籽玉金砂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y95382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升,精美的玉器和紫砂壶已经逐渐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今紫砂壶除了实用性之外,人们更加注重的是它的艺术性、收藏价值和增值潜力。玉石雕刻与紫砂壶的巧妙结合必然会将紫砂壶的养生功效、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推向新高。一款雕刻精美、用料考究的籽玉金砂壶定会是藏家们爱不释手的至尊宝物。本文简述了和田玉、紫砂这两种珍贵的矿藏资源分布及特点,和田玉和紫砂的不同文化领域,以及从实用养生功效等方面论述了玉雕与紫砂壶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紫砂;玉器;中国传统文化;收藏;升值潜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升,精美的玉器和紫砂壶已经逐渐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玉石文化是东方精神的物化体现,是中国文化传统精髓的物质根基,而紫砂艺术也与雕塑、书法、绘画、诗词、篆刻等多个艺术门类有着密不可分的文化联系,这两种文化载体有着共通的审美取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和田玉雕与紫砂壶完美结合,从形式和内涵之中传达出人们期盼生活平安祥和以及追求高尚人品的美好精神诉求。
  一、和田玉、紫砂陶土的矿产特点
  和田玉和紫砂都是我国稀有的矿产资源。所谓稀有是因为它们的矿产储藏量很少,紫砂矿产只有中国有此资源,其他国家尚未发现;玉石矿产资源虽在巴基斯坦、俄罗斯等国家也有,但论起品质还数中国新疆的和田玉最佳。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紫砂陶土矿产的特点:紫砂陶土分布于中国中东部地区江苏宜兴。它的种类很多,通常可分为甲泥、白泥和嫩泥三大类,根据其颜色与产地等不同又可分为本山甲泥、东山甲泥、涧众甲泥、西山嫩泥、白泥、黄泥、绿泥、乌泥、红棕泥和紫砂泥。甲泥是一种以紫色为主的杂色粉砂质粘土,是深藏在地下的一种未经风化的页岩,主要分布在宜兴大潮山、兰山、南山、黄龙山等地。白泥是一种以灰白色为主,颜色单纯的粉砂质铝质粘土,主要用作日用品陶瓷的生产原料。嫩泥是一种以土黄色、灰白色为主的杂色粘土,接近地层表面,其性质有软硬、粗细和耐火程度的不同。嫩泥分布在宜兴丁蜀镇周围山区。紫砂泥是夹杂在甲泥矿内,开采后再经人工精选的泥料,被称为“泥中泥”。紫砂原料黏中带砂,柔中见刚,富有韧性。紫砂泥主要有紫泥、红泥和绿泥。紫泥是生产各种紫砂陶器的主要原料。开采出来的紫砂泥被称为“生泥”外观为石块,呈片状结构,经露天堆放,自然风化一段时间后,能分解成黄豆般大小的颗粒。用机械加工粉碎后加水揉练,成为“熟泥”。紫砂泥具有合理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颗粒组成,同时具备可塑性好、收缩小的工艺特点利于生产。
  其次介绍一下和田玉的矿产特点:在古代和田玉被称作“昆山之玉”或“回部玉”这是因为它的分布而得名。和田玉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之南的昆仑山北坡,西起塔什库尔干,东至若羌。目前发现的矿床有20多处,玉龙喀什河、喀拉喀什河是和田玉的中心地带。从古至今,和田玉龙喀什河中捞玉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我国第一部史书就有和田玉河的记载:张赛曾经派人勘察过玉河,“河中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是说用河里捡来的石头作皇帝的玉玺。过去河里捞玉可下河用脚踩,当地的维吾尔族老人就有这样的本领,能在踩踏的时候分辨出石头和玉来,听老人讲,石凉玉温,石坚玉软,石涩玉滑。不过这套本领都是老人长期踩玉得来的经验,现在恐怕没人会有这本领了,这要长期地琢磨体验才行。
