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人喜欢“黑化”的食物?

来源 :人生与伴侣·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i40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人眼中,黑色食物总是比较金贵,比较好吃的品种:比如黑米和泡过南烛叶的乌米饭,身价就要高于白色的稻米;黑色的土猪当然要比大白猪美味;乌鸡是珍贵的药膳,不是普通的黄色土鸡,或者白色的饲养鸡可以比拟;还有黑木耳、黑松子、黑枸杞、黑葡萄,都有远超它们同类的食用价值。
   黑色食物真的更好吃么?或者还有什么其他因素影响了中国人对于吃的评判标准?
   信仰黑色·中国审美
   与西方艺术追求光影变化不同,中国人对色彩的评判只有一个字“正”。
   自古以来的中国大一统王朝,一直以受命正朔为己任。青、赤、黄、白、黑这五种与五行木、火、土、金、水对应的颜色,也被正统社会所采信,成了明贵贱、辨等级的工具,丝毫不得混用。一国之君的衣服颜色要求正色,绀(红青色)、红(浅红色)、缥(淡青色)、紫、流黄(褐黄色)这些间色,只配给臣子使用。比如齐桓公喜爱紫色,就被史官作为诸侯而非正朔的明证。
   五正色中,又以黄色为尊,这与汉朝对汉文化的深远影响有关。汉以前,五正色是作为朝代的标准色,被轮流使用的。周代属火,所以周天子穿赤色衣裳;秦代周,水克火,所以秦始皇穿黑服;漢代秦,土克水,所以刘邦开始的汉室,改穿黄袍、用黄銮驾。
   这种影响深远到,其后的魏晋唐皇室,并没有沿用克土的青色,而是传承了汉儒眼中代表皇天后土的黄色,黄,成了五正色中地位最高的一种。
   而主水的黑色,因为“土克水”的五行哲学,自然站到了黄色的对立面,成了儒学体系里不吉的象征。它被用于发丧仪式、用于无常为代表的凶神形象、用于大量的汉语贬义词。
   但儒学并不能代表中国全部的文化信仰。汉以前流行的黑色,依然在民间留下了深远的传承。
   道教哲学中,玄黑被视作“众色之母”,一切颜色都是从玄黑中生长出来的,就像万事万物皆发自于“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与黄色的正朔、端庄气质相对,黑色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平和、自然的追求。
   从色彩内质上来讲,黄代表了“居庙堂之高”的官宦文化;而黑,则隐喻了“处江湖之远”的文人文化。无论是水墨画中的论名山大川;还是书法里的走笔游龙;抑或是风水中的阴阳八卦;乃至中医里的三焦七脉。黑,以其厚重而隐秘的气质,传承了中国士子文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涵——一个典型的例证是,带有官方色彩的汉传佛教普遍以红黄作为僧袍颜色;而发端自中国,传承于民间的日本佛教,则以黑色僧袍为标准色。
   选择黑色·中国哲学
   吃,是中国文人的普遍信仰。
   文人们入仕后,以儒为纲,写出了《师说》《进学解》和《赤壁赋》;出仕归隐后,则以道为本,写出了《山家清供》《遵生八笺》和《随园食单》。
   而道家哲学中代表万物本源的黑色,无形中也影响了中国人在食物选择中的取向。黑毛猪、乌骨鸡和黑山羊,是三个颇具代表意义的例子。
   中国野生的猪种其实极其丰富,著名的英国约克夏大白猪,追本溯源,其实源自古罗马时期从中国引入的华南猪;而以白为底色的金华两头乌,更是几百年来最优质火腿原料的代表。但中国人却在长期的选育中,选择了毛色纯黑的华北猪作为主要家养品种。
   事实上,华北黑毛猪不管从育成时长、肥瘦比例各方面,都不算理想。虽然黑猪肉质丰腴,适合腌制,使其脂肪分解蜡化,提升鲜味。但即便在流行火腿的南欧,黑猪依然不是一统天下:使用黑猪的西班牙伊比利亚火腿,和使用白猪的意大利帕尔马火腿分庭抗礼,就是明证。前者口感细腻、入口即化,而后者充满嚼劲、纤维明晰甜美,不能说孰优孰劣,只能说各具特色。
   但在中国,直到清末西方轰开中国大门之前,黑毛猪却霸占了中国主流的食材市场数百年之久。即便到了今天,黑毛猪依然是“土猪”“本地猪”的代名词,隐藏了“好吃”的意味。导致这种现象的唯一可能性,就是中国饮食文化对“黑”的崇拜。
   乌骨鸡的豢养比普通家鸡晚得多,作为最能在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之间妥协的家养肉类动物,东西方都有以鸡肉为食的传统。但吃外貌不雅,黑皮黑骨的乌鸡却是中国人的专利。
