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蕊颗粒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观察

来源 :西部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rl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百蕊颗粒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疱疹性咽峡炎患儿1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百蕊颗粒联合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疱疹、退热、疼痛、流涎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免疫因子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水平.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78%,优于对照组的88.89%;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疱疹、退热、疼痛、流涎消失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其他文献
《黄帝内经》中的“治未病”思想因其在预防、治疗和预后3个方面的紧密联系,成为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理论雏形,囊括了健康、亚健康和疾病状态下的摄生、调护与转归,而《山海经》中出现了大量关于疾病预防和治疗的记载,可能存在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萌芽.
目的: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肿胀的外敷方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检索万方、重庆维普、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搜集2011—2018年含全髋及股骨头置换术后外敷药物的处方.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TCMISS)对收集到的处方中各药物的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归经、归类进行统计分析,并且分析各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结果:共搜集分析处方101条,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有红花、伸筋草、透骨草、乳香、海桐皮、当归、牛膝、威灵仙、没药等.其中,温、平为药物的主要四气分布;辛、苦、甘为主要的五味分布,主要归经为肝经、脾经
目的:系统评价补肾活血类中药对少弱精子症模型生殖激素水平的干预作用.方法:检索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筛选补肾活血类中药干预少弱精子症模型的实验研究,制作资料提取表并实施资料提取,采用SYRCLE动物实验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的研究方法学偏倚风险进行评估,并用RevMan5.3软件对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研究,研究对象为SD大鼠、KM小鼠和BALB/c小鼠,均
目的:探讨壮医经筋疗法对视频终端(visual display terminal,VDT)视疲劳患者睫状前动脉(anterior ciliary artery,ACA)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健康对照组120例,VDT视疲劳患者360例(低、中、高剂量暴露组,各120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健康对照组和VDT视疲劳患者各剂量组血流动力学.对VDT视疲劳患者采用壮医经筋三联疗法,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候积分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ACA血流动力学: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比
基于中医“脾主肌肉”的理论探讨肌肉衰减与脾胃的关系,从中医对肌肉衰减症的认识,中医理论中脾胃和肌肉的关系,以及食疗体系下防治肌肉衰减症的思路3个方面,立足中医理论,强调通过调节脾胃功能,应用中医饮食疗养思路防治肌肉衰减症,探索基于中医食疗防治肌肉衰减症的应用思路.
目的:探讨近年来针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取穴规律及特点.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收集近10年针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研究文献,应用Excel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66篇,选穴67个.分析发现所有纳入文献中两种治疗方法相结合者最多,占59.1%.而支持度大于20%的高频穴位有18个,均分布于十四经(除手少阴心经)和经外奇穴,以足阳明胃经、经外奇穴、手阳明大肠经、足少阳胆经的使用频率最高.交会穴为使用最多的特定穴,占总频次的66.46
目的:建立白芍生品中没食子酸、芍药苷及芍药内酯苷含量的快速测定近红外光谱定量模型.方法:以HPLC检测值为参照,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采集白芍生品的近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分别建立没食子酸、芍药苷及芍药内酯苷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结果:白芍中没食子酸、芍药苷及芍药内酯苷的校正模型相关系数(R)、校正均方差(RMSEC)、内部验证均方差(RMSEP)分别为0.99132、0.0055、0.00896;0.99869、0.0266、0.10900;0.97052、0.0349、0.04
基于药食两用物质食品研发创新与思考,通过发现药食两用食品研发中存在的问题及药食两用食品创新研发基本思路的探讨,指出药食两用食品的研发应当在中医经典食疗文献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配方设计,在产品剂型的选择上可参考中医传统的药膳食疗剂型如茶、粥、羹、饮等;可通过食品科学、生命科学、营养学、医学与现代食品工业相结合,综合疾病控制、基础研究、临床营养等多学科研究的优势,加强药食两用食品研发的工艺、物性和质构研究,不断创新产品配方与工艺流程,研发安全、营养、美味且具有中国特色的药食两用食品,进一步扩大药食两用食品研发
目的:分析7S管理模式在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构建7S管理模式,运用PDCA循环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同时采用7S管理模式对5个试点科室进行现场管理,比较7S理论构建标准化管理模式推行1年后护理质量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7S管理模式推行前后各项护理指标包括护理不良事件,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7S管理能调动病区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工作效率,规范病区物品管理,提高患者满意度,并能获得较好的管理经验.
目的:探讨自拟黄归汤联合来氟米特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血清色素上皮源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DN患者132例随机分为3组各44例,对照1组口服自拟黄归汤,对照2组口服来氟米特,研究组口服自拟黄归汤及来氟米特.观察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观察患者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l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