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教师节,我意外地收到了一位学生的来信。信中这样写道:
“……老师,你还记得那次期末考试吗?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考试,谢谢你给了我考试的机会,让我找回了久违的自信与微笑……”
读着读着,我的思绪不觉回到了初为人师的那段时光。十多年前,“应试教育”的氛围十分浓厚,学生的考试成绩是考核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主要标准。初出茅庐的我当然不敢懈怠,把提高学生成绩当成自己工作的唯一目标,真可以说是拼了命似的要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实力。他,当时是我班的一位特殊的学生,也是我的一块“心病”。
记得开学的第一天,他的父母来报名时告诉我:他在两岁的时候不幸患上了脑膜炎,尽管后来治好了,可智力却十分低下,手也因此落下了残疾,写起字来抖个不停,希望我能给予更多的照顾……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算是“领教”了他的能力:自己的名字不会写,每次单元测试,他的试卷上歪歪扭扭地写满了字,有同事笑着说那是“甲骨文”。改他的试卷如同给他“找”分数,可没有一次找到过比O还大的分。他的成绩上不来,班级均分就难提高,因此我暗自提醒自己平时要多关心他,可在实际工作中却经常淡忘他的存在。即使有时上课他举手回答了问题,我夸奖了他,看到那张笑得像花一样的小脸蛋,让我有了点转变他的信心。可是因为我的目光有意无意地总是偏爱那些聪明可爱的学生,他,更多的时候仍被我遗忘。
这样的学生,如果让他参加镇里举行的期末统一考试,无异于“自掘墙角”,因为他考一个“O”分,就会使全班平均分下降许多。为此,我伤透了脑筋。同事看出了我的烦恼,私下指点了我一番,令我茅塞顿开。原来学校也考虑到每个班级或多或少总有那么几个基础特别差的孩子,为此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只要取得他们家长的同意,是可以不让其参加统考的。他自上学以来,每学期期末考试的时候,都被老师劝回了家。
就快期末考试了,我特意去他家进行了一次家访。谈到考试时,他爸爸很通人情,一口就答应不让他参加考试,免得给我添麻烦……那一刻,我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离开时,我回过头正好瞥见了他,只见他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我心中一酸,真想收回刚才说的话,但终究没有开口。
考试那天,学校没有抽我监考,让我负责后勤工作。开考之前,我特地去班上看了看,他果真不在,我长舒了一口气,心想这下在全镇拿个名次应该没多大问题了。可就在开考大约快10分钟的时候,他妈妈领着他到我的办公室找我,一进门就对我诉苦:“老师,实在不好意思,真拿这孩子没办法,在家哭着闹着非要我送他来考试……”我的脑袋当时一下子就大了,涨红了脸,无言以对,用询问的眼神看着他。他怯怯地躲开我的目光,埋头揉着衣角……
他妈妈解释了一番之后,就赶着回家做农活了。想着快到手的名次,再看看他,我的气不打一处来:“老师不是已经跟你爸爸说好了吗,同意不让你考试,你为什么还偏要来呢?你不知道你考一个O分会使全班平均分下降好几分吗?这回你可把老师害惨了……”我越说越生气,他一言不发,把头低得更低并小声地抽泣着。看着他那副可怜巴巴的样子,我还能再说些什么呢?原先的怒气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声音也变得柔和起来:“为什么一定要参加期末考试呢?”问了许久,他才怯怯地回答:“老师,我想考试,想和其他同学一样让你夸……这段时间我天天读书、写字……”我一下子愣住了,仅仅为了一己之私,竟要残忍地剥夺一个孩子考试的权利。这伤害了一个孩子纯洁的心,我真是太不应该了。我轻轻地牵起他的手,说:“走,老师送你去考试!”我领着他来到班上,跟监考老师说明了情况。站在窗外,看着他拿到试卷后认真地答着题,我的心里轻松了许多。原来我也希望他能参加考试,那是谁让我当初做了那样的决定呢?
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他考了5分,虽然因此没有拿到好名次,但我却丝毫没有感到后悔。发成绩单那天,我抚摸着他的头,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认真地夸奖了他:“真是个好孩子,老师为你的进步感到高兴,继续努力!”他接过成绩单开心地笑了,小脸如一朵绽开的鲜花:“谢谢老师,我会努力的!”我郑重其事地说:“老师也应该谢谢你!”他肯定没有听懂我的话,但我知道,如果那天他真的没来,我不知道会为此愧疚多久!
