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广西地质灾害多发成因及相关建议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an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质灾害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灾害,其破坏性非常的大,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也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尤其是当下,我国的经济呈现出非常迅猛的发展势头,各类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人类的建设活动极大的破坏着本身就脆弱的生态环境,由此造成频繁发生的各类地质灾害。而且,这些地质灾害的发生也,现有不断的加重之势,其威胁程度也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研究变得越来越紧迫。下文以广西地质灾害为背景,对其多发成因予以详细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有效建议,希望借此研究为该区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地质灾害;成因分析;防治建议
  在全国范围内,广西是我国的地质灾害的高发省(区)之一,不仅具有非常多的灾害类型,同时其引发的破坏非常的严重,给当地的经济发展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近年来,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了对地质灾害的重视,防治工作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大大降低了地质灾害的发生率。然而由于广西所处我国的西南地区,本身区内的地质环境非常脆弱,时常会发生一些地质灾害,而且具有突发性的特点,有时会大面积集中出现,造成非常严重的破坏,这些都加大了地质灾害的防治难度。文中对广西地质灾害的多发成因进行详细剖析,希望对该区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有益参考,推动此项工作的稳步发展,有效防治该区的地质灾害。
  一、广西地质灾害类型
  结合广西以往发生的地质灾害的特点,区内的主要灾害类型有滑坡灾害、崩塌灾害、泥石流等地質灾害以及地面塌陷、地裂缝、不稳定斜坡、地面沉降等不同类型,尤以滑坡和崩塌等灾害的发生尤为明显,地面塌陷与泥石流灾害以及地面沉降、地裂隙、不稳定斜坡等较为次之。目前区内发现的地质灾害发生点多达15878处,尤以滑坡灾害与崩塌灾害以及地面塌陷等总数在11962处,因此,这些是区内的主要灾害类型。
  二、广西地质灾害多发的主要成因
  (一)自然因素
  广西地区强降雨天气频发,而强降雨是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自然因素,且降雨的时空分布与地质灾害的发生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尤其是5-9月份是广西地区降雨的多发时节,在此阶段强降雨的发生次数非常多,有的降雨量能够达到250mm/日,强度有时可达20-100mm/h。所以,每年的这一时节,也是广西地区发生地质灾害的高发时期,造城区内出现大量的崩塌与滑坡地质灾害。
  (二)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也是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相关研究显示,地质灾害的发生与人为因素存在很大关联性,如切坡开挖,水利工程建设,山坡地带开荒种田,乱砍滥伐森林树木等人类活动,是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
  1、切坡修路
  随着经济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公路建设在广西地区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而很多公路建设都在山区进行,这就会出现很多放坡切坡工程与填土垒高工程,在此过程中形成大量的人工边坡,对原有的地貌环境造成非常严重的破坏,使得本身就不稳定的地质环境更加不稳定,引发很多崩塌与滑坡地质灾害,遇有降雨还会引发泥石流灾害等,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2、切坡建房
  由于广西地区存在非常多的切坡建房现象,造成很多人工边坡,而且这些边坡都非常高陡,打破了山坡的平衡状态,使坡体没有了坡脚,无法进行支撑,造成临空区,极易导致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发生。
  3、水利工程
  在山坡地带建设水利设施,使得渗透的水量进一步增加,而且在建设这些水利设施的过程中,也对坡体平衡造成和大影响,同时在坡体大量的堆放土石,使其重力负荷不断增加,给崩塌、滑坡以及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4、农业活动
  在山坡上开荒种田,使得原有的植被被破坏,同时也是破题的土质结构稳定性被打破,土壤的粘合力发生下降,透水性不断加强,加上雨水的冲刷与汇集渗透,非常容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三、对广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建议
  (一)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做好地质环境保护工作
  各级政府在工作中要严格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保护地质环境。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广西地质环境保护条例》明确保护地质环境与防治地质灾害的有关规定,各项建设工程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使保护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的有关措施得到落实。
  (二)落实责任制
  各级政府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好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建立以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负总责的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加强管理,认真落实中央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政策,全面履行职责,开拓创新,切实做好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三)提高全社会的保护地质环境意识
  地质灾害防治单靠一个部门是很难做到的,所以需要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的推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不断发展。为取得减灾的综合效益,必须提高全社会的保护地质环境意识,提高普通民众防治地质灾害的基本知识,推动减灾工作的社会化,需要制定国家、部门和地方的减灾规划,动员全社会参与减灾防灾行动。
  实施保护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系统工程,进行综合减灾保护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系统工程的制定要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相协调,充分发挥科技的先导作用和社会各种减灾力量的联合作用,进行综合减灾。坚持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实施建设项目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坚持“开发利用与保护环境并重”和“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利用谁补偿”的方针。加大地质灾害防治投资力度,重大地质灾害体的治理与国土开发整治相结合,统筹规划综合治理。
  (四)提高科学研究水平
  深入开展地质环境保护及地质灾害防治科学研究,提高全社会的地质环境保护及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和水平。地质环境保护及地质灾害防治属于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每项工作的开展都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持和高水平灾害科学理论的指导,只有提高其科学研究的水平,才能提高社会的地质环境保护及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四、结语
  针对广西的地质环境特点,我们应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研究工作,查明地质灾害特征,预测灾害体的发展变化,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为广西地质灾害防治提出合理建议。
其他文献
在小学时期就是给学生打基础的时期,在小学时期,数学的学习都是属于“萌芽时期”,因为小学生刚刚接触数学这个科目,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比较弱,所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兴趣也成
摘要:建国以来,森林资源因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过度开发利用森林生产木材及林产品,导致我国林木资源被大量的采伐,全国森林面积锐减,使得我国生态环境受到了相当程度的严重破坏。当前,我国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象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竭尽全力的保护森林资源。我国对森林资源保护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但是现实中依旧存
近年来,在十五部委《关于加强孤儿救助工作的意见》和民政部孤儿最低养育标准的指导下,各地民政部门克服困难,认真履职尽责,将孤儿工作纳入到地方政府保障民生、落实科学发展
窦店村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窦店镇,距北京城区38公里,居住着汉、回、满、蒙四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大村.把经济和文化发展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集体经济发展有力,文化建设
期刊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近年来我国使用信息技术来进行辅助教学,给老师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它将抽象的知识和学生形象的思维联系在了一起,
本文主要简介活塞环三工位造型机浇口模具的设计及制作,原理比较简单,希望通过现场的小改善,促进更多的改革创新.
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婴儿在被生父母遗弃后,被他人捡拾并抚养,或者辗转给第三人抚养。如果此种抚养行为未到民政部门办理收养登记,则被遗弃儿童和抚养人之间就未建立起法律关系
摘要:本文阐述了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基本结构,分析了铁塔选型依据和设计要求,基于案例探究了通信基站铁塔建设的要点,意在旨促进移动通信基站满足时代的要求,持续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移动通信基站;铁塔选型;设计  通信是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交流方式,通信运营商越来越重视通信畅通的维护,以提供给人们良好的交流体验。移动通信基站是实现区域信号覆盖而建造的基础设施,对移动通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
<正>华为大数据到底有哪些解决方案和应用案例,具体效果如何?华为在智慧城市方面的定位是什么?如何理解数字经济和智慧城市的关系?日前,在贵州举办的2017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
国民经济的快步发展让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得到了大飞跃的机会,许多机械制造业也是如此,电梯的使用数量随着经济的发展使用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商场中的电梯给人们带来便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