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作品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rry_jo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美术属于人文学科,对学生审美感知的要求比其他学科更高.美术教学以情感为动力,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小学美术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想象、表现等诸多能力.它在挖掘学生思维潜力的同时,以美育促进学生心灵的升华,使其获得全面发展.优秀的动画作品往往具有较高的美术鉴赏价值,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动画作品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喜好制作,可以作为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教学资源.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美术教师可以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应用动画作品.
其他文献
原创动漫绘本项目化学习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注重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教学中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在创作中知荣辱、明是非、懂礼仪、树新风.学生的绘本作品以家校联动、亲子阅读等方式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通过作品立德树人,提升了动漫绘本项目的育人价值.
在小学美术12册教材中,涉及水墨画教学的内容就有12课,可见传统水墨文化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小学生对水墨画有着浓厚的兴趣,该文从水墨画花鸟画入手,分析其笔墨语言和构图语言的艺术特点.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创作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和自身的审美倾向,创作出具有独特趣味的美术作品.
汤贻汾乃清中后期武将、画家与诗人,晚岁辞官隐居金陵.金陵城西北角有一林园曰“集园”,园主为汪正鋆.汪氏弃世,集园荒废.在汤贻汾的帮助下,集园为曹秉仁所得.而后曹氏开始重修集园,汤贻汾亦参与其中.园林修葺毕,集园更名为爱园.汤贻汾多次带朋友游览园林,在园内消暑雅集,又偕友于爱园绘制成《爱园图》,并三次为该图题跋.从曹氏得到园林、修建园林到园林内的雅集、园图和园诗的创作等均和汤贻汾有关.该文通过梳理汤氏为爱园所做的诸多事情,分析汤氏前述行为背后的原因.
从诗意到哲思,相关学者开始在多元文明语境下研究可传承的东方美学文化,构建东方设计体系及其艺术呈现效果.该文以永乐宫壁画图案实践为例,在东方美学视域下,将传统文化与当代审美融合,从理论到实践,探索传统壁画艺术应用于当代创新设计的可行性与发展趋势.
“产教互融合,校企共育人”已成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但部分高职院校在校企融合的过程中存在校企融合深度不够、难以密切协同育人的问题.该文从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现状、高职院校建设产教融合平台的必要性以及基于动漫专业的产教融合平台构建三点入手,论述如何构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平台.
文化的地域性特征可形成区域之间文化相异的外在表现,具有动态发展特征的区域文化与当地经济发展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区域文化作用于商业设计活动,常常以有机融合的面貌呈现.在商业设计中,区域文化具有时效性特征,商业活动受文化的影响也会产生文化适用性.该文基于湖北地区传统文化因素介入商业设计中的种种表现,展开文化可视化设计的表现研究.
科技革命对教育产生了冲击,美育研究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相对于以往的美育,教育者如今更注重深化现代美育的功能和价值.在一系列的实践中,研究发现现代美育的核心内容更多地与情感教育相关联.现代美育的基础理论研究活跃,并逐步呈现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趋势,研究范围和内容不断被拓宽,这对于职业教育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当前,现代职业教育存在部分教育对象文化素质薄弱的问题,部分中职学校建立重技能轻理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体系.在这样的体系下,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该文作者结合中职院校职业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美育
影视动画行业的快速发展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与娱乐需求,有力推动了我国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影视动画制作过程需要重视美术设计,以获得良好的艺术效果,为人们带来更舒适的视觉享受,从而提高影视动画的整体水平.该文分析美术设计在影视动画中的作用,探索美术设计在影视动画中的运用策略,为相关人员的实践提供参考.
期刊
项目教学法理论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现实与发展的现代化人才.项目教学法适用于操作性、实用性较强的各类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它具有的主体性、实践性以及创造性的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高职服装设计教学改革的需要.该文以服装设计教学为例,结合富有潮汕地域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分析项目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以“实践—参与”机制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以期在向学生传递服装设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制作能力与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