋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会相继出现。”
  在构思《乾坤》故事之初,嘉骅在报章杂志、电视和课堂上频繁接触到一个词——和谐。这个词引发了嘉骅的思考,他觉得“和谐”应该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最美好的境界,但他又怀疑这样一种绝对美好的境界是否真能实现。带着这样的思考,嘉骅开始创作《乾坤》,所以看过乾坤的读者会发现,在这个看似错综复杂的武侠故事里,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一直是那条隐形的主线。
  可以说,蒋嘉骅和他创造的主人公薛天傲一起在思考、探索这个“和谐”的命题,也在这不断的探索中一起成长。
  
  梦
  
  嘉骅告诉记者,整部小说预计会在第十五章终结,但由于现在他面临高考,所以只能暂时在第八章搁笔。
  “现在,我要把绝大部分的时间、精力奉献给高考,我不想给自己留下遗憾,我也不能让我笔下的大侠们看扁啊,哈哈。但我仍会在晚上临睡前想想我的小说,我发现这非常有利于睡眠,因为每次想着想着就不知不觉地睡着了,第二天起来又可以抖擞精神为高考冲刺。”
  现在的蒋嘉骅每天奋斗在高考复习的书山题海之中,在做他不太喜欢的数学习题时偶尔还是会犯懒,放假在家的时候会偷偷看自己热爱的足球比赛,有时会忍不住设想高考结束后的生活。像所有的高三学生一样,蒋嘉骅心里也有想要报考的学校,有朦胧而美好的人生规划。唯一与众不同的,可能就是他还有一个一半在脑中一半在纸上的江湖世界,还有一些关注、期待他这个江湖故事的人在等着他把那段名为“乾坤”的传奇娓娓道来。
其他文献
为什么妈妈不喜欢我  我想我不是个招人喜欢的女生,因为连我的母亲都讨厌我。这个星期来学校之前,我和妈妈因为一些小事又吵嘴了。我已经很克制,可眼泪还是不争气地流了下来,妈妈看到后居然说:“我求求你不要回来了好不好,每次回来都要让我不高兴。”她的话让我很伤心。  其实我每次回家都十分担心,怕和妈妈闹不愉快,可我担心的事一再发生。我尽量做得好一些,而妈妈对我似乎已经有了成见,哪怕我有一句抱怨,她都认为我
【摘 要】小古文的语言表达形式有独特的价值,教师要依托小古文教学,通过朗读、交流、创编等方式训练学生言语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小古文言语思维核心素养  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中,文言文是其中一朵灿 烂的仙葩。它文字简约,却寓理其中,意义深远;它语言 凝练,却不失形象生动。小古文就是篇幅短小的文言文, 经典的小古文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
1.班里竞选班干部,大家都很沉默,没有人主动上去作竞选演说,也没有人推荐,你会  A移凳子、翻书,发出各种声音,希望有人注意到你而推荐你。  B做第一个上去作竞选演说的人。  2.美术课上,班里向来很受欢迎的一个学生画了一幅很漂亮的画,得了高分。大家传阅着,你的画却只拿了一个及格分,当画传到你的手上,你会  A在上面胡乱画几笔,再传给别人。  B观察他的画好在哪里,希望自己下次能画得好一点。  3
女生宿舍的墙是白的,男生宿舍的墙是花的。   女生宿舍的地板是一尘不染的,男生宿舍的地板是斑斑点点什么都有的。   女生宿舍的味道是香的,男生宿舍的味道是混合的。  女生宿舍的拖鞋是成双成对的,男生宿舍的拖鞋是论只不论双的。   女生宿舍里不洗袜子的人是另类,男生宿舍里洗袜子的是另类。   女生宿舍墙上贴的是考试时间,男生宿舍墙上贴的是放假时间。   按照新学校的要求,转校学生必须填写“转学自评表
下面为大家提供一份关于社会适应能力的小测验,每道题有3个选项:1.是,2.无法肯定,3.不是。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其中之一。    1.我最怕转学或转班,每到一个新环境,我总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适应。  2.我最喜欢学习新东西,它给我一种新感觉,能调动我的积极性。  3.我最怕在班上发言,全班同学都在看我,我心都快跳出来了。  4.在正式比赛或考试时,我的成绩多半不会比平时练习时差。  5.老
【摘 要】合作探究模式是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它是学生学会学习的核心。为了让小组合作从形式走向实效,教师应有效组织讨论,细化合作目标,引导学生高效自主学习。同时,合作探究也是多层次的,既能由扶到放、理解文本,又能发挥想象、续编文本。在低年段的阅读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促进学生理解文本,积累素材,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更能启发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在合作中
智能小黑板
【摘 要】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数学新课标指出,数学教育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本文以“重复的奥妙”一课为例,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过程,在实践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以及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关键词】自主探究 趣味性 生活化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让学生经历探索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使学生的数学思考有条理,并且具有一定的归纳能
有一次课间,班上的值日生在擦黑板时,可能擦得太快了,指甲刮到黑板,发出一声尖厉的声音。这声音让人……别提有多难受了!班里大部分同学都不敢听这种声音,甚至想到它都觉得毛骨悚然,请问这是为什么呢?  ——湖州无翅天使    我承认,读到你这封来信时,我也浑身一阵发毛……  其实,类似于指甲刮玻璃这样令人“抓狂”的噪音还有玻璃刮玻璃、锐器刮锅底、金属勺子刮碗……为了身体健康,我还是不列举了。  这种现象
这年头流行一种学问,叫“成功学”。你如果稍微留心一下,就会发现书店里有很多讲这种学问的书,社会上也有很多“成功学大师”,他们教导我们:“人只有两种:成功者和失败者。”还给我们传授各种如何才能成功的“秘诀”。  我忽然想起有一种香水的牌子叫“毒药”。这种香水当然没毒,但有很多看起来很诱人的东西却的确有毒,比如这个:“成功”。    “跑万公里迎奥运”    近日,有一位9岁的海南小女孩从上海出发,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