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京都了吗?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QINXIAOTIAN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3月11日至3月17日,近百名来自中国各大高校的大学生,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团成员,赴日本参加了2012“中日韩青少年友好会见”活动。本刊记者随团赴东京与京都两地,与他们相伴了5天以节能为主题的考察之旅。
  
   东京看不到垃圾
  
  一到东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街头的整洁与干净,你看不到垃圾,也找不到垃圾桶!大家很好奇,东京这么大城市,生活中的垃圾都是怎么处理的?
  3月12日,我们在东京参观了多摩川垃圾清扫工厂。身处东京最大的垃圾处理中心,却闻不到半点异味,整个工厂厂区环境整洁,甚至非常安静。进入一幢建筑物的二楼,工作人员开始给我们介绍多摩川垃圾清扫工厂的建设过程,然后指了指地板说:“诸位现在坐着的下面,就是我们最近几年新建的一个最大的熔炉。”“我们现在正坐在东京最大的垃圾堆上吗?”大家有点不太相信。
  了解了垃圾焚烧、清洁、再利用的过程及工作原理后,我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全程参观了垃圾工厂的工作过程。
  为什么东京的街头没有垃圾和垃圾桶?我们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工作人员说,垃圾清扫工厂的车子会按不同的时间去街头收集不同类型的垃圾:比如周一是厨余垃圾,周二是罐装垃圾,周三是纸质垃圾等等;每天都有规定的时间收集,比如早上7:30~8:00,这个时候所有的家庭或单位都要把垃圾袋放在指定的地点。如果错过了时间,只能把垃圾拿回家,等待下一个星期的同样日子。因为有了严格的垃圾分类及回收时间,清扫工厂就会将不同材质的垃圾放入不同的机器处理,得到不同的再生材料。
  
  Do you Kyoto ?
  
