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语码转换现象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1981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码转换是发生在持双语者或多语者进行言语交际时的一种常见现象。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三大纯理功能为理论基础,选取书面和口头语码转换语料为研究对象,通过个案分析及理论论证,旨在探讨系统功能语言学对社会语言学研究领域下的语码转换现象的解释力。
  关键词: 功能语言学 语码转换 纯理功能
  
  1.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语码转换现象备受语言学界的关注,其载体也更加丰富多彩,如报刊杂志、电视节目、日常对话、书面语码等。国内外许多学者从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语用学角度等不同角度对该现象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已取得重要进展。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有Fishman提出的语域理论、Gumperz的会话策略理论、Giles和Trudgil的言语顺应理论和Myers-Scotton提出的语言标记模式理论。国内学者黄国文、于国栋则从功能语言学角度来分析报刊中的语码转换现象。本文将在功能语言学的三大纯理功能理论框架下对语码转换进行分析。
  2.语码转换的概念
  Wardhaugh指出,“语码”(code)是一个中性术语,指的是包括不同语言及语言变体在内的用于交际的任何符号系统。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一词最早由Haugen所使用,他用该词描述他所观察到的一种有趣的语言现象:说话者在交谈中根据不同情景时而使用某种语言或变体,时而使用另一种语言或变体,不停地转换。因此,语码转换是指说话者或写作者在同一对话或交际中从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转用另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现象,可以发生在词、词组、小句等不同层面上。
  3.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框架中的纯理功能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不同的使用功能和意义。系统功能语言学把语言的这种多重意义划分为概念、人际和语篇三种纯理功能。经验功能指的是人们用语言来谈论他们对世界的经验(包括内心世界),用语言来描述周围所发生的事件或情形。人际功能指的是人们用语言来和其他人交往,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用语言来影响别人的行为,同时用语言来表达对世界的看法甚至改变世界。语篇功能指使语篇前后衔接连贯、连句成篇的功能。
  纯理功能属于理论性范畴,是所有语言共有的,是普遍语言学意义上的。一方面,其理论特质具有被用于进行语码转换功能分析的可能,另一方面,纯理功能可以为语码转换的功能分析提供框架。
  4.个案研究:书面和口头语码转换的功能分析
  4.1经验功能
  语言可以构建经验,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如Halliday,1994:xiv),语言是一个意义系统,伴随这个系统的是形式,而形式是用于体现意义的。有时人们在言语表达过程中,由汉语转换成英语往往是出于恰当地利用“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来更好地表达出话语意义。因此,语码转换的经验功能可以理解为如何用语言更确切地再现经验世界,具体而言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A.元语言
  元语言又称“纯理语言”,指用以分析或描写被观察语言(又称目的语)或客体语的语言或符号系统,即语言系统本身的语言,它可以用来帮助我们描述和构建经验世界的一些领域,在科技语篇、网络语言中较为常见,如:
  某些符号、数字或字母组合在一起模仿某种表情,使网上交谈更为生动直观,如:-)是指微笑,:-D是指大笑,:-(是指悲伤。
  B.引用
  引述或转述别人的话称为“引语”,即一个经验次序被嵌入到另一个经验次序。因此,语码转换是再现另一经验次序的结果。如:
  (1)李小姐早上打开一个朋友发过来的网址,蹦出的画面是大楼前路旁的一个指示排,“Ms Li,Merry Christmas and Happy New Year”落款是自己同窗好友的签名。
  C.无可替代的目的语
  在人们表达对客观世界经验认识的过程中,有些英文成分在汉语中是找不到约定俗成的翻译的,无法用中文代替,因此出于表达的简练与便捷,人们不得不进行汉英语码转换。如:
  摩尔(shopping mall)是如今备受追捧的一个商业形态……
  4.2人际功能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人际意义主要是通过语气和情态系统来实现的。语气系统所表达的即是语篇小句中的互动关系,它使小句成为一个交际行为;情态系统则通过说话者的态度,评价和判断来体现。下面从语气和情态两方面来分析英语课堂教师汉英语码转换现象。
  4.2.1语气系统
  功能语法中的语气由“主语”和“限定成分”构成,如果主语出现在限定成分之前,则表示小句是提供信息的,如果主语出现在限定成分之后,则表示疑问,寻求信息。
  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提供信息,因此,教师课堂的语码转换大部分是陈述小句或省略小句。如:
  (1)T:Look at the sentence“could you help me ?”,“could”is the past form of“can”.这里could是can的过去时,也是一个情态动词,表示委婉。“should”do you know?
  Ss:应该。
  有时,为了在课堂上管理维持纪律,引起学生注意,协调课堂任务,教师也有用祈使语气的小句。如:
  (2)T:Now,time is up.停笔,交听写本上来.Ok,be quick啦!
  4.2.2情态系统
  A.归一性和情态
  归一性回答的是肯定或否定,情态则表示语言使用者本人对事物认识的估量和不确定性。在英语课堂上,从语码转换话语的情态来看,话语的归一度很高。因为与自然话语不同,英语课堂主要还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对知识信息的确定或否定,对学生回答的肯定或否定,都是明确的。如:
  (5)T:Look forward to,“to”是不定式还是介词呢?
  Ss:介词。
  T:是“I am looking forward to hear you”还是“I am looking forward to hearing you”呢?
