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探析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8225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是师生交流互动、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是开启学生思维与情感闸门的金钥匙,是点燃学生智慧火花的导火线,是强化学生问题意识、活跃课堂氛围的有效方法。本文分析了目前高中化学提问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提问有效性的对策。
  【关键词】高中化学 提问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6-0158-02
  近年来,新课程标准改革不断深化,为教育教学内容、方式等方而注入了新动力。教学提问作为一种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高中化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将提问教學与化学学习结合在一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化学基础知识,构建起系统的化学知识体系。
  一、目前高中化学提问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缺乏教学提问设计,形式化现象严重
  通过对我国部分高中化学教学实际情况调查发现,一此教师缺乏对教学有效提问内涵的认识,没有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认知特点等设计问题,流于形式,一般是表而化的问题,缺乏引导性和针对性,另外,一此问题是单纯地为了巩固基础知识,缺少有效教学提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另外,即便教师进行提问,形式也过于简单,如“是不是”“行不行”等,课堂气氛看似活跃,却没有发挥提问积极作用,影响教学效果。由此可见,教师提问是学生发现以及解决问题的重要桥梁,设计灵活、新颖的有效提问,成为化学教学的重点。
  (二)提问缺少梯度,学生参与性不强
  目前,高中化学教师在提问过程中,随意性较人,缺乏提问梯度,致使学生不能够全面、循序渐进的学习和掌握知识,对学生日后构建化学学科体系十分不利,影响学生思维程度发展,另外,学生参与性不强现象比比皆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加快课堂进度,致使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提问,且长期受到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已经习惯被动学习,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学生“高分低能”成为普遍现象。
  (三)缺少有效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体系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教师如果没有对问题进行评价反馈,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及时评价和反馈后,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启迪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优化教学组织和结构。因此,建立教学评价体系是必要的。
  二、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提问有效性的对策
  (一)增强提问趣味性,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
  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灵活方式,丰富问题内容,增强化学问题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与教师互动,共同探索问题,发现化学知识的魅力,从而喜爱化学学习。例如,在学习氨气性质这一内容时,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教师可以采取实验与提问相结合的方式。
  在大烧瓶内加入干燥的氨气,并在滴管以及烧杯中装入相同的HCL溶液,挤压胶头滴管,形成喷泉。教师可以针对上述实验现象,提问学生“氨气性质是什么?”另外,教师还可以在实验仪器中加入纯净水,并提问学生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讨论并总结化学知识,促使学生能够理解氨气溶于水等化学性质,激发学生积极性,为日后构建化学知识结构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给予适当引导,调动学生思维
  在新课程标准影响下,教育目标发生了巨人变化,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等综合能力。教师要明确认识到新课程标准内容和具体要求,并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思考,另外,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学生并非都能够有问必答,教师要及时给子适当点拨和引导,调动学生思维,最终帮助学生解决疑问,例如,在学习糖类知识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已经掌握的醛类内容,设计问题“淀粉在稀H2SO4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并在其中加入Cu (OH)2溶液,并没有产生沉淀的原因是什么?”教师要留给学生一点时间思考,学生如果没有得到答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点拨,提醒学生已经掌握的醛类知识,学生在教师提醒下,能够很快找到问题答案。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带领学生强化和巩固原有知识,还能够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与合作学习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提问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桥梁,但是,我们不能够仅限于教师提问与学生回答简单模式中,教师还可以将其与合作学习方法结合到一起,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探究,完成学习目标,掌握化学基础知识。例如,在进行乙酸乙酯实验时,教材中是利用饱和Na2CO3溶液收集该物质,一部分学生对实验产生了疑惑,并提出问题“为什么其他物质不能够收集乙酸乙酯?”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种疑惑,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在了解乙酸乙酯性质后,进行分析和讨论,从而得出结论,并引导其总结原因。通过这种形式,学生能够互相学习,互相提升,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增强问题探究性,及时给予反馈
  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后,要进行有效的反馈,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加以调整和完善,不断优化化学教学问题设计,诊断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另外,教师要适当增加探究问题,发散学生思维,为学生提供合作、自主探究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课堂教学有效提问作为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以及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教学模式,在促进高中化学教学发展、提高学生成绩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认识到自身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增强提问趣味性、探究性,加强与合作学习方式结合等,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崔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2]吴佳.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现状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3]杜红权.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01:80.
  [4]黄浙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初探[J].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2011,05:62-65.
其他文献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以网站、微博、微信等为传播介质的新媒体平台的发展,既给社会大众的数字化生存带来益处,同时也使得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发生机制、表现方式和发生频度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新媒体平台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民意空间与社会力量,给政府的公共治理和社会服务带来了全新挑战。近年来,环境突发事件频发,相关网络舆情水涨船高。环境突发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大众对生态文明建设、对绿水青山的利益
针对于现代战争中,空对地导弹在对各种战略战术目标进行精确打击、近距离火力支援、区域压制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空对地导弹可以对目标实现精确打击,但可能无法对目标造成致命毁伤,因此在执行打击任务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空对地导弹能够对目标进行精确打击,还需要对目标造成比较高的毁伤效能,所以要求导弹以一定的落角完成对地面的打击任务。由于在以一定落角打击目标的过程中,弹道比较弯曲,为了能够保证目标在末
本文由引言,第一章和结论组成.引言中首先介绍顾客成批到达的M[X]/M/1排队模型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然后提出本文要研究的问题.第一章分两节.第一节中首先介绍服务失效状态为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新课改给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冲击和挑战。作为一名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教学工作,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把新课标的要求落到实处呢?  一、新课程改革新旧冲突  1.新课程改革存在一定的困难  新课程的改革增加了老师的教学压力,因为他们要改变已经习以为常的教学模式,探索新课
本文试图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不同特点这一“体质”差异切入,从挑战、现状、试水三大方面探讨如何成功完成传统媒体的转型升级,以期供读者一点参考,以待抛砖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