   作为观赏用的野生禽类,早在汉代,《神农本草经》和《五十二病方》就记载了它能入药的功效。《五十二病方》里最邪乎,把乌鸡和蛇放在一起,烧成灰入药,后世治疗妇科病的“乌鸡丸”由此而来。到了明清之后,随着动物驯化水平的提高,陕西和江西都出现了人工驯化的乌鸡,本着中医药膳一体的理念,驯化后口味肉质都得到改良的乌鸡再也不用烧灰炼丹了,直接拿肉炖汤,就是中国人奉为神物的补品。
   黑山羊的上位史则与黑猪乌鸡都不同。作为北方游牧民族带来的礼物,羊在中国饮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秦汉之前,北方驯化种群以白色的绵羊为主,牧民们认为,黑色的山羊肉质粗硬,远远不如绵羊既能提供丰富的毛皮,肉质细腻肥腴,且耐北方冬季的寒冷。但山羊善于跑跳,往往在一群绵羊里豢养一两头山羊,带动整个羊群的行动。
   但南朝和唐宋之后的南方大开发,让中国羊的格局发生了变化。尤其是赵宋的南渡,虽然作为皇室日常吃喝的必需品,北方人带来了大量的羊种,但养殖者们很快发现,绵羊远不如山羊更适应南方温暖的气候、多样化的植被和连绵起伏的丘陵地形。同时,山羊独有的黑色,也暗暗契合道家的隐世哲学,它与宋以后日渐兴盛的文人文化息息相关。从此,味道浓郁、肉质筋道的黑山羊成了汉地十八省主要的食用羊肉。为了掩盖黑山羊浓郁滋味下的膻味,汉族人也想出了无数针对性的烹饪方式。比如两淮地区的大片羊汤、葱爆羊肉;江南地区的红烧羊肉、冷板羊肉;岭南地区的羊肉炉、烧羊腩……
   总而言之,中国人以道为思想内核,以文人群体为主力,在千年的时间里,或主动,或被动地大量选择了黑色的食物。这种因文化引发的舌尖共性,至今仍在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
  
   制造黑色·中国性格
   除了选择黑色之外,中国人还常常主动制造黑色食物。
   臭豆腐加工过程中的霉变、发酵,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中国的臭豆腐大致有两大流派,以长沙臭豆腐为代表的卤水臭豆腐,是用豆豉、碱、盐和白酒调成的卤水浸泡的,呈黑灰色;以绍兴臭豆腐为代表的菜汁臭豆腐,是用制作臭苋菜梗的菜汁浸泡的,呈灰白色。两者气味、干湿度和口感都有不同,但本质上,都是以外界手段分解豆腐里的大豆蛋白,使其降解为鲜味来源氨基酸。
   而遍布中国各地的腐乳,则是臭豆腐的升级版——通过更长时间的发酵,让大豆蛋白更充分地分解。它与日本人专注于欣赏豆腐的原色原味不同,是中国人对食物本源孜孜不倦探索的又一例证。
   纵观臭豆腐、腐乳的整个制作过程:自然生长出来的黑色、黄色的豆类,经过人工雕琢,变成嫩白的豆浆、豆腐,再经由自然界中的温度、湿度和时间介入,让它们重新恢复黑、黛、黄的颜色。这种料理的方式本身,就符合道家道法自然的理念。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文人哲学,也是历代文人美食笔记都将本来廉价的豆腐制品列为上品雅馔的深层原因。
   与之类似的,还有皮蛋、干香菇和香醋、酱油,无一例外,它们都是通过自然介入,让食物颜色变深发黑的例子。
其他文献
跟“互联网 医生”的网上问诊不同,“网约护士”需要落地到现实场景,自诞生以来一直不愠不火。   手机上下个单,护士即可上门服务。近日,国家卫健委正式发布《关于开展“互联网 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及试点方案,确定今年2月至12月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试点“互联网 护理服务”,引起大众关注。跟“互联网 医生”的网上问诊不同,“网约护士”需要落地到现实场景,自诞生以来一直不愠不火。此
民间有句俗语:“做粥要三分米,七分水;养生要三分寒,七分饱;读书要三分看,七分品;喝酒要三分醉,七分醒。”   所谓的“三七定律”适用于大部分事物,引申到关系、感情之中,也是如此。   在我看来,最舒服的关系,无非是三分明讲,七分默契;三分沟通,七分包容;三分欢喜,七分珍惜。   揽一份诗意,留一份淡定,方能在纷杂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安定从容。      三分明讲,七分默契   有句