  Ss:hearing you。
  B.评价
  语码转换现象可以看作是表达评价意义的一种隐性策略。在英语课堂,教师通过语码转换,用他码来调节评价的声音,表明对事件的看法和评价。如:
  (6)T:这一说法已经out啦,要发挥你的creative thinking的能力。
  S:OK,I can surf the net for seeking some information。
  T:不错,很好的建议。
  4.3语篇功能
  相对而言,语篇功能是内在的,因此语料中,语篇功能主要体现在重复性的语码转换现象上。我们可以用语篇中的衔接系统来简要分析说明。
  衔接手段一般主要有两种,即语法和词汇手段。下面以歌词语篇中出现的语码转换现象为例,加以分析。如:
  在《在你走的一天》中,在汉语歌词中插入重复的英文语码:“I remember your love,I live it,I live it,I remember your love...Oh baby baby oh baby oh baby ha ha I remember your love”与整个语篇所要表达的离别时的牵挂与眷恋的主题是一致的。
  5.结语
  本文把语码转换现象放到功能语言学的三大纯理功能理论框架中进行初步探讨,并从语料中找到了相应的例证。然而,本文选取的语料是有限的,对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研究语码转换现象也是只作初步的探讨。功能语言学中的三大纯理学说可以为其提供这样一个理论框架,未来语码转换的研究应该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大语料范围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其理论建设,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Bellack,et al.The Language of the Classroom[M].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1996.
  [2]Gumperz,J.J.Discourse Strategi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3]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4/2000.
  [4]黄国文.功能语言学与语篇分析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王瑾.语码转换的功能及其体现模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7).
  [6]朱永生,郑立信等.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中,DNA与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是重点教学内容之一。尽管它们的结构都很复杂,但其中都含有螺旋结构。认真分析比较这两种螺旋结构的特点及区别,有助于在分子水平上理解DNA与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及其辩证统一关系。  1.两种螺旋结构的区别  虽然DNA与蛋白质中的螺旋结构有许多不同之处,但是最主要的是:DNA是双链螺旋,由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形成的亲水主链在螺旋外侧,疏水的碱基侧
摘 要: 赛珍珠笔下的“母亲”比较富有抗争精神,也较多的表现出中国妇女的力量。“母亲”在小说中是个没名没姓的妇女,但她是赛珍珠所塑造的最完美的女性形象。正如《愤怒的葡萄》中的乔德大妈一样,她们坚韧不拔,勇敢地与命运抗争,在她们身上透出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  关键词: 《母亲》 坚韧不拔 抗争 《愤怒的葡萄》 母亲    一  作为一名女性作家,赛珍珠始终关注女性问题,包括女性自我实现的问题。她在早
摘 要: 本文试图从杨志押送途中的指挥失误这一角度,分析七星巧取生辰纲的成功智慧,紧密结合原文精神,努力发掘名著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杨志 七星 智取生辰纲 智慧    失陷金银担,是杨志官场幻灭的命运悲歌;智取生辰纲,则是好汉梁山聚义的英雄前奏。这场没有刀光剑影的争夺,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优秀的军事思想: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谋攻》)  由智多星吴用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热点,而随着绿色世博在我国的召开,各种以降低能耗、环保节能为主题的“低碳经济”活动正走进我们的生活。那么如何在电工实训中树立“低碳经济”意识进行节能减排呢?下面我从“废品”
摘 要: 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强礼仪教育,提高大学生文明素养,也是高校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近年来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礼仪教育的欠缺使得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欠缺,为此,高校应该通过加强教师礼仪修养、开设礼仪教育课程、开辟礼仪教育第二课堂加强大学生的礼仪教育。  关键词: 大学生 礼仪教育 加强途径    礼者,敬人也,是对人的尊重;仪者,仪式也,是礼的表现形式,
摘 要: 语文教学要达到“教不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就必须做到“胸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课堂有活力”。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教” “不需要教”    翻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会发现叶老在不同的场合都说过这样的话:“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1]“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2]“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3]“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而不是教
“蓝极束网吧”纵火案的惨痛教训让人印象深刻,实施纵火的是两个单亲家庭的孩子,而“伤熊事件”的制造者也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当然,我们并不想给单亲家庭的孩子贴上另类标签,但是从对“问题少年”的研究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孩子来自单亲家庭,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造成单亲家庭的原因很多:父母离异、分居或非正常死亡等。据有关部门统计,从1995年以来,我国每年约有100多万个孩子因父母离婚而失去健全的家庭,再加上
教学目标:学习日常生活中使用水、电、火、煤气等的常识,树立安全意识,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远离危险,珍爱生命,健康安全地成长。  课前准备:图片、投影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危险在哪里  1.谈话: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危险?  2.请看第一幅图,我们在游泳时应注意什么?有什么危险?  (游泳是儿童喜欢的运动,它有助儿童健身作用,由于儿童岁小,私自下水危险,特别在“禁止游泳”的地方,危险更大
在新课程背景下,提倡学生个性化阅读已是大势所趋,这和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以自己的阅读体验替代学生的阅读感受把结论硬塞给学生相比,无疑是巨大的进步。从目前的教学实践看,阅读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当我们大力提倡个性化阅读的时候,很多教师慢慢忘记了最根本的一点——个性化阅读也是“阅读”,即同样是对文本的解读,可是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只注意了“个性化”,将阅读教学中的“阅读”二字置之脑后,教师在阅读教学中
摘 要: 本文基于现行审计教学中课前预习、上课以讲为主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弊端性,以及“启发式”教学等新兴的审计教学方法的精华的基础上,建议应对以往的传统授课方式进行调整,积极引进以原始凭证为载体,课堂演示为手段的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 审计教学 新模式 应用    《审计学》课程是经济与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高层次的专业课,它是融会计学、经济法、税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