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留白成为一道精彩的风景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_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材留白是引发学生开展活动的话题,是学生表情达意的乐园,是学生无限创造的空间,也是展现儿童自身成长足迹的重要凭借。基于此,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从对话式留白、评价式留白、探究性留白、展示式留白、拓展式留白几方面阐述,要重视教材留白,充分激活教材的“留白”部分,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真正去实现学生与教材、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个性化交流与沟通,从而打造真正有效的魅力课堂。
  【关键词】留白表情达意表现自我
  纵观目前《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都是图文并茂,可爱的卡通画,亲切的生活图,简洁的提示语,极富童心、童真和童趣。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教材中还有大量的留白部分。从留白的呈现形态上看,有直接呈现类和间接呈现类两种。直接呈现类有三种表现形式:白板式、表格式、填空式。间接呈现类也有三种表现形式:直接在主体材料中隐藏、通过卡通人物对话隐藏、通过资料卡片隐藏。从其教育的功能意义上看,有评判类、探究类、拓展类等几种类型。鲁洁教授曾明确指出:“我们的教材中留出了大量的空白,为学生表达思想和感情、进行创造活动提供方便。”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激活教材留白,要善于借助这些特定的空间,引导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生命对话、道德践行,从而构建有效的品德课堂。
  一、对话式留白:学生表情达意的乐园
  在教材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表达思想和情感,开展创造性的活动,在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对话式留白”,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与教科书进行心灵对话的平台。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对话性留白”,抓住学生情思飞扬的宣泄点,使其自觉投入地参与到表情达意的活动中来。
  如浙教版四上《我该不该这样做》中,有这样一处留白:
  “晚上七点钟,小强正在做作业,有同学来找他去看新买的卡通片。一种声音在说:‘那好吧,我去我去,作业明天再说吧!’另一种声音却说:‘没看见我还在做作业吗?’你认为小强会不会去?为什么?”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发表自己想法。有的说:“我觉得可以去,这个卡通片是我一直以来都很想看的,如果是周末,第二天同样可以完成作业。”有的说:“我觉得先不去,还是先完成自己的作业,卡通片等作业做完了也可以再看的。要学会拒绝别人,向别人说‘不’”。还有的说:“拒绝别人也不能这样没好气地说‘没看见我还在做作业吗?’,这样会辜负别人的好意,造成不必要的误解。”虽然学生回答各异,但的确是生活中经常会做的一些选择,当然我们要根据事情的重要性来选择当时应该做的事,不能因为一些诱惑而松懈。当然我们还需要注意做事、说话的方式方法,以免伤了同学之间的和气,造成不必要的误会。这样的留白经历,其实是敞开学生自己的内心世界,向教科书表达自己的感受,实现心灵的沟通。因此,教师不仅应该将其充分开发利用起来,而且要在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既让学生表露自己的心迹,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又通过恰当的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得以提升。
  二、评价式留白:学生生命成长的钥匙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采用多主体、开放性的评价,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或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与家长、社会参与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价。”教材中有许多“自评性留白”和“他评性留白”。“自评性留白”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在评价中形成比较完善、全面的人格。“他评性留白”旨在让学生面对来自不同对象的评价和考验中,不断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比如浙教版四上《当冲突发生后》,有这样一处留白“同学之间常常会发生哪些冲突?发生冲突后应当如何处理?”学生自己举例发生的冲突,再请学生细想当时“我是怎样做的?他又是怎样做的?我的做法是否有道理?而他的做法又有何道理?”最后又升华一点,“你能做得更好吗?”
  在使用此类留白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其实,要引导学生理性、思辨地对自己和他人进行合理、全面的评价。在此过程中,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和品德,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从中形成的是一种比较完善、全面的人格。
  三、探究性留白:学生创意生活的天地
  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重要目标:“乐于探究”、“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科书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探究天地。特别是知识性、理解性、合作性较强的内容,教材编者有意识地安排了一些“探究性留白”,引导学生把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思考带到课堂上,集大家的智慧于一体,来探究生活中的问题。
  案例:《生活中的你我他》
  (学生课前按自己选择的职业分组)
  分组:消防员、医生、警察、清洁工、农民、教师、司机、建筑工人、个体户、
  师:让我们畅想现在已经是二十年以后,大家又欢聚在了一起。每组都来谈一谈自己的工作,把你们工作的辛苦,工作的重要性,对人们所做的贡献,都介绍给大家,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你们。谁说得具体、生动、感人,这个奖杯就属于谁。
  生(消防员):不管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不管是白天还是深夜,只要一接到火警电话,消防员他们就会迅速赶到现场参加救援行动。在消防员的心中,别人的生命,财产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生(医生): 我们天天和疾病打交道,挽救一个个生命。虽然做手术有时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甚至是十几个小时。但见到康复的病人,我们再苦也觉得值得。
  生(警察): 晚上别人都在睡觉,我们还会在路上巡逻,有时还冒着生命危险,去保护别人的财产。每当节假日人们团聚的时候,我们仍然坚守在岗位上,保证交通畅通。
  生(农民):我们为你们种庄稼,提供食物,如果没有我们,你们哪有健康的身体?
  生(教师):我是教师,我能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老师为祖国培养了数不清的人才,老师应该得到这个奖杯。   生(个体户):别小看我们个体户,有我们提供商品,大家的生活才更加方便。
  ……
  师:可是奖杯就一个,到底应该给谁呢?孩子们,你们是不是有新的想法?
  生:(开始沉默)奖杯应该属于我们每一个人,少了任何一个都不行。
  师:除了我们在座的,奖杯还属于谁?