清凉油、风油精是很多家庭消暑驱蚊的常用品。但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来说,最好还是慎用,尤其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   清凉油、风油精虽然可以清凉、止痛、驱蚊、止痒,但对婴幼儿来说,刺激性过大,而且其中所含的樟脑成分具有一定毒副作用,会给孩子身体带来潜在伤害。薄荷醇(薄荷脑、薄荷油)和樟脑等类似物质对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婴幼儿过量涂抹于鼻孔、脸部、胸部时,可能引起呼吸停止等严重不良反应。同时,也不建议女性
毛巾是我们生活中必备的生活用品,但是随着毛巾使用时间变久,原来柔软的毛巾会变得硬邦邦的,那么毛巾变硬变黄了怎么办?这就教你几招。      毛巾变硬的原因   造成毛巾发硬板结的原因并不是毛巾没有洗干净,毛巾变硬主要是水中游离的钙、镁离子与肥皂结合,生成钙镁皂粘附在毛巾上而造成的,长时间的污垢残留积累也是变硬的一个原因。这样越积累越多,我们也就感觉到毛巾变硬了。      怎样使毛巾变软
在哈尔滨的东大直街,一座淡绿色的巴洛克式建筑静静伫立在这里,见证了冰城近百二十年的繁华与变迁。建筑上方,“秋林公司”的字样历久弥新,如今这里仍是哈尔滨最重要的百货商场之一。而商场所属的秋林集团旗下,更是有著名的格瓦斯、大列巴等具有浓郁俄罗斯风情的冰城特产。   百年的发展历程让秋林集团颇具沧桑之感。但殊不知,在商场门庭若市、一派繁荣的表象之下,悄然转型为黄金经营公司的秋林集团早已千疮百孔。  
当家庭关系出现矛盾时,很多人往往习惯于把问题归因于他人,认为自己是受害者,是无辜的。   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在家庭系统里,参与者谁也不无辜   一个妻子向治疗师抱怨丈夫对她有多么不好。治疗师问她:“你当初选择跟他结婚,证明他当时还不错。他现在变得这么不好,在这个过程当中,你做了什么?”   妻子立刻说:“我什么都没做!他变得不好,跟我没有关系!”治疗师说:“他对你这么不好,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美尚未建交,以当时的情形,已入美国国籍的中国人是不能回国的。1971年春,中美关系开始出现解冻迹象,多年旅住美国且已入美籍的楊振宁尽管有着重重顾虑,但他归心似箭,一获此消息就迫不及待地向中国政府申请回国探亲,并获得周总理的特批:“祖国敞开胸怀欢迎杨振宁远洋归来。”   当年,杨振宁就带着夫人回到了阔别26年的祖国。杨振宁回国后,受到了政府和国人的极大的欢迎。7月28日,周总理还
“一会要来人了,你要表现得乖一点啊!”“你在外人面前怎么能这么不听话呢?”  这些话你会不会经常跟孩子说呢?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总是希望孩子更好一些。  更好,就是按照世俗的标准,我们要更聪明、更好学、更勤劳、更大度、更幽默、更有责任感、更勇敢、更……还可以举出更多的“更”,总之,是比你本人更完美。  但时间久了,我们要求孩子把一个不真实的自我呈现在别人面前,并以为这才是可爱的,才是有价值的。这会
对于普通人而言,年龄永远是最大的硬伤。   35岁的王刚终于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在这座二线城市他也算是安定下来了。   在之前的许多年里,他都因为没有房子而被拒之婚姻门外,如今他终于按揭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也算是达到了结婚的标准。   他琢磨着自己可以选择不错的另一半,可结果却令他特别意外,即便有了房子,他在婚恋市场依旧无人问津。   后来一个朋友告诉他说,既然红娘帮他找不到合适的对
2021年2月27日下午,吴孟达因病去世,享年70岁。刚刚,周星驰发文悼念:“他是我那么多年的搭档和老友,现时我还无法接受。”和周星驰一样,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我们也万分悲痛。达叔和星爷,曾是多少人的青春啊,当周星驰和我们失去吴孟达,一个时代就这样落幕了。   在我们的童年记忆中,一定少不了周星驰的电影,而里面最令人难忘的配角,就是吴孟达。一直以来,吴孟达和周星驰重聚,都是大家的心愿。   吴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