  和田玉的形成是岩浆期后溶液与白云石大理岩以双交代方式产生的第三种岩石——透闪石晶质集合体。它是一种软玉俗称‘真玉’硬度为6~6.5,密度为2.96~3.17由于其矿物组成和结构的特点决定了其质地的优良,和田玉的颜色是其重要的特征之一,根据和田玉颜色的不同将和田玉分为八大类:羊脂玉、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墨玉、黄玉、糖玉。品质是和田玉又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和田玉矿物质组成的细密程度,一般要求质地要细腻,光洁纯净没有杂质。但是玉中有瑕是普遍现象,真正完美无缺的玉石实属罕见。俗话常说“十籽九裂”,也就是形容玉中有裂纹和瑕疵是常见的。那么什么又是籽玉呢?我们俗称“籽料”或“籽”。籽玉是远古时代从昆仑山上风化脱落的玉料,从山上掉入河中经过河水常年的冲刷而形成的一种形似鹅卵状的玉石,是和田玉中的极品,它不仅稀少而且品质优良,细腻、滋润、致密令人赏心悦目。它的价值也超出一般的玉石。如果说和田玉是玉中的珍品,那么籽玉就是极品了。
  然而时下这两种资源都同样面临着日渐枯竭的窘境,所以今天看到的精美紫砂壶或玉石雕件,应该说是非常珍贵的。如果是出自名家之手,更是非同一般。不可小看这一捧砂土和一块顽石,它们可都是经历了大自然风雨历练,吸收了天地山川之灵气凝练而成的。自古就有“黄金有价玉无价”的说法,还有用“紫玉金砂”来形容紫砂的珍贵。便不难看出它们在世人眼中的地位和价值了。与其说是籽玉和紫砂的结合,倒不如说是玉文化和紫砂文化的珠联璧合。
  二、紫砂文化
  紫砂文化在博大精深的陶瓷艺术中彰显出了别具一格的魅力。紫砂的色泽并不华丽但是沉稳厚重,体量不大但富有张力。紫砂是依附于中国茶文化而产生发展的,二者相互融合且相辅相成。紫砂和茶文化源于中国,传播于世界。
  宜兴紫砂陶经过了600多年的发展历程,以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巧夺天工的制作技艺,在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当中脱颖而出。紫砂壶的制作工艺是以口手相传的方式一代一代传承下来,这种古老的传承方式给紫砂艺术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宜兴早期的制陶工匠平日以种田为主,农闲时制壶,其制作工艺有严谨的师承关系。由于工匠文化水平不高,制壶工艺仅仅局限于满足使用的诉求。自唐代以来,一些文人雅士喜好参与茶事,便促进了制壶业的发展,也使得传统制作工艺得以升华。北宋至明代,文人雅士吟诗作画,品茗赏壶蔚然成风,以壶养性、托壶言志、以壶传艺等形式提升了紫砂壶的文化品位和艺术价值。题诗篆刻,以壶寄情,一款做工精良的紫砂壶配上名家的诗词字画,的确是如虎添翼、锦上添花了。同时紫砂壶的使用价值和艺术品味随之得到了提升,成为文人贵族的掌上玩物。历经多年的创新改良,紫砂壶创造了不可估量的精神价值和经济价值。2010年嘉德拍卖公司拍卖的一把创作于1948年的顾景舟制、吴湖帆书画“相明石瓢壶”,是“壶艺泰斗”顾景舟的早期代表作。该拍品一亮相便引起藏家的激烈竞价,最终以1232万元成交,创出紫砂壶拍卖的世界纪录。   三、玉石文化
  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玉文化不仅仅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也使中国人在生活方式上发生了变化。玉器发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绵延至今的“玉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人把玉看作是天地精气的结晶,使玉具有了不同寻常的神话象征意义和显示等级身份与地位的象征物,成为维系社会统治秩序所谓“礼制”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玉在丧葬方面的特殊作用,也使玉具有了无比神秘的宗教意义。
  古人把玉本身具有的某种自然特性比附于人的道德品质,作为“君子”应具有的德行而加以推崇歌颂。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出玉有“仁、义、智、勇、洁”五德之说,概括了玉的质感、质地、韧度、色泽等物理性质。战国时期儒家学派认为,玉本身具有许多美德特质,主张玉是人们学习的榜样,提倡:“君子无敌,玉不去身,君子与玉比德焉。”当时儒家主张从天子到大小贵族都要佩戴玉,佩玉就是身份的象征,也是具有高尚品德的象征。因此,玉是东方精神的物化体现,是中国文化传统精髓的物质根基。是赋予灵性的可以用心交流和感应对象。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化,佩玉流传至今,是人们祈福平安、向往幸福生活的理想追求的表现。玉,特别是拥有玉中之王称号的和田玉,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试观传统玉雕,不难看出玉器在人们生活当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在传统玉雕作品中,大量的是以中国民间吉祥纹样进行雕刻,人物形象源于神话和宗教,如:观音、财神、童子等。植物多反映的是人的高尚品质和气节,如梅、兰、竹、菊、松柏等。动物往往寄托有美好的寓意,如龙凤呈祥、马上封侯、富甲天下等等。这都和中国人祈福平安、吉庆的心理宿愿相吻合。人们都认为佩戴玉器可以保佑平安,家里摆设玉器可以镇宅趋吉避凶。俗话说:“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我们对玉的崇拜是有着根深蒂固的观念,是不可撼动的。
