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椎板间与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配合要点

来源 :骨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honline2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经椎板间入路(PEID)和经椎间孔入路(PETD)行脊柱内镜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配合的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行脊柱内镜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67例病人的病例资料,按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PEID组(35例)和PETD组(32例).观察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手术前后住院时间及术者满意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PEID组的手术时间明显较PETD组短[(57.50±12.19)min vs.(82.06±15.84)min],术中透视次数明显较PETD组少[(5.47±1.46)次vs.(8.54±2.70)次];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护士应充分掌握PEID和PETD两种术式配合的要点,熟练的手术配合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保证,让病人在安全有效的环境下得到最优化的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 对比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与超声波疗法(ultra-sound therapy,UST)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收集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诊治的72例腕管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ESWT组和UST组,每组36例,分别给予ESWT治疗、UST治疗,疗程共4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12周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波士顿腕管综合征评分量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在手法复位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1月在我院骨科门诊接受冯天有教授的“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手法复位后进一步入院治疗的腰椎小关节紊乱病人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病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使用ERAS理念护理模块施加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