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刑事审判的早期模式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84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东京审判作为国际特设刑事法庭,是国际刑事审判的早期模式,这一针对二战战犯而设立的国际法庭,抚慰了人们那段痛苦的记忆。本文从国际组织角度,由其设立到审判过程,围绕《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的内容,旨在从回顾中梳理出它在国际刑事审判发展脉络中的贡献和教训。
  关键词东京审判 国际刑事审判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中图分类号:D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7-131-01
  
  一、东京审判情结
  二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空前灾难,“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代表所有受害者以法律的形式予以讨伐,不仅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审判,更是国际正义对侵略罪行的审判。”①但不可忽视的是,因美国全球战略而使日本天皇逃脱了战争责任的追究,一些甲级战犯也逃过了制裁。参加当年审判的中国法官梅汝璈曾回忆:“那是一场差强人意的审判,留有众多遗憾。”但这就是真实的历史!作为早期模式,从对纽伦堡审判的继承到对国际刑事审判组织发展所做贡献,在这一发展脉络中东京审判都是不可或缺的。
  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设立的法律依据
  “东京审判”的正式名称是“远东国际军事审判”。194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反攻之年,当美国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后,驻日盟军总部最高统帅麦克阿瑟便下令逮捕包括东条英机在内的39名甲级战犯。随后同盟国在东京设立国际军事法庭,以美中苏等11国为原告,以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为被告,基于正义和平的原则以及国际公法和习惯进行公开审理。
  分析东京审判必不可少的就是把它与纽伦堡审判相比较,“远东法庭组建的根据是一系列的文件规定与授权,而纽伦堡法庭的设立则是根据协约的规定。”②
  这些文件包括《波茨坦公告》,以及莫斯科外长会议决议,而后一决议也使《波茨坦公告》中的投降条款更加具体务实。“事实上,在占领和管制战后日本以及执行投降条款的种种事宜上,美国政府通过其担任盟军最高统帅的麦克阿瑟,大权独揽包办一切。然而,在形式上它还需要一个盟国授权的具体的法律依据”,③而这个依据便是这项外长会议的决议。此外,特别要提到的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它既是法庭设立的法律依据,也是审判的最直接法律依据。
  三、《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的特殊性
  东京审判作为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围绕《宪章》的题材是广泛的。而引起了我兴趣的历史片段却是法官席次之争。
  1946年4月十一国法官齐聚东京,而一个无法回避的敏感问题引起了不小的风波:法官的座位将按什么顺序来排列?梅汝璈先生回忆道:正式开庭的前一天是法官们席次斗争最尖锐的一天,庭长宣布行列及坐席的次序是:美、英、中、苏、法、加、荷、新、印、菲,并说这是经过盟军最高统帅同意了的安排。
  也许读者并不能马上看出问题,但中国法官梅汝璈却气愤得不能接受这种安排,愤然离开了会议室并脱下黑色的丝质法袍。梅先生深知按照这个安排,庭长右手方将为美中法荷印,左手方将为英苏加新菲,其用意是要英美两国居中,排挤中国,以压制加拿大作为陪衬,而表面上看来似乎也符合五强居中的意思,但其实是暗藏阴谋。
  梅先生回忆说:这个安排是荒谬的,它既非按照受降签字的次序,又非按照安理会五强排列的次序,亦非按照一般国际会议以国名字母先后次序,用意何在,殊属费解。的确,这绝非小题大做,这关系到国家的地位和荣誉。在接下来的事件发展中,庭长为了平息事态曾两次到梅汝璈的办公室反复劝说,在一次次周旋中梅汝璈据理力争终于使入场顺序和法官座次按照受降签字国顺序安排。
  其实,位次之争的直接原因在于《宪章》并没有直接作出明文规定,这便留下了可乘之机。仔细回顾当年庭长劝说梅汝璈时的几段话,可以提供我们更多的思考空间:“这是最高统帅的意思。如果因为你的拒绝尊重这个安排而使中美关系陷于不愉快的境地,那将是非常可憾的。”
  这段带有威胁性口吻的话语中,似乎透露出了一种最高统帅拥有可以干预司法的权威,甚至是凌驾于司法权之上。通过这段话,远东国际法庭在组织上受制于盟军最高统帅的现实就可见一斑了。“美方人员起草了宪章,并获得了麦克阿瑟的通过。由检察方来起草‘法律’,又由一个行政机构——盟军最高统帅来颁布签署,行使立法权,这对于我们知所道的西方‘三权分立’而言,的确有些匪夷所思。”④孟德斯鸠曾指出:“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⑤
  座次之争表面看只是《宪章》内容的缺位但背后大有玄机。独立性,在司法组织中如果得不到保证将先天不足。从这一角度来看,东京审判显然不是正面的范例,但这一教训对于之后国际刑事审判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无论是临时性的国际法庭,还是常设性的国际刑事审判机构,都必须使它们脱离强权政治的影响和干预而保持独立性。
  东京审判或许是一场充满遗憾的审判,但这些并不会使它的胜利意义大大折扣,不会磨灭这场史上规模最大的国际审判在国际关系发展、确立国际法重要原则、维护战后世界和平问题上的重大贡献。历史的经验与缺陷的相伴存在,也将为常设国际刑事审判机构审理国际犯罪积累了丰富的借鉴之源。
  
  注释:
  ①梅朝荣.把东条英机送上绞刑架的中国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②王秀梅.国际刑事法院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③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律出版社、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
  ④阮啸.东京审判中的国际刑事司法独立问题.法制与社会.2008(1).
