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静脉主支癌栓PDGF-mRNA和E-CD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___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mRNA)和内皮钙粘附蛋白(E-CD)在门静脉癌栓中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在肝癌肝内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12例门静脉癌栓中PDGF-mRNA基因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3例门静脉癌栓中E-CD蛋白和PDGF蛋白的表达,并与各自原发灶和癌旁组织进行对照.结果(1)E-CD蛋白的表达:门静脉癌栓、肝癌原发灶、癌旁组织的平均吸光度分别为0.0152±0.0036,0.0527±0.0071和0.1008±0.1063.(2)PDGF蛋白的表达:门静脉癌栓、肝癌原发灶、癌旁组织的平均吸光度分别为0.1059±0.0104,0.0521±0.0092和0.0108±0.0029.(3)PDGF-mRNA的表达:门静脉癌栓、肝癌原发灶、癌旁组织的平均吸光度分别为0.1207±0.0169,0.0674±0.0071和0.0089±0.0006.经方差分析和t检验,各组间和各两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门静脉癌栓中存在有促进转移和抑制转移两方面的因素,E-CD蛋白表达减少,增加了门静脉癌栓中癌细胞脱落转移;而门静脉癌栓中PDGF-mRNA表达的增加,则促进门静脉癌栓中结缔组织的形成,阻碍了癌细胞的脱落转移.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大多功能蛋白酶2(LMP2)基因Arg60His变异与上海地区中国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ITD)的关系。方法 运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PCR-RFLP)技术在367例无亲缘关系的上海地区中国人中检测LMP2基因Arg60His变异。结果 上海地区汉族人(R0.89,H0.11)与白种人(R0.29,H0.71)LMP2基因R/H60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有显著差异(P=0.000)。
目的评价经皮椎体内注入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治疗脊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自2001年8月起 ,对16例19个椎体的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患者使用经皮椎体内注射骨水泥,行椎体成形术. 结果术后1~2 d所有患者的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 ,3 d内均下床活动.随访1~7个月(平均4.6个月),无疼痛复发.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 结论经皮椎体内注入骨水泥治疗脊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是一种简单
目的观察红外线加热对人成纤维细胞三维立体培养的影响. 方法在人成纤维三维立体培养模型基础上,用红外线加热装置间歇性加热,共设42℃组(A组)、38℃组(B组)和33℃组对照组(C
目的观察转移性肝癌组织间插植后装放疗的效果、毒副反应,探讨其应用于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的可行性.方法1992年11月至1997年5月对18例结、直肠癌术后确诊肝转移病人行剖腹探查术中瘤内置管组织间插植后装放疗.放射源为高剂量率192Ir,每次照射8~10 Gy,总量30~40 Gy,1~2周内完成.结果18例无明显毒副反应,中位生存期25.6个月,1,3,5年生存率(按寿命表法)分别为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