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电商为什么反而加重了人的焦虑?

来源 :党员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ia_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去年读了137本书,有位朋友叹服道:“你真厉害,我这一年又没读几本书,加入那个‘罗辑思维’后,更静不下心来读书了。”
  这真是个有趣现象。知识电商爆发时,“罗胖分享会”推销:很多人有“对抗落后焦虑、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充电需求,但人们的注意力和时间已被碎片化,原有的学习方式太低效。于是,致力于终生、跨界、随时学习的“知识电商”出现了。
  曾有媒体人热讽:“人们买的往往不是知识,而是对无知所带来的恐慌进行消除。消除无知很难,需要漫长的时间,而消除恐慌,只须下个单就能搞定。”现在看来,有些知识电商的消费者不但知识没学多少,恐慌也没真正消除啊,焦虑感反而加重了。
  为什么会这样?还是要回归一个最朴素的问题:为什么要读书?
  读书不就为了获得知识吗?我承认,对于电脑编程、统计会计之类技术知识,知识电商确实能给消费者一些提纲、摘要,帮助他们尽快掌握知识,从而提升职场竞争力。
  但除了技术知识,我们还需要人文知识。比如“蒙娜丽莎的微笑为什么好看?”《唐诗三百首》选哪个版本好?”這就不像技术知识那样可以三下五除二地获得了。
  了解量子力学的人都知道,组成我们这个世界的最小单位是基本粒子。粒子可能处在迭加态,这种状态是不确定的。你想测量出它的位置和速度,总要有一点光,这光就会干扰粒子。因此,人类不可能同时测量出粒子的所有状态,测量结果只是波函数的“塌缩”而已,这类似于“盲人摸象”。基于此,马兆远博士提出一个有启发的观点:语言传达的只是经典信息,但人类交流并不是只用经典信息来完成的,跟朋友聊天,除了说话的内容,更多的信息通过环境、氛围、眼神来传递,这些信息类似于“量子信息”,需要无穷多个经典信息(语言)来描述(参见《量子大唠嗑》一书)。
  相比技术知识,人文知识里的“量子信息”占比更高。所以,人文阅读不能只是掌握确切的知识点和思想纲要,而要去体验和捕捉各种“量子信息”化的文化况味。比如,最近网络热传的胡适留学日记片段:某天,胡适开始立志读书,第二天打牌,第三天打牌,第四天自责“胡适之啊胡适之!你怎么能如此堕落!先前订下的学习计划你都忘了吗?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不能再这样下去了!”第五天、第六天又是打牌……如果只是功利地抓取胡适思想,就会忽略这种流水账的日记。但当你立志做某事时,想到这个片段,难道不是一种很好的幽默鞭策吗?
  曾有人打过这样一个比喻:“当你踏在高速列车上,速度可以越来越快,但是它必须解决一个问题,就是玻璃窗必须有减速的视觉效果,人才能够适应,否则你就晕了,甚至崩溃了。读经典,有一种减速作用,让我不晕眩,让我的心更加‘定’。这是看清现实、深入思考的一个基础,也是收藏、阅读抗衡时间飞逝的关键。”
  我赞同读人文经典可以缓解人生焦虑,但读经典不是从图书馆借来柏拉图、黑格尔瞎读一通,也不是在网上下单听课的消费主义行为,而应是一种在体主义行为。“在体”,是行动主体对于实践行为的全程参与和引导。就是说,你必须自己亲自去碰书,去与经典结缘,才能在读书中找到切己的知识。“经典信息”可以优化你的理性思维,“量子信息”则可以增加你的情趣、缓解人生焦虑。遗憾的是,知识电商的商品化特征要求高效、去个人化,恰恰是以去除“无用”的“量子信息”为出发点,这自然阉割了读书“缓解人生焦虑”这一基本功能。
  此外,一个人对某本人文书发生兴趣,有所感悟,必须有相应的情感经验,也就是让“量子信息”在时间中发酵。如果剥离了日常生活而凭空塞给他们干巴巴的“经典好书”,往往会令他们困惑和无聊,久而久之,一年下来没读几本书,人生焦虑没有缓解,反而加重了。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
其他文献
摘 要:以永良4号春小麦幼胚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将获得的愈伤组织经过继代培养、分化培养后获得45株移栽成活的再生植株,通过田问条锈病诱发鉴定选择,获得了抗条锈病小麦种质资源材料4-8。研究结果表明,4-8在田间连续5个世代中均表现对当前流行的条锈菌混合菌系(条中31号、条中32号、水-4、水-5、水-7、水-14)免疫;人工接种鉴定中,在苗期对上述混合菌系表现免疫,成株期分小种和混合菌系鉴定中仍
摘要  辣椒黄脉病毒(Pepper vein yellows virus,PeVYV)是影响世界辣椒生产的重要病毒,也是广东省辣椒上主要病原病毒之一。本研究根据PeVYV基因组P3蛋白基因序列设计了2对引物,建立了该病毒的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 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TLAMP)检测方法。该方法70