一晃十二年过去了,我教过的学生很多很多,其中不乏一些弱智、基础十分差的学生,可我从来不曾懈怠他们,而是用自己的全部爱心,呵护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灵,让他们笑容绽放。
(作者单位:安徽东至县至德小学)
责任编辑 邹韵文
“……老师,你还记得那次期末考试吗?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考试,谢谢你给了我考试的机会,让我找回了久违的自信与微笑……”
读着读着,我的思绪不觉回到了初为人师的那段时光。十多年前,“应试教育”的氛围十分浓厚,学生的考试成绩是考核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主要标准。初出茅庐的我当然不敢懈怠,把提高学生成绩当成自己工作的唯一目标,真可以说是拼了命似的要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实力。他,当时是我班的一位特殊的学生,也是我的一块“心病”。
记得开学的第一天,他的父母来报名时告诉我:他在两岁的时候不幸患上了脑膜炎,尽管后来治好了,可智力却十分低下,手也因此落下了残疾,写起字来抖个不停,希望我能给予更多的照顾……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算是“领教”了他的能力:自己的名字不会写,每次单元测试,他的试卷上歪歪扭扭地写满了字,有同事笑着说那是“甲骨文”。改他的试卷如同给他“找”分数,可没有一次找到过比O还大的分。他的成绩上不来,班级均分就难提高,因此我暗自提醒自己平时要多关心他,可在实际工作中却经常淡忘他的存在。即使有时上课他举手回答了问题,我夸奖了他,看到那张笑得像花一样的小脸蛋,让我有了点转变他的信心。可是因为我的目光有意无意地总是偏爱那些聪明可爱的学生,他,更多的时候仍被我遗忘。
这样的学生,如果让他参加镇里举行的期末统一考试,无异于“自掘墙角”,因为他考一个“O”分,就会使全班平均分下降许多。为此,我伤透了脑筋。同事看出了我的烦恼,私下指点了我一番,令我茅塞顿开。原来学校也考虑到每个班级或多或少总有那么几个基础特别差的孩子,为此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只要取得他们家长的同意,是可以不让其参加统考的。他自上学以来,每学期期末考试的时候,都被老师劝回了家。
就快期末考试了,我特意去他家进行了一次家访。谈到考试时,他爸爸很通人情,一口就答应不让他参加考试,免得给我添麻烦……那一刻,我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离开时,我回过头正好瞥见了他,只见他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我心中一酸,真想收回刚才说的话,但终究没有开口。
考试那天,学校没有抽我监考,让我负责后勤工作。开考之前,我特地去班上看了看,他果真不在,我长舒了一口气,心想这下在全镇拿个名次应该没多大问题了。可就在开考大约快10分钟的时候,他妈妈领着他到我的办公室找我,一进门就对我诉苦:“老师,实在不好意思,真拿这孩子没办法,在家哭着闹着非要我送他来考试……”我的脑袋当时一下子就大了,涨红了脸,无言以对,用询问的眼神看着他。他怯怯地躲开我的目光,埋头揉着衣角……
他妈妈解释了一番之后,就赶着回家做农活了。想着快到手的名次,再看看他,我的气不打一处来:“老师不是已经跟你爸爸说好了吗,同意不让你考试,你为什么还偏要来呢?你不知道你考一个O分会使全班平均分下降好几分吗?这回你可把老师害惨了……”我越说越生气,他一言不发,把头低得更低并小声地抽泣着。看着他那副可怜巴巴的样子,我还能再说些什么呢?原先的怒气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声音也变得柔和起来:“为什么一定要参加期末考试呢?”问了许久,他才怯怯地回答:“老师,我想考试,想和其他同学一样让你夸……这段时间我天天读书、写字……”我一下子愣住了,仅仅为了一己之私,竟要残忍地剥夺一个孩子考试的权利。这伤害了一个孩子纯洁的心,我真是太不应该了。我轻轻地牵起他的手,说:“走,老师送你去考试!”我领着他来到班上,跟监考老师说明了情况。站在窗外,看着他拿到试卷后认真地答着题,我的心里轻松了许多。原来我也希望他能参加考试,那是谁让我当初做了那样的决定呢?
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他考了5分,虽然因此没有拿到好名次,但我却丝毫没有感到后悔。发成绩单那天,我抚摸着他的头,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认真地夸奖了他:“真是个好孩子,老师为你的进步感到高兴,继续努力!”他接过成绩单开心地笑了,小脸如一朵绽开的鲜花:“谢谢老师,我会努力的!”我郑重其事地说:“老师也应该谢谢你!”他肯定没有听懂我的话,但我知道,如果那天他真的没来,我不知道会为此愧疚多久!
一晃十二年过去了,我教过的学生很多很多,其中不乏一些弱智、基础十分差的学生,可我从来不曾懈怠他们,而是用自己的全部爱心,呵护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灵,让他们笑容绽放。
(作者单位:安徽东至县至德小学)
责任编辑 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