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双面形象及其诗文形态观念之复杂性——陆游入蜀诗与《入蜀记》对比解读

来源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_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蜀记》展现的是陆游理性、深思、好学、好交游的形象,而入蜀诗特别是进入夷陵以前的诗,则呈现出的是一个充满悲伤、无奈、怨恨的十分情绪化的陆游形象。进入峡州夷陵前后,陆游诗歌中的情绪稍微平息,渐渐与《入蜀记》中的形象趋于一致。情绪化与外向性是陆游的主导性格,但是这种"性分"显然不符合宋代士大夫文人的整体精神追求,所以陆游先树立了诗、文书写不同的文体观念,又逐渐调适了他的诗歌审美观念,使其创作能够与时俱进。陆游诗文创作形态与观念的复杂性及其发展历程,既体现出时代审美标准对个人"性分"的制约与影响,也体现出个人"性分"能够在时代审美主潮中得以表现与适当调控。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不断地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人们对于物质的需求逐渐得到了满足。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上升,物质方面又得到了满足的同时,人们就转而对
英语wh-分裂构式,作为一种特殊的句法结构历来备受关注,以往研究主要从传统语法、转换生成语法、系统功能语法以及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英语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培养了大批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外语人才。中国的英语教育主要通过国家外语课程来实现,而外语教材正是外语课程的主要载体
明代嘉靖年间,倭寇大肆骚扰东南沿海地区,绍兴也是受倭害较严重地区之一。山阴(今绍兴)人徐渭亲身参与战争,从嘉靖三十二年(1553)到三十六年(1557)的五年,以及嘉靖三十六年(1
《夜店》是中国话剧史、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本文研究《夜店》的剧本改编,包括艺术内容和形式,以及有关的背景、过程。首先是从高尔基的剧作《底层》到柯灵、师陀的话剧《夜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作品中最早被改编成电影的小说,香港著名导演许鞍华以忠实原著的态度进行改编,但只在人物设置和情节安排上遵循了原著,却没能抓住原著的精髓,在对原著故
作者以前提出了一种新的参数估计方法——E-Bayes估计法,对二项分布的可靠度,给出了E-Bayes估计的定义、E-Bayes估计和多层Bayes估计公式,但没有给出E-Bayes估计的性质.该文
<正>1灌水萌芽开始时灌水或喷灌,既可增加空气湿度,又可显著降低地温,延迟发芽。果园灌水不仅使土壤含水量增大,土壤的热容量和导热率也随之增大,白天温度降低,夜间温度升高,
期刊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步骤。依法治国的前提是有法可依,依法治国视域下的"法"的意蕴内含着以下
中小企业管理伦理的建设,对于中小企业的健康成长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作用.管理者道德素质不高、企业员工缺乏伦理意识、信息制度不完善,是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