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影像启蒙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andh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看到了影像的力量,摄影师出身的耿栋(左)加入了“乡村之眼”, 负责项目推广,与负责志愿者培训得吕宾(右)成了搭档。

  年度团队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获奖理由:
  他们让藏族牧民恢复了不收死牛羊的传统,让保险机构提供了赔偿雪豹伤害牲畜的服务,让更多村民注意到白色污染和垃圾分类,让志愿者们开始用品牌建设来保证生态葡萄的收益。
  48岁的李卫红是云南迪庆州德钦县佛山乡古水村村民,这个生活在藏区卡瓦格博峰脚下的藏族阿妈。2011年,她被当地的文化社区工作者推荐,参加了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下称“山水自然”)支持的“乡村之眼”影像培训,学会了使用摄像机。如今,她用自己手持DV拍摄的纪录片《葡萄》,不仅改变了自己的邻居的生活,也让属于外面的城里人为她的村子的命运而哀叹。
  澜沧江干热河谷地区(卡瓦格博)因为拥有雪山水源构建的供水体系,葡萄种植作为一种新的产业从2000年以后在这里逐渐展开。因为施农药、化肥与藏族不杀生的传统相悖,在昆明专家的指导下,李卫红试验生态种植,施农家肥,把油、鸡蛋、烟草水调和在一起喷洒在葡萄苗上驱虫。她用了一年时间证明了生态种植的收成并不差,然后用摄像机拍下了自己在葡萄地里实验种植生态葡萄的整个过程,并把经验分享给附近的村民们。在影片的最后,李卫红不厌其烦地将村里的每一家房子拍摄了一遍——因为即将修建的水坝,这个村子将在不久之后被水库淹没,她想记录下村子最后的样子。
  这部略显粗糙的纪录片是“乡村之眼”在今年最好的作品之一,今年3月,《葡萄》制作完成并在昆明第一次放映,随后又在全国几个大城市放映。影片引起了不少观众的好评,李卫红也因此获得了阿拉善SEE“绿色推动者”奖项。

影像的力量


  李卫红只是“乡村之眼”培训出来的80多名乡村影像记录者之一。但《葡萄》或许最能诠释“乡村之眼”项目设立的初衷:将摄像机交给普通老百姓,让西部的农牧民,懂得自己才是保护环境、传承文化的主体。
  “乡村之眼”的前身是由云南省社科院的郭净老师发起的“将摄像机交给普通老百姓”的实践活动。吕宾大学毕业后不久就加入了进来,负责志愿者培训。现在,他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培训经验,是“乡村之眼”的项目策展人,正准备编写一本“乡村之眼”的《培训指南》。
  因为看到了影像的力量,摄影师出身的耿栋加入了“乡村之眼”, 负责项目推广,与吕宾成了搭档。他们选择了五个大熊猫保护区和五个受灾社区,招收了12位学员,进行了3个月的社区拍摄,制作了11部影视作品。2008年的冬季,“乡村之眼”第一次尝试在5个受灾乡村社区组织纪录片巡展,彭州中坝村的肖大哥这样说:“地震把我前四十年都震没了,我想用摄像机为我的后四十年留下一些东西。”