  说到节能减排,大家都会想到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气候框架公约》会议,正是在这次大会上通过了著名的国际性公约《京都议定书》,为各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规定了标准,即:在2008年至2012年间,全球主要工业国家的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0年的排放量平均要低5.2%。2012已经到来,作为议定书的签署地,京都在节能减排方面到底做得怎么样了?对此的考察使得此次的京都之行别有一番意味。
  3月13日,我们在京都参观了京都青少年科学技术馆,京都市政府环境政策署全球变暖政策办公室青岛早纪女士为我们做了题为“京都城市环境模式的机遇与挑战”的报告。
  青岛早纪女士指出,自从2011年日本发生了“3·11”大地震之后,随着核电站的关闭,大家突然意识到能源的紧张,日本很多城市的高楼关闭了彻夜照明系统;在关西地区,关西电力电子公司被要求每年在夏天(7月到9月)减少15%的耗电量,而在冬天(12月到3月)则减少10%的耗电量。
  至于日常生活中的节能减排,京都市一直注重做细致而深入的环境教育。在京都,基于环境友好的教育和实践,从幼儿园一直贯彻到大学,每年学校都会定期举行如何减少垃圾的讨论,通过与当地社区以及商业中心的环境互动,推广环保生活实践,建设ECO School District(环保学校区域);从个人角度,提倡做节能环保专家,如组织一些家庭主妇参加节能工作坊,进行家庭节能措施交流学习活动。
  最后青岛早纪女士提出了“Do you Kyoto(今天你京都了吗?)”的口号,希望大家都能在生活中记得《京都议定书》,注重践行节能环保。
  听完报告后我们继续在科学技术馆参观,馆员用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详细介绍了京都市政府在垃圾分类、节水、节电、太阳能利用等方面的措施与成果。反观3月12日在东京参观多摩川垃圾清扫工厂的经历,同学们感慨:日本能够做到街头没有半点垃圾,垃圾工厂处理得如此彻底,全赖于整个民族的环境教育做得非常成功。
其他文献
9月那天新生报到。在来往的新生人群中陈鑫穿着一身白色的运动衫、一双洁白的球鞋,拖着一个行李箱,背着一个大背包,左右张望着,和所有迷茫的新生一样,对周围陌生的环境充满着好奇。  迎新晚会是大学四年的扉页,没过几天就进入正文——陈鑫就和所有新生一样,参与大学生必经历的军训生活。“体育场里的一支歌/是军歌,嘹亮高亢/是号子,一较高下。”最早的大学故事是军训的线条。  还有很多美好的生活等待陈鑫体味。  
800种药材,准、快找    2011年12月22日上午7点10分,北京东城区中医医院中药房内,药房主任赵丽辉穿着白大褂,正在整理一天工作前所需要的工具:戥子(音同“等”,中药房里称量中药材的工具)、药盘、中药袋、订书机等。他打开各个抽屉,查看药材是否齐备。发现大黄、肉桂和胡黄连的量很少,他便通知库房送来几袋,打开相应的抽屉将药材倒了进去。小赵每天早晨都要提前约半个小时到药房,为一天的工作做好准备
在高校社团林林总总的今天,学委会为什么能“逆势走俏”,是因为学校的支持,也因为学委会一改单方面的管理变为双方的互动,从而拥有广泛师生参与度,这引得其他学生组织跃跃欲试,想要改革。  一条学生委员会由开创到发展再到改革共经历26年所走过的路,不怕阻挠,步步铿锵。  学委会在日常工作中针对不同社会热点,设计不同的活动吸引师生参与,潜移默化地使同学们改掉以前的不良习惯,提高修养品德,同时学委会也成为同学
××机场扩建工程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前期阶段勘察设计、开工审批、招标投标工作面广线长;施工过程涉及的单位工程多;工程标段多,总包和分包情况复杂且与直接分包工程交叉,参建单位多达30个。与施工管理一样,档案管理也面临许多新问题。我们引入质量控制体系,把该工程项目的档案管理看做是一件服务产品,使用这样的方法控制其总体质量。研究从四个方面的构成搭建档案管理质量控制体系:监督检查组织机构、标准规范编制执
先简单介绍下这个职业吧。由于不是固定在一家酒店的宴会,需要奔波于不同的酒店,所以我们简称这个职业为“打派遣”(看过日剧《派遣员的品格》的人应该对这个词并不陌生)。如果决定要打这个工,就要先在当地的中介公司登录个人信息。中介公司会向你介绍这个职业,并且会花两三个小时做简单的培训:比如进入工作现场后如何向上司、同事及客人们问候、如何两只手端三个甚至四个盘子、认识各种刀叉等等。中介公司认为你可以胜任这些
加藤嘉一,1984年出生于日本伊豆,2003年4月“非典”高峰时来到中国,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毕业。现任北京大学朝鲜半岛研究中心研究员,日本庆应义塾大学SFC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以活动策划人、主持人、同声传译、谈判人等身份促进中日民间交流。    我眼里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我来中国之前,对中国的印象非常浅薄,我当时只认为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地方,认为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她很大,是社会主义的、共产主义,秦始
我是广州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2008级临床医学系学生,2012年1月开始在广州某医院进行为期半年的实习。离开书本走出学校,第一次面对病患,带给我的远远不是医术上的成熟。面对赤裸裸的生命和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我渐渐学会了适应,学会了调整,学会了习惯那些不习惯,真正体会到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好医生。以下既是我的成长故事,也是实习医师生活最真实的写照。(本文出现床号、病人、医生、护士姓名均属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Q:工作?考研?医学?英语?  我是山东一所医学院临床加英语专业(六年制,双专业)的一名学生。我的学校不是很好,二本,但是我想找个好点的工作,又觉得趁着还在学校精力相对容易集中考个名牌学校的研挺必要。但我学医学很费劲,四年了,自我感觉狠下了功夫但还是没投入进去,甚至看见它心里都隐隐的怕(每一门课考试都很费劲,一想到熬夜通宵记东西,拿着课本就是看不进去的日子我就板上钉钉地认为自己真的不适合学医,我不
本期关键词:  医药科学  我国《医学十二五规划》中指出,加快医学科技发展,对于提高公众健康保障水平,促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培育发展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公众对健康的关注日益提高,也使医学相关考研专业逐渐受到重视。不妨来听听学生和老师在各自专业领域学习和研究的故事,让我们对医药科学有一个更加全面理性的认识吧。  2010年秋天,我正式成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一名临床医学
不知道你知道不知道,世界已经不是以前那个世界了。崔健的歌曾经唱道:“告诉那个胜利者他弄错了,世界早就开始变化了。”现在听来,这歌词或许应该改成:“告诉那个某丝族他弄错了,世界早就开始变化了。”  某丝“错”在哪里?错在他们仍然相信,从大学毕业,有幸进入一家大单位,然后勤勤恳恳工作几十年,就能慢慢爬上高位,最后光荣退休安享天伦之乐。  世界早就开始变化了,有多少农民工二代,在城市里依然做农民工。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