  生举例其他行业的劳动者
  师:是呀,有多少人为了我付出艰辛的劳动,数不清,写不完,他们每天都默默无闻地为我们忙碌着,假如有一天,他们都停止了劳动,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
  生1:假如自来水厂的工人都停止了劳动,我们就会没水洗澡,没水喝,都要渴死。
  生2:假如所有的医生都不上班,病人会痛死的。
  ……
  师:此时,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我们的生活不能少了这些劳动者,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劳动。
  师:这个奖杯也提醒我们感谢劳动者给自己生活带来的方便,同时我们要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上述这个案例,首先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非常有效地利用了教材中的“探究性留白”,让学生感受每个行业普通劳动者的重要性,并引发学生思考每个行业的不可缺少,从而实现产生思维与思维的对接、观点与观点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沟通,培养他们尊重感谢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同时,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这种你一言、我一语的集体智慧交流和碰撞中,教学的主旨逐渐明晰,德育价值逐渐浮出水面,这是教师巧妙运用“探究性留白”所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展示式留白:学生表现自我的舞台
  翻开教材, 我们发现教材中还有大量的“展示性留白”,它是学生独立创造的空间,学生可以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表达出来。留白给了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情况、思想、意愿去填写。每张留白都是他们自己独特的标签。
  如浙教版四上《你是我的好朋友》有一个“我的好朋友”展示台:
  我有许多好朋友,我最好的朋友叫(),他今年()岁,他喜欢(),我们经常一起()。
  后面还有一个留白是“我给最好的朋友画张像”“你发现身边的同学都有哪些优点?你会如何赞美他们?请为其中一位同学制作一张‘闪光卡’”。
  教材中的“展示台”只是一个简单的边框,留有大量的空白由学生自己填写。当然还可以有创意的画张人物肖像使得更加形象,更加有个性。再是最后的“闪光卡”更是学生表情达意的空间。
  五、拓展式留白:学生道德生活的延伸
  品德教学应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要从课堂出发,再回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去。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凭借这些拓展式留白,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向社会,去行动,去体验。从根本上说,道德是要靠人的身体力行来实现的,唯有身体力行,才能达到知行统一。让孩子去体验生活,实践生活,在生活中践行,才是本质意义上的回归
  如浙教版四上《做班级的小主人》有一个“实践园”,“每位同学负责教室的一角”,意在让学生为班级服务,主动承担班级事务,以实际行动谱写了班级小主人的风范。
  这简单的几句话的背后,却是教师应该实实在在引导学生去实践去体会的活动。为此,我们要自觉地、有意识地将学生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生活连成一体,把课程带出课堂,使课程延伸、扩展到课堂之外,让课堂教育的作用辐射到学生的整个生活,而不是仅仅满足于课堂生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生活世界中找到课堂上获取不了的信息,获得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体验真切的人生情感。
  教材留白是引发学生开展活动的话题,是学生表情达意的乐园,是学生无限创造的空间,也是展现儿童自身成长足迹的重要凭借。因此,教师要重视教材留白,充分激活教材的“空白”部分,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真正去实现学生与教材、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个性化交流与沟通,真正去填满整个品德课堂,填满学生的心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小学德育》2010年第9期
其他文献
【摘要】学科教学是德育的主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数学虽然相对抽象而枯燥。但做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一部分,数学本身的知识内容和知识体系渗透着德育因素。  【关键词】数学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中小学德育大纲》规定:“学科教学是德育的主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
我校是一所地处近郊的农村小学,近几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生源急剧下降和年级断档现象,优秀教师的外流造成师资力量逐渐薄弱现象。要想使我校得以生存和发展,我认为必须在办学思路和办学方式上有所创新,为此,我们以抓师培强师能为突破口,积极探索特色办学的强校之路。加强教师培训是我们农村学校办学的首要任务,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教师培训工作中根据培训对象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要
日趋增长的公众需求和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已经发展为公共服务领域十分突出的矛盾。在住房、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公
近些年来,随着打工潮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的爸爸妈妈外出打工,孩子只能交给爷爷奶奶管护,爷爷奶奶大多年老体衰,他们绝大多数识字不多,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观念落后,对孩子的关心也大多只限于吃饱穿暖的层面上。往往只从物质上去满足孩子,很少注意对孩子精神和道德情感上的引领。而他们对孩子的教育,除了勤劳朴素得以言传身教以外,对孩子的学习问题、身心问题并不能担负起教育的责任,更别提全面、持之以恒地配合学校教育
医德意识是通过医德教育形成的医学生内在道德品质所表现出的对自身所信仰的医学道德情感的追求。在医学生医德意识形成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确定医德意识的目标,准确把握医德意识形成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于医德意识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一、医德意识教育的内涵  医学职业道德是从事医务工作的人们必须遵循的道德原则、规范、要求的总和。与其他类型的道德不同,它可以直接参与到、渗透到医学科学中对医学科学的发展变化起到推
【摘要】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它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感染、教育,它对学生潜移默化、影响巨大。建设校园文化,创设和谐的学校课堂文化,发挥特色优势,发展人际关系,用行动影响人、培养人。  【关键词】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就显的更加重要。  校园文化
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两项重要管理工具.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全方位的资源配置,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管理目标;绩效管理主要通过绩效评价和激励
随着当前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资金管理已日趋专业化和集中化.财务管理作为集团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作用.将资金管理的重点放在资金的集中管理上,选择有效使用资金
摘 要:在计算机和微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下,以软件发展为核心的信息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企业管理所应用的手段和工具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制造资源计划(MRP)作为一种生产管理和计划控制模式,因其具有的显著效益被人们广泛的应用到制造业发展中。为此,本文在阐述MRP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某公司发展实际情况,具体分析MRP系统在现代企业中的发展与运用。  关键词:MRP系统;现代企业;发展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