从学员到培训者


  2009年,“乡村之眼”的主题再次转回环保与文化方面,培训的地点是青海湖周边和年保玉则。随后,初步掌握了“学员”们带着各自的拍摄计划回到各自的社区。
  半年后,吕宾与他的培训团队开始逐个对“学员”们“回访”。李卫红就是在回访时确定了她的拍摄主题—— 葡萄。
  2010年,“乡村之眼”的不少作品受到关注:藏族小伙兰则的《牛粪》,记录了藏族传统中对于牛粪的循环使用的风俗;扎西桑俄的《我的高山兀鹫》,记录了人们因为经济利益的驱动,收走死掉的牦牛和羊,让以吃动物尸体为生的兀鹫数量减少的过程;僧人周杰的《索热家和雪豹》,记录了养羊的牧民与饥饿的珍稀动物雪豹的矛盾。
  这些优秀的“原生态”作品后来被一家卫视重新压缩剪辑,以一个名为《望乡》的系列节目播出。
  在这之前,吕宾曾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让“乡村之眼”每年培训出来的“学员”在项目“撤出”之后还能持续地保持拍摄的热情。2010年的“学员”们用自己的热情给了吕宾一个可行的答案:这些接受过培训的年轻人因为认识到影像的影响力,主动成为了一个个“培训者”,通过当地的公益、文化机构,走上讲台,开始培训更多有兴趣的本地人加入拍摄活动。“像兰则、扎西桑俄,都培训出了更多的拍摄者,加在一起有四十多人,他们干脆管自己称为‘年保玉则之眼’。”吕宾说。
  正是这样的变化,“乡村之眼”正在尝试改变以往每年以一个新的培训地作为“主题”的做法,开始淡化“地点”,强调“共性”,让所有的“学员”持续挥洒着热情。这种力量或许正是点滴改变和保护西部传统生态、文化的火种:在过去几年,他们让藏族牧民恢复了不收死牛羊的传统,让保险机构提供了赔偿雪豹伤害牲畜的服务,让更多的村民注意到了白色污染和垃圾分类,让志愿者们开始用品牌建设来保证生态葡萄的收益。
其他文献
两年前,我去深圳和朋友打冰球的时候遇到了Olika,那时她在场外的休息区写着蹩脚的中国字,一半写错。Olika不算美艳,但谦和不造作,和她说话,还算舒服。那时的Olika,拼命地吞食中文,可还是赶不上她的英语和法语水平。  一年前,突然收到Olika发给我的中文短信,居然没有错误。她说“想去唱歌,天河钱柜,晚上八点半,不见不散”,这是原话。在小包厢里,Olika沉默了一个晚上,因为在钱柜的点歌菜单
15岁的邓茜元正在读高一,她的学校,广州7中,位于东山旧洋楼集中的烟墩路。平日,到了上下学的时间,在这里接送孩子的小轿车会排满一路。  两个月前,她摆弄了两块超过一米长,写满了文字,贴满了照片的纸牌,出人意料地站到学校外面的路上,向路人说:不要吃鱼翅,救救鲨鱼!  自此,同学叫她“鲨鱼茜”,市民叫她“鲨鱼妹”。    为鲨鱼平反  邓茜元家住“小蛮腰”(广州新电视塔)旁边。看起来,她的特征跟城市小
来,告诉我,你跑过哪些马拉松比赛,感觉怎么样?  北马?你说的是哪个北马?  厦门马拉松是国内最美的马拉松之一?拜托,这回应也太万能了吧。  ……  好吧,第一次约跑,其实不太可能一下就遇到这么让人尴尬的问题的。不过,如果你不想显得太菜鸟,又或问这句话的是你心仪的对象,再或你只是无聊想耍一耍人,我们帮你问了几个有跑马经验的跑友,你可以假装自己跑过好多马拉松。  首先,你要知道每个马拉松的特点。这样
“宇宙就像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小心翼翼潜行于林间,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中,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  这段出自科幻小说《三体》中的世界设定,在圈内广为传播,已经有一段时间。它被认为最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小米,以及它的朋友和对手们,所身处的这个市场。  估值40亿美元的小米,成为第一个暴露行踪的猎人。如果按照小说中的情节推断,
2011年十大新词    我们的年终特刊主题是“中国孩子”,因为开会时大家都觉得这一年发生的事大都让人高兴不起来,而孩子代表着未来,能调剂下情绪。这是大实话,对成人世界的我们而言,2011年的确太沉重了,不信你看看南都周刊编辑部结合新浪微博平台投票结果(41503人次参与)最终选出的这十个年度新词。  春节刚过,近邻日本的大地震,就让中国多地爆发了“谣盐”危机,盐的事情平息了,贴着瘦肉精标签的“健
朝鲜第三代掌门人金正恩是80后。和爷爷金日成主席一样,小金二十出头就展现了军事才能,不过他以火箭升空的速度上位,迅速吸引了全世界人民的眼球。近几个月来,他更频繁出手,充分展示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  继第三次核试验之后,小金领导下的朝鲜又愤怒地宣布单方面废除1953年签订的《朝鲜停战协议》,扰得美国敌人、韩国同胞乃至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都睡不着觉。  2012年3月前的小金领袖可是“乖小孩”。执
蜜蜂消失的后果,不仅仅是没有蜂蜜喝这么简单。根据美国农业部统计,人类的食物有三分之一来自由昆虫授粉的蔬果作物,其中蜜蜂担任了80%的授粉工作。而且,蜜蜂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作用也不可小看。  但蜜蜂的神秘消亡,让全世界的科学家们大为紧张。他们给这种现象取名为“蜂群衰竭失调”(CCD)。对于这种现象,科学家们作了很多推测,比如:  食物源:全球暖化、生物多样性的退减、大面积单一作物的种植,
记得《机器人总动员》里的瓦力(Wall·E)吗?这个不断把垃圾扫进肚子里,再压缩成大方块吐出来的机器人,已经可以在纽约时报广场找到它的同伴了。最近,时报广场上多了30个名叫BigBelly的垃圾桶,它们可以收集并压缩体积是自己五倍的垃圾。虽然BigBelly不能像瓦力一样到处走,但它们却有另一个优势:靠太阳能运行。  这款垃圾桶是由总部在美国马萨诸塞州BigBelly Solar公司推出的,可以说
在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社交平台新浪微博上,“第一夫人”是当天无可争议的话题中心。关于彭丽媛走下飞机时的那身时尚套装的话题,一直充斥着电脑屏幕,从衣服的颜色、品牌再到挎什么样的包,都激起了人们最大的兴趣。一个例证是,就在彭丽媛走下飞机几分钟后,她出访莫斯科着装的翻版就出现在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淘宝网上。因为彭丽媛身着的服装后来被认定是纯正的中国本土品牌,第一夫人热度甚至还拉高了几支中国本土服装品牌的股价走
出于对传统招聘网站的厌倦以及洪水般风马牛不相及的简历,一些雇主开始转向社交网络去发布他们的职位需求,以此搜寻求职者并对其进行筛选。相应地,求职者也正在试着将他们的简历压缩成140个字的微博或长度只有6秒的视频。大势所趋  成立于2006年的推特,至今并没有使招聘这件事彻底变革,但一部分雇主已经通过它尝到了很大甜头:信息发布迅速、可以和应聘者直接沟通,还能够将影响扩展到整个网络。  作为Bers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