用大脑的意念来控制物件,这只在科幻电影中才会出现吧?这些年,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总有一些事情会颠覆我们的想象,通过意念打字,已经变为现实。  P300拼写系统  早在电脑刚刚出现时,就有人提出过用意念打字的設想:“能否设计一款读心系统,用意念在电脑上输入字符,这样既节省了眼睛与大脑之间的思维转换,又给残疾人带来很大的帮助。”1988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名为P300的拼写系统,它利
对于幸福,中国人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行胜于言”——不会用词语来表达我们的幸福,但会用行动来表达我们的幸福。  “其实,生活方式与幸福可以说是一回事,幸福就是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则可以产生幸福。”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说。那么,如何才能用幸福的方式去生活?哪些生活方式能够帮助人们收获幸福?在“2017中国幸福小康指数”调查中,受访者纷纷将自己正在践行着的幸福生活方式写在问卷中,从
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4601起,处理6358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699人……2019年11月27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2019年10月份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汇总情况。  此次通报,已经是连续公布的第74份“月报”。到2019年12月4日,中央八项规定已经出台整整7年。一份每月通报的数据,一项始终坚守的规定,展现的是一种将自我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
五卅运动爆发时上海总工会的游行队伍  1925年6月至1926年10月发生在广州和香港的省港大罢工,是五卅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规模宏大、意义深远的反帝爱国运动。罢工斗争坚持16个月,是世界工人运动史上时间最长的大罢工,沉重地打击了英帝国主义。当时,中国共产党成立仅4年,年轻的中国共产党是怎樣成功领导震撼中国、影响世界的省港大罢工的呢?在尖锐的民族矛盾中顺势而为,发动群众  1
在抗击疫情第一线,“陈薇”这个名字进入更多人的视线。  她与“毒”共舞29年,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女将军。  抗击“非典”时,她研究出来的喷鼻剂拯救了1.4万名医护人员;汶川抗震时,她是卫生防疫组组长;如今,她被视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制赛跑中的“种子选手”。出征武汉  1月26日,农历正月初二,陈薇抵达武汉。  从进入疫区的那一刻起,她就开启了“忙到
伴随经济腾飞,近年来印度的塑料产业飞速发展。然而,在塑料污染愈演愈烈的同时,环保人士呼吁塑料产业尽快完成技术升级,采用更多的生物降解材料来制作塑料产品。塑料降解新技术  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研究人员最新发明了一种环保的塑料降解方法,只需要将塑料放在含有葡萄糖和金属离子的70摄氏度溶液中,连续搅拌数天,就可将塑料降解成分子。2018年6月4日,一名店员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一家商店展示环保袋  印度理工学
30年,一共360次汇款,李树园整整收了30年的汇款单。但从收到第一笔汇款20多年过去,李树园才得知坚持帮助自己这么多年的好心人“杨一民”就在自己身边……  神秘好心人“楊一民”  72个“正”字,一共360次汇款。从上世纪80年代的每月50元到现在的每月300元,李树园整整收了30年的汇款单。  因为肢体残疾,天津市民李树园没有工作,生活一直过得紧巴巴的。从28岁那年开始,一位叫“杨一民”的陌生
80多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长征,历时之久、行程之远、敌我力量之悬殊、自然环境之恶劣,在人类战争史上极其罕见。是什么让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明知征途有艰险,却毫无畏惧,前仆后继?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回答了这个问题:“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始终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