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全区之力深入推进第二次青藏科考工作支撑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 :西藏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以来,西藏自治区不断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第二次青藏科考的重要贺信精神和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为根本遵循,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青藏科考的重要部署为行动指南,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其他文献
五月花海飘拂馨香,五月歌潮奔腾热浪。许忠院长亲率上海歌剧院艺术家,全阵容集结北上,带来一部经典、一部原创,《江姐》神采焕发,《晨钟》回声震荡。两部作品于4月30日至5月1日、5月7日至8日在国家大剧院先后演出五场,数千名首都市民与各地游客,在浓墨重彩“红五月”的节日里,满怀激情欣闻钟鸣梅香。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国家电网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成功入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这个消息再一次牵动了国网冀北工程管理公司所有员工的心。在这项创造十二项世界第一的电网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管理公司负责张北、康保两座换流站和全部输电线路的建设管理工作,自2018年开工至2020年投运,近三年的兢兢业业、不断拼搏,顺利实现了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
1925年12月,长沙的天气阴冷潮湿。这一天,难得天晴,毛泽东兴致不错,雇了一辆黄包车,前往橘子洲头游览。现在,你如果去长沙旅游,站在橘子洲头,会看到毛泽东的巨幅雕像,看到绿树成荫,石板小路干净整洁。看到对面的岳麓山枫叶如火,眼前的湘江碧波似玉。当年的毛泽东却是另一番心情,他那时正受到湖南军阀赵恒惕的通缉,必须时刻注意无处不在的危险。
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庆祝建党100周年重要讲话,国网冀北检修公司1000千伏特高压张家口变电站值班人员在站内观看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我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当听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庄严宣告,我的心内无比激动、深受鼓舞。
“0001号杆塔导线引流板温度正常,记录一下,这个接头温度也正常。走,去下一基杆塔……”6月11日8时,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保电工作正式开始,国网冀北检修公司的巡视人员全员到岗,严格落实各项保电措施,全面开展保电工作。检修公司负责运维输电线路126条,担负着500千伏北京环网及“特高压交直流”“张北柔直”“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等输电通道的安全运维责任,承担着保障首都供电安全、服务冀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新能源发展的光荣使命。
2021年既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确保安全生产稳定局面意义重大。国网冀北物资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党委决策部署,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精益求精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作风,心无旁骛地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坚决守住安全生产“生命线”,为推动“一体四翼”发展布局落地落实提供安全保障。
我在电力媒体工作那些年,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档案与史志部门给了我许多帮助。1993年12月,我所供职的《华北电力报》,策划编辑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百年专版,需要一张领袖与华北地域电力建设相关的照片。我敲开了公司史志办公室的门。接待我的有孙续华主任、刘礼贤老师,还有一位同志姓耿,名字忘了。孙主任说:“你下礼拜来吧,片子咱们有,放心。”几天后,老耿打电话让我去取片子。
每逢重要历史节点,我们总是要回顾历史,以史为鉴,知晓兴替、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既是一个象征着圆满的自然整数,又恰逢中国发展正处于一个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字字千钧,讲述了100年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为了独立解放、为了国家富强、为了人民幸福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的故事。
7月22日9时,按照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统一部署,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支援河南抗灾抢险队伍在北京集结,紧急赶往河南。冀北公司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提高政治站位,全力严防死守,对防汛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检查,全力做好防汛抢险保供电工作。同时,按照国网公司要求第一时间组织力量,紧急调派发电车及抢修人员,驰援河南,做到防汛、救援两不误。
许久不再挑灯伏案,近期一时兴起,偶有一篇小作刊于《华北电业》,让我备感充实,不禁激起我对一些往事的回想。人生有许多莫名之缘,千里相聚的姻缘,亲如兄弟的友缘,雅好相吸的趣缘,还有许多冥冥注定的情谊之缘。一切似乎不期而遇,一切又仿佛命中注定。记得十七年前,我刚步入而立之年,离开了曾经工作八年的营销旧业,走进了从未涉及的新闻战线,更开启了我此后几年与《华北电业》的笔墨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