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日本建筑之心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h88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的自然观频繁地展现在他们的建筑当中,可想而知这样一个民族与自然的联结是如何的紧密。文章结合游日本西芳寺、桂离宫与阅读日本建筑师黑川雅之的《依存与自立——日本建筑的自然之心》的感受,分析日本民族自然观的由来以及其将自然观运用至园林以及建筑的手法。
其他文献
由一维径流序列构建的BP网络模型输入因子(输入层结点数)的确定至今尚无明确定论,R/S分析法能度量前期径流对当前径流的有效影响时长(拟周期),基于此构建了基于R/S分析法的BP
黄声远是我国台湾乡土建筑师的代表,他的建筑诗意般地根植于人和生活。他的建筑在地性表达,使人们对空间环境有着深刻的文化认同。文章通过梳理归纳在地性理论,结合与黄声远
随着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用于建筑设计之中,其中参数化设计作为数字化设计中的一种重要内容越来越受人们关注。其中,帕特里克·舒马赫作为"参数化主义
作业批改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沟通的途径之一,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改善师生的教学关系,文章针对小学语文作业批改艺术进行了三个方面的
贵州多为季节性干旱,且降水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以贵州省湄潭县1951—2012年全年及四季降水资料序列为研究对象,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秩次相关检验法、R/S分析方法对湄潭站
基于霞曲流域周边站点1956—2010年的降水资料,分别采用滑动平均法、累计距平法、Mann-Kendall检验法、小波分析法等对霞曲流域降水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霞曲流域1956
本文从语言结构的认知—功能视角研究并区分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不同的修辞功能;用语言事件分析模式,详细描述两种结构的不同翻译原则和方法,具体、实用、可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