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修得一支生花妙笔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sj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活动,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在之前的教育过程中,我按照传统的教育理念,从审题立意、文章结构、写作素材、好词好句等各方面着手备课,但最后发现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并不能真正吸收我所教授的东西,写出来的内容大多生硬、缺乏感情,甚至凭空想象,东拼西凑,乱写一通,习作几乎成了他们最苦的差事。而且,一篇习作从指导到学生习作,再到批改,最后到讲评,历经两周才能完成,这样不仅战线拉得过长,而且反馈信息慢,学生的学习效率很低。鉴于这种状况,我开始探索作文教学的新方法,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儿童具有诗意的文化特征
   刘晓东在《论儿童文化》中对儿童文化是这样论述的:“儿童文化是诗意的、游戏的、梦想的,是好奇的、探索的,是从本能的无意识逐步迈向有意识的,是历史沉积的因而是复苏的,是转变的生长的。”其实,我们一直都知道,童年因为诗意而美丽,因为游戏而有趣,因为梦想而开阔,因为好奇、探索而引人入胜……然而当我们成了一个成年人的时候,却全然忘记了童年时候的诸多乐趣,也忘却了儿童自己的精神世界是一个丰富而敞亮的童话世界,他们天生具有诗人的气质,他们本身就具备写好作文的潜能。
   二、有所为而作,告别无米之炊
   作文并不是文字游戏,而是把自己的真实生活感受、思想情感传达给别人。因此首先要有表达的欲望、表达的需要,然后才有作文,这也就是我们说的:“有所为而作”。只有让学生把作文当作自己参与生活和发展自我的工具,真正解决“为什么写”的问题,小学生的作文才能形成持久稳定的内部动力。
   而孩子的生活应该是五彩斑斓的,这就是作文的源泉。儿童记忆中的生活越鲜明、精彩,他们的思维也就越活跃,越具有创造性,也就越有可能写出内容真实、形象具体的好文章。因此,在习作之前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去丰富生活,热爱生活,体验生活。引导学生爱山,爱水,爱名胜古迹;爱父母,爱老师,爱周围的人;爱植物,爱动物,爱小物件;爱看书,爱收集,爱手工制作;还有爱游戏,爱采摘,爱参观访问等等……正是由于这些爱,孩子们的情感更丰富了,头脑中储存的东西更多了,他们笔下的事物也就更生动了。
   生活正是广阔的海洋,只有积极地投入生活的怀抱,增加情感体验,才能从中获取知识,增长才干。
   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从生活中汲取习作的素材是作文出彩的必备条件,而要让学生的作文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那丰富的课内外阅读是关键,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
   丰富的阅读促进了孩子学习能力和智力的发展,那么自然而然地习作水平会大大提高。其实,对于这些阅历尚浅的孩子们来说,纷繁复杂的“写作技巧”可能并没有多少用处,只会迫使孩子生搬硬抄一些所谓的优秀词句。“美”和“简单”往往是同义语,学习写作也一样,最好的技巧应该是最简单的。阅读对写作来说,是最根本、最重要、最有效的“大技”;而抛开了阅读所讲的种种技巧,最多可以称为“小技”。有了大技,小技不请自来;没有大技,一切小技都没有实现的条件。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和作文,教师可组织一些读书班会或专题沙龙,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或以讲故事、开辩论会等形式来锻炼口才。学生在广泛阅读中,从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诗文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髓,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词汇和第二手作文材料。通过阅读,学生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思维活跃了,也就再不会为“无米之炊”而苦恼。
   四、感受成功,增加作文动力
   小学生作文是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是一种内化的过程,即使是表达生活中平淡的事情,也是对学生一次极好的思维训练。因此,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评价作文需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学生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教师适当的激励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让一些中等生可以更好地巩固和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还可以激发上等生的竞争意识。“善表现”、“喜荣誉”是学生的天性,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展示作品的机会。
   我充分利用班级的墙报、校园内的黑板报和红领巾广播站等宣传阵地,使学生在墙报上能读到自己的作品,在广播站里能听到自己的作品,这将会大大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经常鼓励学生把其成功之作向报纸杂志投稿,学生的作文一旦获奖或发表,成功的喜悦会引发一种强大的创作动力。同时还会带动很多学生,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让所有的学生都把写作当成一种乐事。
   而所有习作在墙报、黑板报或红领巾广播、报纸杂志被刊登的学生,我都会给他们填写一张报喜单,让他们拿回去和家人一起分享自己的成功。这份看似简单的报喜单,既让学生在习作上的成就感得到了延伸,又搭建了一个让家长和老师共同关注孩子成长的平台。
   不断探索、丰富作文的教学形式,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认识的实际,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积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鼓励学生在丰富阅读,平时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切实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从“厌”写变“乐”写,真正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相信一篇篇好的作文就会在他们的笔下诞生。
   【作者单位:昆山市锦溪中心小学校
其他文献
研究表明,设施栽培土壤N2O释放通量比露地栽培土壤高1.39倍;灌水处理N2O释放较未灌水处理高1.17倍.随着氮肥的增加,N2O释放量急剧上升,其回归方程y=256.96+ 1. 47x, r=0.9951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呼声越来越高,尤其是四、五年级这个重要阶段,本文顺应这种热潮,及时提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措施,从多个方面和角度剖析我国的小学数学教育,以期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能够有所帮助,给小学教师引导,并能够以此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从兴趣、课堂主体、氛围、内容等多方面分析小学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四、五年级学生的需求、能力和特点,分析教学如何适应学生、
一、有魅力的教学语言提升课堂  语言是人与人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教师的语言更是重要。好的课堂教学语言不仅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更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魅力之所在,能让学生心甘情愿来学习,在快乐中学习。上课就如同与朋友在交谈,或是做游戏,使课堂上的音乐美与语言美达到和谐与统一,做到有声语言与无声语言的完美配合。  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有魅力的课堂教学语言在课堂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中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颖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堂导入,就如一股清泉,沁人心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为整堂课的成功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笔者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多年,总结出以下几个课堂导入技巧。   一、设置悬念,激发好奇   悬念,指的是人们心理上造成一种强烈的想念和挂念,