  ⑤[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64.155.
其他文献
摘要:著作权集体管理是一套可以调和著作权人与著作使用人之使用、费用收取与著作管理的制度,在许多西方国家也一直适切担任著作权集体管理的角色,然2006年发生卡拉OK版权问题,著作权集体管理在中国就成为一个令人又爱又恨的制度,其中最令人诟病的莫过于其垄断著作权集体馆管理市场。本文旨在讨论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垄断性质产生的原因,并改善垄断性的方法,从法制度到执行面,希望进行全面性的调整,降低集体管理组织的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个居住在城市而户籍在农村的老年人群体——随迁老人出现,本文从随迁老人的闲暇时间安排、社会交往以及对城市社区的心理认同三个方面,分析了随迁老人的精神生活以及社区融入状况,并得出以下结论:随迁老年人在社区中的人际圈很小,人际交往较少,闲暇时间中的娱乐活动较贫乏,对社区的了解不多,社区活动的参与度不高,总体社区融入程度较低。基于这一研究结果,在社区建设及老年人自身建设方面提出了
摘 要 在国际民商事案件中,特别管辖权是与一般管辖权相对应的概念,它是指根据案件特殊性质来确定管辖权。本文将着重研究布鲁塞尔体系下的立法和司法案例,集中讨论普通合同诉讼和侵权诉讼中特别管辖权问题,并在这个基础上审视我国有关特别管辖权的立法规定。  关键词 特别管辖权 普通合同诉讼 侵权诉讼  作者简介:陈磊,宁波大学法学院2010级经济法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对人类人权的尊重,就意味着对社会每一个个体的尊重和认同,当然也涵盖了对罪犯人权的正确认识和积极保护。基于罪犯的人权,才进一步引申出罪犯的其他权利,这同时也是人类理性认识和选择的结果。试想一下,如果社会能够对于罪犯人权的剥夺采取容忍、默许甚至是支持的态度,那么,对于社会上其他在道德或行为上的有过失的成员,又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无疑也是对于他们权利的肆意践踏。最终,这种对于权利无休止的挤压必将发
摘要 为促进人民监督员制度工作创出成效,应加强与人民监督员进行沟通协调的工作互动。这就需要有一个中间载体,将双方工作对接。而建立“人民监督员工作例会”机制,可有效促进双方工作互动。  关键词 人民监督员 工作例会 工作互动  作者简介:叶锻红、梁锦文,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D92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1)10-062-02    2004年,我院
摘要立项作为行政立法程序的起始环节,不仅影响到其它环节的进展,还涉及到公民权利保障的问题。本文指出我国的行政立法程序在立项环节还存在很大的漏洞,必须从立项范围的明确、立法建议权和启动权向公民权回归、立项程序的规范化等方面加以完善。  关键词行政立法 程序 立项  中图分类号:D9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2-263-01    立项又称为“立法规划”,是指
摘 要 量刑建议制度自产生以来就受到检察实务界和理论界的诸多关注及争论,而在2010年高检院等五部门下发“量刑程序意见”后,关于该制度正当性等问题的讨论可以告一段落,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这项制度的贯彻落实,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对重庆市J区人民检察院开展量刑建议工作情况进行考察,总结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完善量刑建议和相关工作机制的对策。  关键词 量刑建议 刑事诉讼 被告人  作者简介:张菁,重庆市
摘要公设辩护人制度和平民法律扶助制度是民国时期法律援助的两种基本形式。北平律师公会积极推动公设辩护人制度实施,并制定了平民法律扶助实施细则,对平民法律援助的范围、提供模式、资金管理、受援助人的资格条件等方面做了详尽规定,并积极组织开展了对平民的各种法律服务。在此,本文以北平律师公会为中心,就民国法律援助制度作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民国 法律援助 北平律师公会  中图分类号:D90 文献标识
摘要民主与法治关系的原理告诉我们公民财产权并不能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由多数人来决定,因为公民财产权本身就是多数人通过民主的形式而确定的一项法律权利。民主是个好东西,但民主如果被用于侵犯和剥夺他人的权利,这样的“民主”就变成了“多数人的暴政”。  关键词民主 民意 个人利益  中图分类号:D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1-286-02    “民主”一直是一个备受争
摘要经济学认为经济行动在于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涉及任何社会关系,但是在现代社会,个人的经济行动并不是完全原子化和孤立的,而是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中。新经济社会学从嵌入性的视角出发,对经济行动加以解释,指出其是嵌入于社会行动中,认为经济行动的主体是在具体的不断变动的社会关系中追求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经济行动 嵌入性 社会结构 格兰诺维特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