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施肥方式下不同品种梨树减肥提质增效研究

来源 :北方园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fhx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早熟品种‘中梨1号’和中熟品种‘圆黄’为试材,在2017-2018年和2018-2019年梨的2个生育周期中,以习惯施肥为对照(T0),设置单倍滴灌施肥量(D1)和单倍滴灌加倍(D2)2个施肥水平,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和用量对果实养分、产量和品质等的影响,以期为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梨生产中的推广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习惯施肥和单倍滴灌处理下不同施肥处理‘中梨1号’和‘圆黄’果实矿质养分含量随生育期变化趋势一致,均在幼果期处于较高值,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中梨1号’单倍滴灌处理在2个生育周期产量均较高,其商品果株产量平均值与滴灌加倍处理无差异,滴灌加倍处理下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圆黄’单倍滴灌处理株产量与习惯施肥间和滴灌加倍处理相比无显著差异,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低于习惯施肥和滴灌加倍处理的趋势,表明水肥一体化技术中较少的水溶肥用量可以保证产量不降低,但对维持较高的果实品质需要较多的肥料供应.滴灌施肥方式所施用的肥料用量和肥料投入成本均显著低于施肥枪施肥方式.因此,通过水肥一体化模式的应用能够实现节水减肥、提高果实产量和改善品质,生产中可根据果园实际情况,采用适宜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实现树高产、高效和优质的目标.
其他文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实现民族地区精准脱贫的宝贵资源.喀什地区的塔县在合理利用非遗资源的同时,形成了“非遗+旅游”“非遗+生产”“非遗+演出”3种开发模式,有效促进了非遗保护与资源开发.新时代下塔县要重视非遗传承人的能力、挖掘非遗的文化资本价值、多方合力推进非遗精准扶贫,更好地巩固脱贫质量,防止返贫的问题的发生.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深入学习贯彻党史学习教育,将党史学习教育落实到“力行”,组织近500名新时代大学生志愿者以青春赴使命,奔赴广东省和贵州省15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大学生志愿者践行“强国有我,请党放心”的伟大理念,在社会实践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史学习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同时,提高了大学生“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崇高信念,实现了“双促进”.
在乡村旅游场域中旅游形象与乡风文明是两个独立但又彼此耦合的动态系统.旅游形象塑造与乡风文明建设的耦合机理包括主体耦合、要素耦合、价值耦合、制度耦合等维度,双方通过某种媒介或条件彼此影响.这种耦合机理决定乡村旅游场域中乡风文明的建设应该同步规划基础设施,避免要素重复建设;推行社区本位型乡村旅游模式,激发村民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积极性;通过加强乡村文化生态的保护,夯实乡风文明的文化根基;通过普及旅游伦理教育让乡风文明建设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
以新农科为背景,对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训练基地进行探索.采用文献研究法首先提出建立实践训练基地的意义,进而分析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发展现状.针对目前实践训练基地还存在实践训练基地数量不足、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制不健全、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动力不足、校企导师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提出增加实践训练基地的数量、完善相关配套的协作培养体制、优化机制达到多方共赢、加强双导师队伍的交流合作等对策,以期促进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训练基地的发展.
普通昆虫学是高等农业院校植物保护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在新农科背景下,黑龙江大学普通昆虫学课程教学团队通过采用智慧树平台上的大学共享课结合线下教学,总结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方法、成绩考核内容等方面的改进措施.采用增加大纲实践性、融合思政内容、增加龙江苗木花卉第一村实习内容、制作电子图谱、结合学生家乡特点拍照识别昆虫等方式,为进一步打造“金课”、提高教学效果总结经验.
基于内蒙古民族大学园林专业2019版本科教学计划的修订,通过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优化课程教学体系.任务驱动助推自主学习,建立基于优慕课平台的线上网络学习资源,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程教学.建立模块化设计实训教学体系:作业模块,作为设计实验的前期调研和方案构思阶段;实验模块,注重过程评价,分阶段安排设计实验,模拟设计全过程;实习模块,选择建成景观空间,围绕对建成景观空间设计层面的分析与研究,进行反向规划,展开教学思路,设立训练命题;完善成绩评价机制,建立“双师型”教学团队.
以库尔勒香梨果实为试材,采用因素随机调查试验,研究不同生草种植年限(CK(不种草)、第1、2、3、4、5年)对其形态特征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梨园生草种植年份特征和草梨互作机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与CK相比,种植生草第1、2、3、4年和第5年的果形指数分别提高了14.70%、5.91%、4.15%、3.34%和7.32%,单果质量分别提高了11.40%、4.95%、20.09%、12.78%和12.06%,果实带皮硬度分别提高了8.99%、35.20%、24.18%、26.99%和18.89%,果皮厚
以“商茄2号”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0、0.01、0.05、0.10、0.50、1.00 mg· L-1)的2,4-表油菜素内酯(EBR)溶液进行低温(15℃/5℃)处理的方法,研究了EBR对茄子幼苗冷害指数、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以期为EBR提高茄子耐冷性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适宜浓度的外源EBR能够有效缓解低温胁迫对茄子幼苗的损伤,并以0.10 mg·L-1 EBR处理效果最佳.其幼苗冷害指数相比低温对照显著降低,有效缓解了幼苗冷害症状;而幼苗株高、茎粗
以欧洲无核葡萄品种、抗寒性强的中国野生山葡萄后代欧山品种“左优红”和“北冰红”及其它抗寒材料为大田杂交试验材料,在胚败育前采取杂交幼果,在无菌条件下采用离体胚挽救方法获得杂种后代,并对杂种幼苗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初步筛选出无核抗寒葡萄新材料.研究了杂种胚珠取样时间、亲本基因型、胚萌发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种类及浓度氨基酸等对胚挽救效率的影响,以期提高无核抗寒葡萄胚挽救育种效率.结果 表明:获得235个杂交植株,以“红宝石无核”和“昆香无核”为母本的杂交组合胚挽救效果较好,适宜在无核葡萄胚挽救中作母本.在幼胚离
以黄瓜枯萎病菌为靶标菌,以从土壤中分离纯化的真菌菌株为试验菌株,采用平板对峙法进行初筛并对发酵液抑菌率进行复筛,结合形态学鉴定与分子生物学鉴定的方法,研究了土壤中分离所得真菌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菌效果,进行拮抗菌株的筛选与鉴定,以期为黄瓜枯萎病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有6株菌株拮抗效果较明显,其中14号菌株的抑菌率最高,为70.83%;构建系统发育树,将14号菌株鉴定为绳状篮状菌Talaromyces funiculo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