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身份证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xiao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以网络为平台构建了一个繁荣的互联网社会。在这个特殊的社会里,基于互联网的各种应用服务和人数众多的网民构成了互联网的根本,但也因此使得互联网混乱无序、充满危险,网络欺诈、信息被窃取的事件屡见不鲜。而且经常上网的用户一定体会过反复填写申请表格的烦琐。无论你申请论坛或是社区的账号,亦或是注册成为网上商城的用户,当你把相同的资料一次次地敲入电脑,一定会为这些重复的流程却又无法避免而感到厌倦。此外,你还要面临管理这些账户的烦恼。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网络身份证(VIEID)应运而生。VIEID全称Virtual identity electronic identification,即虚拟身份电子标识,俗称网络身份证。它是一种互联网身份认证协议,其具有唯一性和信息不可否认性。
  网络身份证将用户现实中的身份资料包括文字资料、语音、指纹等信息采集到服务器中,然后采用二维超混沌序列加密并压缩后隐藏在反映身份特征的图像标识文件中,通常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账户。账户内包含用户身份标识号、公钥和私钥。当用户需要在网络上或网络相关地方表明身份时,只需在相应客户端识别系统中输入身份标识号和公钥,识别系统会在网络身份认证库中搜索、自动下载网络身份证并用公钥解密还原出该网络身份证持有人的资料,从而识别其身份或某种资格。
  在个人信息管理方面,用户可以使用身份标识号和私钥登录网络身份证管理中心。在这里,用户可以自行更改除基本信息外其他不想被他人获知的内容。
  与现实身份证相比,网络身份证有其自身的特点:
  1. 网络身份证是网络环境中使用的有关个人的身份证明,可由权威认证机构颁发,从而成为一种权威性的标记;
  2. 网络身份证是数字信息,能在网络上流通,同样可以在现实生活中使用;
  3. 网络身份证并不由持证人随身携带,而是存在于公共网络之中,持证人真正携带的是网络身份证的密钥;
  4. 网络身份证糅合了个人的姓名、年龄、住址等基本文字资料及其相片、指纹、声音等多媒体信息,然后被混沌加密,肉眼无法辨认其中的信息,这样既可确保个人身份的真实性,又可有效避免个人信息曝光,保护个人隐私。
  网络身份证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子商务、银行理财、网上交友等需要确认身份真实性的网络信息交流中。它的出现将使互联网变得更加简便、高效、安全与可信。在不久的将来,每一位互联网的使用者都会拥有一个网络身份证。但这并不意味着网民匿名上网的权利会受到影响。有了网络身份证,用户可以选择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不用。你可以用昵称在网上留言,然后用真实身份去购物而不用再担心身份遭到冒用。除了能够增加网络安全,网络身份证还可以让用户通过创建和应用更多可信的虚拟身份,让用户少记甚至完全不用去记那些恼人的密码。
  【责任编辑】赵新宇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是一道难以攻克的难关,为此,身为语文教师,应当从一年级进校之初就为之后的习作教学作铺垫和渗透。语文习作是语文学习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它也考查了对语文知识的运用和理解情况。语文是所有科目的基础,习作就是语文学习的炼金石,通过习作可以看出学生对语文知识是否能够正确运用。  关键词:研究;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难点就是习作问题,学生在习作时能够准确运用语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