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埃及伊蚊抗高效氯氟氰菊酯与敏感群体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

来源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dj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埃及伊蚊高效氯氟氰菊酯抗性与敏感品系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收集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景洪市埃及伊蚊野生群体,采用幼虫浸渍法测定埃及伊蚊抗性和敏感品系对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抗性,采用SPSS 22.0软件中的Probit模块计算埃及伊蚊高效氯氟氰菊酯抗性和敏感品系LC50.观察埃及伊蚊抗性和敏感品系的繁殖、发育、吸血等生物学特性,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景洪市野外埃及伊蚊对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抗性倍数为825.61倍,埃及伊蚊高效氯氟氰菊酯抗性品系的卵孵化率、幼虫化蛹率、蛹的羽化率、雌蚊吸血率分别为72.44%、86.04%、93.23%和91.11%,敏感品系分别为39.56%、69.66%、84.27%和98.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品系羽化成蚊性别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466,P>0.05).结论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景洪市埃及伊蚊对高效氯氟氰菊酯有较高抗性,且其卵孵化率、幼虫化蛹率、蛹的羽化率均较高,应进一步加强对埃及伊蚊杀虫剂的抗性监测.
其他文献
目的 调查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并对幽门螺旋杆菌的耐药状况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活检确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36例,进行幽门螺杆菌的分离培养,调查螺旋杆菌感染情况,采用K-B纸片法进行耐药性测定.结果 16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138例检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84.66%.不同年龄组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427,P<0.01).不同性别、不同胃粘膜组织慢性炎性反应程度、不同固有腺体萎缩程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在全球范围广泛传播的急性蚊媒传染病.随着气候变暖,经济、贸易和旅游业的发展,近几十年全球登革热发病率大幅上升.每年登革热暴发流行给世界各国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和公众健康威胁,这已成为全球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本文系统地综述了蚊虫的种群密度、遗传因素、体内共生菌,登革病毒的血清型、株系、滴度,气候和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对登革热传播流行的影响,以期为登革热疫情的预测和防控提供理论参考.
目的 调查胃溃疡和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念珠菌感染状况,为胃癌、胃溃疡的防治和临床诊断提供基线资料.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胃癌和胃溃疡患者152例,其中胃癌组66例,胃溃疡组86例.同时期50名体检者为对照组.采集受检者胃黏膜组织标本,经革兰染色检测幽门螺杆菌和美兰染色检测念珠菌,并进行PCR鉴定,免疫组化检测胃黏膜组织标本的病理改变.统计分析幽门螺杆菌、念珠菌以及双菌种在三组受检者中的感染状况.结果 胃癌组患者胃部组织黏膜标本幽门螺杆菌检出率、念珠菌检出率和双菌检出率分别为3
目的 通过检测中缅边境地区恶性疟原虫Kelch 13螺旋体蛋白基因(Kelch 13-propeller,K13)突变的动态变化情况,为当地恶性疟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以往中缅边境地区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缅甸克钦邦拉咱市和佤邦第二特区勐冒县恶性疟病例滤纸血标本175份,采用巢式PCR法扩增K13基因第426~676位点片段,对扩增产物测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1年西双版纳州景洪市30份滤纸血中仅1份检出恶性疟原虫K13基因F446I突变;2006年标本未检测到突变.缅甸拉咱市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目前MRSA已经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因此,了解MRSA的耐药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和流行病学意义.本文就MRSA对头孢洛林、达托霉素、四环素类等几种常见抗生素的相关耐药机制进行了综述.
目的 观察腔内技术二期隔绝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D)远端破口并重建腹主动脉内脏分支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接受体外预开窗技术二期手术隔绝Stanford B型AD远端破口并重建内脏分支患者资料,记录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以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随访评估疗效.结果 12例手术均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术后2例股动脉穿刺点血肿,3例肺部感染,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随访1~2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5个月,未见脑梗死、心肌梗死、截瘫、脏器缺血等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复查主动脉CTA示AD破
目的 观察125I放射性粒子双链胆道引流管(简称引流管)近距离放射治疗(简称放疗)联合经动脉灌注(TAI)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序贯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伴梗阻性黄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30例局部进展期胰腺癌伴梗阻性黄疸患者经胆管途径置入引流管,行近距离放疗联合TAI序贯治疗,每3周重复一次TAI化疗,并于近距离放疗8周后拔出引流管,植入胆道支架;评价技术成功率,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2次TAI化疗后肿瘤局部控制情况,记录患者生存状况.结果 均顺利置入引流管,技术成功率100%.近距离放疗期间3例发生轻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一种蚊媒传染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命.面对蚊虫抗药和疟原虫耐药的现状,有效的疫苗将有助于控制和消除疟疾.但至今尚无有效并上市的疟疾疫苗,只有针对疟原虫红前期的子孢子活疫苗可以诱导有效的无虫保护性免疫,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聚焦疟原虫红前期子孢子活疫苗的研究现状,总结其在动物模型及临床试验研究中取得主要进展及面临的问题,并对红前期保护性免疫进行概述.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肝泡型包虫病(HAE)病灶边缘区超声造影(CEUS)参数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34例(39个病灶)HAE患者,根据常规超声声像图表现分为浸润型、钙化型及液化型HAE,记录各型病灶中心区、边缘区及正常肝组织平均渡越时间(MTT)、达峰时间(TP)、峰值强度(PI)及曲线下面积(AUC).对术后病灶组织行常规HE染色及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边缘区MVD.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观察各型HAE病灶边缘区MVD与CEUS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39个HAE病灶中,
MR具有多序列、多方位、多参数成像优势,且无辐射.MRI引导下介入手术可清晰显示病灶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毗邻关系,已用于颅脑、脊髓及软组织等病变,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较好,但目前针对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尚无标准化指南和专家共识.为提升MRI引导下介入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管理水平,特召集相关领域专家讨论制订本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