  玉文化和紫砂文化各有不同的艺术领域和实用领域,但是它们有着相通的审美取向,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传达了人们对生活平安祥和的愿望和为人高风亮节的君子品质。
  四、籽玉金砂的完美结合
  籽玉和紫砂的结合,首先突破了各自在受众和艺术领域的局限性,是一种物质与非物质的相互交流、相互推动、相互补充的过程。那么玉雕艺术是怎样与紫砂壶设计结合的呢?首先,紫砂壶的壶嘴、壶把、壶钮上直接使用玉石雕刻镶嵌,特别是在壶盖上,可结合使用小件的圆雕、透雕,但题材、样式一定要符合紫砂壶的造型和韵味。其次,玉雕可以作为纹饰镶嵌在紫砂壶壶体上,精美的线条或是浮雕,都可以使紫砂作品彰显尊贵。在提升了玉器的实用性的同时,也提高了紫砂的附加价值。在品壶赏玉的同时,除了价值观以外,更重要的是精神上能否与之产生共鸣,达到陶冶情操、调剂心情、提高思想境界的目的。
  养壶养玉如养性,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提升,玉器更接近现实生活,玉器的礼性大减而玩性大增。所谓“玩”,就是盘玉,养玉就是将玉放在手中细细把玩,以人气养玉。把玩中与肌肤相亲会让人产生温润、肥美的感觉,使心灵产生一种特有的愉悦和温馨。紫砂器讲究盘壶,养壶如抚摩宝贝,一日千遍,壶不离手,这未尝不是一种人与器的情感互动,更是一种美好的情感寄托。不仅如此,玉石还含有人体所需的硒、锌、钴,锰、镁、钙等3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使人体细胞组织更具活力,并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排除体内废物的功效。紫砂中也含有硅、铝、铁、钙、镁、钾、钠等多种有益于人体的微量元素,烧成后呈双气孔的特殊分子结构,透气而不渗水,故具有沏茶不失原味、隔夜而不馊的好处。籽玉金砂壶可以在主人的使用过程中,通过茶叶的滋养与不断抚摩,达到玉壶共养的效果。
  “以玉饰壶,以壶赏玉”二者的结合,如同颐养君子和合之性,玉壶之主人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品味出中华养生及籽玉金砂相结合的典雅情致。
  (赵国洁 新疆山河雕塑艺术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时顺华.中国紫砂文化与艺术[M]
  2 韩其楼.中国紫砂壶全书[M]
  3 西沐.中国紫砂艺术研究[M]
  4 宋建中.新疆和田玉百问[M]
其他文献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有许许多多的传统美德,孕育了千千万万礼贤之士。但近年来接连发生的学生犯罪事件,让我陷入了困惑,我们的学生到底怎么了?  部分青少年因为生活上享受,精神上空虚无聊,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对长辈缺少孝心,行为上粗俗放任。重庆的小丽把十包老鼠药放入母亲爱吃的芝麻糊中并细心搅匀,就这样断送母亲的生命;一些学生合伙抢劫、盗窃,一言不和,拔刀相见……如此严峻的现实,让人触目惊心。如果一个学生连
汉唐陶马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是最具特色的明器雕塑艺术。汉代斗志与力量集中体现在随葬陶俑肃穆、严整分明的线条特征中;唐文化的闲逸之情体现在陶马饱满流畅的身体曲线中。从历史角度出发,观察陶马俑的艺术特征,分出两类对比:绝对的动势和相对的静势,再从造型细节上进行挖掘,从而得出汉、唐陶塑艺术的对比。本文从历史社会、政治局势对这两代墓葬艺术的影响的角度,阐明社会、历史文化的变迁与艺术的关系,进而带
红色文化是历经岁月沧桑、穿透时空变幻,流淌于中华民族心灵深处的涓涓清流,是任由昼夜转化、听凭季节反复,悬挂于浩瀚天宇中永远光芒四射的璀璨星辰。它源自烽火狼烟、激情热血,源自真理之上的一脉思想火花与精神遗传。它,永远灿烂无比,永远鲜活不已,永远蓬勃健壮。  城市雕塑是城市公共场所中积淀城市文化、汇聚民族情感、构成符号标志的艺术载体。既能在高楼林立、道路纵横的城市中,起到缓解压力、增加平衡的作用,也能
