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球手1号木杆击球效果的因子分析与评价模型构建

来源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uxuan365200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TrackMan雷达追踪系统,测得35名高尔夫球手进行1号木杆击球的23项指标的316组数据。以主成分法对其进行因子分析并提取公因子,旨在构建合理的1号木杆击球效果的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第1公因子控制击球的速度,反映击球的总距离;第2公因子控制挥杆的平面,反映球的飞行弧度;第3公因子控制击球的方向,反映击球的精准度;第4公因子控制击球的角度,反映弹道高度。通过构建1号木杆评价击球效果的因子分析综合模型,得出在高尔夫专项训练中应当重视对击球距离综合因子、击球弧度综合因子、击球准度综合因子、击球高度综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思利巴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方法:120例视力低于1.0的儿童,年龄4-12岁,通过1%阿托品扩瞳后,电脑验光矫正视力≤0.8;根据不同屈光类型、弱视轻重、注视性质,采取抽签分为两组
本文对方志学目录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目前建立方志目录学的基础和有利条件,阐述了方志目录学研究的六方面内容和九种目录类型,提出方志目录学发展的三段论,
目的探讨5~12岁儿童散光度连续变化的规律.方法 3~10岁306例(611只眼)儿童,连续观察8年,每年一次,1%阿托品眼膏散瞳,每日2次,连续3天,应用日本RM-A7300型自动验光仪,每眼检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