“人类有文字记载以采最令人振奋的大无畏事迹。”  ——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来闻的故事》    缘起: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区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地震,地处震区的小金县也遭受重创,文化遗迹严重损毁……震后,依据四川省和阿坝州小金县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江西省对口支援小金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三年规划实施方案逐步出台,对口单位为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承建单位是江西省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2006年7月4日上午,“文心铸魂——吴为山雕塑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一号厅(圆厅)隆重开幕。  本次展览由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中国美术家协会、南京大学、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馆、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中国雕塑学会等9家单位联合主办。  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民盟中央主席、原南京大学校长蒋树声,国家文化部部长孙家正,中国文联主席周巍峙,著名物理学
但50年过去了,群蛇仍无退居丛林之势,而这项运动也被延续至今。2011年2月,动物学家艾伦博士亲临甜水镇,他此行的目的并不只是呼吁保护响尾蛇的生命,更是要将甜水镇的蛇患原因一探究竟—— 蛇患危机   响尾蛇为剧毒蛇,咬中人后,能迅速让人毙命。每年3月中旬,美国甜水镇都会举行大规模的围剿响尾蛇活动,不是因为当地居民爱吃蛇肉,喜好蛇皮,而仅仅是为了保护家园!   甜水镇的蛇患,不仅一直困扰着美国
杨牧,《 他们在岛屿写作:朝向一首诗的完成》剧照  “我要出海了,请你不要为我悲伤。”  在一篇名为《大虚构时代》的散文中,杨牧说自己想做一个远洋航线的船员,在未知的时辰,告别浪漫的港。  3月13日午后,曾吟着“我从海上来,浪声满袖”的诗人杨牧,在台北国泰医院走完了自己80岁生命的最后旅程。如今,诗人真的要去远航了……  “多年来,他一直被认为可能是台湾第一个拿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台媒在报道杨
摘 要: 民航业提供给消费者的产品是服务,它的最直接体现就是客舱服务,空乘人员的服务质量是影响消费者满意程度的重要因素。本文作者通过100-1=0这一等式,结合民航业对乘务员的服务要求,对民航客舱服务专业课教学中服务意识的灌输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 100-1=0 民航客舱服务教学 服务意识    从事服务行业的人都知道这样一个著名的等式: 100-1=0。它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层意思:其一
摘 要: 本文运用“学习适应性测试”方法,通过一系列具体数据的测试,力求全面准确地探讨学困的成因,从而确定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学困问题 原因 措施    我校是一所建校时间短(成立于1994年)的农村普通高中,中考录取分数线较低,生源质量不是很好,学生个体间差异也较大。虽然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在高考中取得了一定的可喜成绩,但学困问题仍是困扰第五高中师生的首要问题。笔者拟运用“学习适应
[摘 要]中国当今的社会、文化深受西方现代化范式的影响,以西方的现代化为标准,中国的法律传统就缺失合法性,而这样一个绵延数千年,影响深远的中华法系传统它内在的精神意义和民族价值是毋庸置疑的,我们绝不能只站在西方现代性立场来衡量,而是要建立能表现、塑型本己的语言、文化系统来表达,告别现代化范式,寻求中国法律传统的当代合法性。  [关键词]现代性;当代;中国法律传统;合法性;自我表达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